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环境工程论文 >

基于氮磷吸收的餐厨废水培养螺旋藻的过程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13 04:35
【摘要】:微藻作为新一代可再生能源原料,具有生长速度快、占地面积少、固碳能力高等特点,但培养过程中过多的氮磷化学试剂添加使微藻规模化生产成本较高,废水培养微藻可在充分利用氮磷元素以获得生物量,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基于前期研究,探究不同氮、磷种类及浓度对钝顶螺旋藻生长的影响以及餐厨废水培养微藻的方法,旨在实现固定CO2的同时吸收利用废水中氮磷元素,达到微藻培养及水质净化的双重效果,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研究不同氮、磷种类及浓度对钝顶螺旋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NaNO_3作为钝顶螺旋藻氮源时,实验范围(210~840 mg/L)未出现高浓度抑制钝顶螺旋藻生长的现象。当采用NaNO_2、NH_4Cl作为无机氮源时,均出现高浓度抑制或低浓度限制钝顶螺旋藻生长的现象,NaNO_2抑制浓度和限制浓度分别为280 mg/L、70 mg/L,NH_4Cl抑制浓度和限制浓度分别为140 mg/L、70 mg/L。当尿素作为有机氮源时,仅在低浓度(35mg/L)下钝顶螺旋藻能存活,同时出现与NaNO_2、NH_4Cl相似的高浓度抑制现象。采用K_2HPO_4作为磷源时,9.3 mg/L浓度下钝顶螺旋藻生物量最大,未出现高浓度抑制钝顶螺旋藻生长的现象。(2)研究餐厨废水稀释不同倍数及灭菌与否对钝顶螺旋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餐厨废水稀释6倍灭菌后培养钝顶螺旋藻,最大生物量为1.341 g/L;稀释6倍不灭菌培养钝顶螺旋藻,最大生物量为1.276 g/L。确定钝顶螺旋藻在餐厨废水稀释6倍不灭菌培养。(3)研究用稀释6倍的未灭菌的餐厨废水在10 L自制光生物反应器(PBR)中批次培养钝顶螺旋藻时,不同CO_2补充间歇对其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4 h补充间歇通入CO_2时,最大生物量为1.260 g/L,高于8 h补充间歇的1.129 g/L;TN、TP利用量为39.732mg/L、1.585 mg/L,高于8 h补充间歇的24.401 mg/L和0.957 mg/L,但是批次培养时钝顶螺旋藻贴壁生长较严重。(4)研究PBR中半连续培养钝顶螺旋藻,结果表明钝顶螺旋藻贴壁生长明显缓解。半连续培养钝顶螺旋藻产率为0.770 g/d,高于批次培养的0.513 g/d。半连续培养氮、磷元素吸收率26.798 mg/d、0.905 mg/d,优于批次培养的19.866 mg/d、0.792 mg/d。(5)研究三段法培养方式,结果表明阶段一采用混养条件可提高微藻生物量,阶段二经1天的氮缺失培养,更利于提高阶段三废水培养对氮元素的去除;同时得到从混养到自养再到废水培养方式变化,更利于生物量的积累。
【学位授予单位】:江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X173;X70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巍杰;张会宜;;正交实验法优选钝顶螺旋藻的培养条件[J];化学与生物工程;2005年12期

2 巩东辉;乔辰;李春霞;季祥;姜东成;;鄂尔多斯钝顶螺旋藻对三种抗生素敏感性研究[J];内蒙古科技大学学报;2007年01期

3 邹万生;;钝顶螺旋藻去废水中氨氮使用液培养条件研究[J];科技信息;2010年09期

4 汪世中;优化钝顶螺旋藻生物量生长条件的研究[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1992年01期

5 刘能德,陈华辉;钝顶螺旋藻营养胶囊的研制[J];中国海洋药物;1995年04期

6 李博,康瑞娟,张栩,丛威,谭天伟,蔡昭铃;不同谷氨酸浓度下钝顶螺旋藻的生长反应[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05年04期

7 陈小敏;杨芳;郑文杰;;钝顶螺旋藻对无机碲的吸收代谢作用[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07年01期

8 彭峗,郭宝江;钝顶螺旋藻的硒化培养研究[J];广州食品工业科技;2000年03期

9 周长芳,吴国荣,陆长梅,陈国祥,魏锦城;铅污染对钝顶螺旋藻生长及某些生理性状的影响[J];湖泊科学;1999年02期

10 郝聚敏;郑江;黎中宝;黄永春;图雅;李玉宝;林耀江;周文虹;;钝顶螺旋藻在养虾废水中的生长研究[J];水生态学杂志;201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田庚元;王仲孚;;钝顶螺旋藻多糖化学及生物活性的研究(摘要)[A];中国海洋生化学术会议论文荟萃集[C];2005年

2 石寿海;陈志伟;高玲;贾玉辉;郭春生;王清吉;;海水钝顶螺旋藻多糖提取工艺研究[A];全国动物生理生化第十次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3 张红红;刘锐;张永明;罗金飞;范举红;陈吕军;王玉龙;;利用养猪废水养殖钝顶螺旋藻及净化水质初步研究[A];2012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12年

4 高凌岩;乔辰;郭小虹;;内蒙古碱湖钝顶螺旋藻——沙产业的一颗新星[A];中国治沙暨沙产业研究——庆贺中国治沙暨沙业学会成立10周年(1993-2003)学术论文集[C];2003年

5 吴娱;曹薇;王梦梓;李保明;;钝顶螺旋藻在不同光周期下固定二氧化碳富集生物量的研究[A];生态环境与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学术研讨会暨中国畜牧兽医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和第七届全国畜牧兽医青年科技工作者学术研讨会会议——T05畜牧业减排与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专题[C];2012年

6 于平;励建荣;;钝顶螺旋藻超氧化物歧化酶分离纯化技术研究[A];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五届年会暨第四届东西方食品业高层论坛论文摘要集[C];2007年

7 张晓辉;张学成;Humitake Seki;Yoshihiro Shiraiwa;;钝顶螺旋藻(节旋藻)OUQDS_6光合作用和生长特性研究[A];中国藻类学会第十一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8 张晓辉;张学成;Yoshihiro Shiraiwa;;钝顶螺旋藻(节旋藻)OUQDS_6生长和pH周期变化的研究[A];中国藻类学会第十一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9 刘燕;谭萼辉;朱丹丹;梁志杰;彭方;葛飞;;钝顶螺旋藻对Zn~(2+)和Cd~(2+)的耐受性及吸附特性[A];第六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暨环境科学仪器与分析仪器展览会摘要集[C];2011年

10 陆建学;么宗利;夏连军;应成琦;周凯;高露姣;来琦芳;;碳酸盐碱度对钝顶螺旋藻生长的影响[A];2010年中国水产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记者胡左;毛乌素发现神奇天然钝顶螺旋藻[N];科技日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巩东辉;鄂尔多斯高原碱湖钝顶螺旋藻对低温、强光的响应[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3年

2 王志忠;鄂尔多斯高原碱湖钝顶螺旋藻生产加工关键因子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姿;培养模式对钝顶螺旋藻生长和固碳的影响[D];江南大学;2015年

2 付丽丽;高压静电场对钝顶螺旋藻的生物效应[D];内蒙古大学;2016年

3 徐倩;基于氮磷吸收的餐厨废水培养螺旋藻的过程研究[D];江南大学;2016年

4 夏旗;钝顶螺旋藻对沼液的处理与利用[D];西南大学;2011年

5 高凌岩;鄂尔多斯沙区碱湖钝顶螺旋藻的生态适应性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3年

6 杨玉娟;钝顶螺旋藻生长及固碳过程的影响因子研究[D];江南大学;2013年

7 邓方杰;云南产钝顶螺旋藻提取物及活性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4年

8 张三润;2个品系的钝顶螺旋藻质膜对低温的反应[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6年

9 余景;极大和钝顶螺旋藻对Se(Ⅳ)的吸收和代谢[D];暨南大学;2004年

10 胡肖容;钝顶螺旋藻对几种重金属离子生物吸附的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66140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266140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ba7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