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环境工程论文 >

不同分组富里酸与铜的结合特征

发布时间:2020-05-13 06:56
【摘要】:用连续碱提法获得乌梁素海龙须眼子菜植物类型区沉积物中3个富里酸(fulvic acid,FA)分组,开展了不同环境因子影响下各分组FA与Cu~(2+)结合的实验研究,综合各种表征手段及模型模拟结果,揭示FA与Cu~(2+)的结合特征,以期为湖泊生态系统中Cu~(2+)的污染防控积累基础数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结合前3个分组FA的组成和结构存在显著差异,先提取的FA脂肪化程度和分子量均较后提取的FA小,含氧官能团、芳香化程度和分子极性较大。与本小组前期关于芦苇区FA的研究结果比较,本区FA羟基含量较芦苇区少,羧基和含氮官能团含量较多。(2)设定的实验条件范围内,不同分组FA与Cu~(2+)的结合量逐渐增大直至饱和,F1与Cu~(2+)的结合量最大;随分组FA与Cu~(2+)的结合量逐渐降低,揭示先提取的FA含有更多的羧基和酚羟基。静电结合和表面络合是FA结合Cu~(2+)主要方式且弱点位是主要的结合点位,羧基和酚羟基是各分组FA与Cu~(2+)结合的主导官能团。(3)在设定的pH范围内,羟基和羧基的峰面积与Cu~(2+)的结合贡献表现出较好的响应关系。pH≤5时,随pH增加,FA与Cu~(2+)的结合量增大;pH5时,随pH增加,FA与Cu~(2+)的结合量减小;随pH增加,结合后FA的脂肪性增大,不饱和度和芳香性均减小。结合前各分组FA只出现峰A(Ex/Em=380-400/450-500nm)和峰B(Ex/Em=330-370/450-500nm)。随pH增大,结合后峰A荧光强度逐渐减弱直至淬灭,峰B荧光强度逐渐减弱;pH≥6时,结合后出现新峰C(Ex/Em=300-350/400-440nm);当pH≤5时,随p H增加,酚羟基、羧基和含氮官能团逐渐水解,官能团去质子化程度增加,产生大量负电荷使得更多的酚羟基、羧基和含氮官能团参与结合反应;当pH5时,虽然酚羟基、羧基和含氮官能团的水解作用依然存在,但OH~—含量增多,FA与Cu~(2+)水解络合能力增强,水解沉淀作用占据主导地位,溶液中可以与结合点位结合的Cu~(2+)数量急剧下降,从而使得参与结合反应的酚羟基、羧基和含氮官能团数量减少。(4)在设定实验条件范围内,Cu~(2+)对FA与Pb~(2+)的结合影响甚微,而Pb~(2+)对Cu~(2+)表现出较强的竞争效应。(5)酚羟基和羧基是各分组FA与Cu~(2+)结合的主导官能团,且羧基的贡献明显大于酚羟基,含氮官能团也参与了结合反应。芦苇区中FA与Cu~(2+)结合过程中酚羟基的贡献远大于羧基。两个植物类型区中FA与Cu~(2+)结合的主导官能团存在一定差异。
【图文】:

乌梁素海,概况,龙须眼子菜,植物类型


图 2.1 乌梁素海湖区概况图Figure 2.1 The overview map of districts covered by Lake Wuliangsuhai2.2 研究方法.2.1 样品的采集与保存于 2014 年 8 月,系统采集了乌梁素海龙须眼子菜植物类型区(Pota. Area)表层沉

紫外可见光谱,分析测试,特征波长,下吸


图 3.1 各分组 FA 紫外可见光谱分析测试图Figure 3.1 UV-Vis spectral analysis and determination of FAs表 3.2 各分组 FA 紫外可见光谱测定结果(特征波长下吸光度值比例).2 UV-Vis spectral analysis results of FAs (The ratio of wavelength at the characteristF1 F2 F3E2/E3 4.34 5.90 4.8E2/E4 16.28 6.78 8.2E4/E6 3.12 2.89 1.8UVA2.40 3.42 0.93
【学位授予单位】:内蒙古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X70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志新;张宗志;蒲金凤;;弱酸电离平衡常数应用的理论探究与教学实践[J];化学教与学;2017年11期

2 王文波;宗莉;康玉茹;王爱勤;;腐植酸三维网络功能材料研究进展[J];腐植酸;2017年03期

3 杨超;何小松;席北斗;张慧;黄彩红;高如泰;檀文炳;崔东宇;;填埋初期水溶性有机物结构受电子转移的影响[J];中国环境科学;2017年01期

4 李虎;贺婧;刘冲;武文飞;杨超;南忠仁;;农田灰钙土中有机质和碳酸钙对Zn吸附-解吸行为的影响[J];中国环境科学;2015年06期

5 刘增兵;束爱萍;赵秉强;林治安;刘光荣;李祖章;;风化煤腐植酸增效尿素红外光谱分析[J];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2014年05期

6 杨楠;于会彬;宋永会;袁林江;彭剑峰;唐小雨;张晓孟;;应用多元统计研究城市河流沉积物孔隙水中DOM紫外光谱特征[J];环境科学学报;2014年07期

7 王娟;夏树伟;于良民;;Pb(Ⅱ)水合结构的密度泛函及分子动力学研究[J];化学学报;2013年09期

8 杜晓丽;杜晓辉;郑磊;;河流溶解性有机物与重金属复合污染研究进展[J];湖北农业科学;2013年14期

9 李恒;谯华;周从直;;腐殖质修复TNT污染土壤的机理探索[J];环境科学导刊;2013年01期

10 马连刚;肖保华;;土壤腐殖质提取和分组综述[J];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2011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汪精华;湖泊沉积物中富里酸与重金属的作用机制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6年

2 樊庆云;黄河包头段沉积物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8年

3 唐晓红;四川盆地紫色水稻土腐殖质特征及其团聚体有机碳保护机制[D];西南大学;2008年

4 薛红喜;黄河包头段沉积物重金属吸附机制及污染生态学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田爽爽;生物炭制备过程中养分元素迁移转化机制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6年

2 唐璐;不同堆肥条件对堆肥过程中碳素损失及腐殖质形成的影响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6年

3 李家家;超声波活化风化煤对土壤中Hg形态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4年

4 徐祝兵;共轭烯酮类化合物的激发态势能面交叉动力学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4年

5 付绪金;乌梁素海沉积物有机碳特征及碳储量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3年

6 万洋;腐殖酸对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的吸附、降解影响特征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7 李会杰;腐殖酸和富里酸的提取与表征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66157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266157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a89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