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环境工程论文 >

鄂西四河流大型底栖动物的群落结构特征及水质生物学评价

发布时间:2020-05-14 08:32
【摘要】:鄂西地区是我国南北气候过渡带,水资源十分丰富,如恩施、宜昌和十堰等山区河网是长江重要支流,是国家级水源保护区。近期鄂西一些河流水体断面监测数据显示,部分区域水质污染较重,直接威胁长江水环境安全。为增进对鄂西山区河流水生态状况的了解,为合理实施有针对性的生态保护措施提供科学依据,共同推进长江流域绿色发展,本研究于2014-2017年不同时段在清江利川段(Q)、宜昌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示范区卷桥河(J)、宜昌市水源地黄柏河(H)和丹江口入库河流天河郧西段(T)选择对外界污染反应敏感的大型底栖动物,开展了其群落结构特征及水质生物学评价研究,具体结果如下:(1)2016年5月-2017年3月在Q河(源头至利川设置5个采样点)开展了6次调查研究,共检出5门8纲16目61科,其中源头采样点Q1共采集9目,蜉蝣目占74.1%;临村庄Q2采样点共采集7目,蜉蝣目占41.6%;下游城区上、中、下Q3、Q4和Q5采样点分别采集10、9和13目,优势目均为十足目,其数量分别占总量的73.5%、79.9%和54.5%;敏感类群蜉蝣目比例从Q1-Q5逐渐降低,表明水质污染沿河流呈加重趋势。运用FBI科级生物评价指数、SIGNAL敏感性计分指数、BPI生物学污染指数、EPT-Fa科级分类指数和生物多样性评价指数等对Q河水污染状况进行评价,表明FBI与SIGNAL对水质的敏感性更高,其中Q1略有污染、Q2和Q3点处于中等污染,Q4和Q5点处于中等污染和严重污染状态;比较结果表明FBI和SIGNAL指数可以作为Q河水质污染生物评价指数,其中SIGNAL应作为首选。(2)为了进一步研究鄂西其他河流的水质污染状况,并验证FBI和SIGNAL指数评价适用性,于2014年10月-2017年1月不同时段在J、H、T和Q开展了研究。J河上游J1点以敏感类群细裳蜉科为主,中游J2点以具一定耐污能力的匙指虾科为主,下游J3点以耐污类群摇蚊亚科为主,其中耐污类群数量占比超过一半而污染敏感类群蜉蝣目仅占0.7%。H河7个采样点优势类群均以水质敏感性高的底栖动物为主。T河城市上游T1和T2以蜉蝣科为主;城市下游T3和T4以摇蚊科为主。Q河2次采样的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特征和耐污类群分布及其变化趋势和(1)中6次采样结果趋于一致。基于底栖动物耐污性及其丰度占比分析,表明J、Q和T河流污染程度沿水流方向呈加重趋势,而H河水体健康状况整体较好。运用FBI和SIGNAL指数分析表明四条河流健康程度沿水流方向均呈下降趋势,但H变化趋势平缓,与水质理化指标变化一致。本结果进一步验证了FBI和SIGNAL指数可以作为鄂西河流水质污染生物评价指数。鄂西山区底栖动物敏感指示类群的变化能够反映水体污染情况,水质污染程度从源头到下游在流经村庄城镇后多呈现加重趋势。尽管四条河流(段)采集到的底栖动物数量与种类有差异,采样时间/次数也不一致,但底栖动物污染敏感性分类及FBI和SIGNAL底栖生物评价指数对水体健康状态的反应具有很好的一致性,表明基于底栖动物群落特征的FBI和SIGNAL评价指数适合于评估鄂西山区河流的水生态健康状况。
【图文】:

路线图,研究技术,路线


研究技术路线

采样点,利川,清江,水流


2.1 清江利川段采样点(Q1-Q5 分别代表 5 个采样点水流流向是从 Q1 到Fig. 2.1 Location of sampling sites in Lichuan reach of Qingjiang River (Q1 to Qindicate five sites,the direction of water flow is from Q1 to Q5)2.2 样本采集时间、方法及分析
【学位授予单位】:湖北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Q958.8;X8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许浩;蔡永久;汤祥明;邵克强;秦伯强;龚志军;;太湖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与水环境生物评价[J];湖泊科学;2015年05期

2 张仪;张淑琴;罗薇;;恩施清江枯水期水质现状与污染防治对策分析[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15年01期

3 李艳利;李艳粉;徐宗学;;影响浑太河流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的环境因子分析[J];环境科学;2015年01期

4 池仕运;陈胜;汪红军;马沛明;胡菊香;;汉江中下游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特征研究[J];水生态学杂志;2014年05期

5 任海庆;袁兴中;刘红;张跃伟;周上博;;环境因子对河流底栖无脊椎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J];生态学报;2015年10期

6 阚春梅;于洪贤;;亚布力山涧溪流秋季水生昆虫群落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14年01期

7 陈小华;高伟;刘文亮;孙从军;康丽娟;;平原河网地区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J];生态环境学报;2013年08期

8 陈小华;康丽娟;孙从军;杨青;;典型平原河网地区底栖动物生物指数筛选及评价基准研究[J];水生生物学报;2013年02期

9 丁建华;杨威;金显文;邓道贵;葛茜;刘足根;;赣江下游流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及水质生物学评价[J];湖泊科学;2012年04期

10 刘东晓;于海燕;刘朔孺;胡尊英;俞建;王备新;;城镇化对钱塘江中游支流水质和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12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段学花;河流水沙对底栖动物的生态影响研究[D];清华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许晨;长白山源头溪流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特征初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7年

2 付命伟;湿地修复对底栖动物及其环境因子影响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6年

3 王俊健;丹江口水库浮游甲壳动物、浮游植物、大型底栖动物生物群落结构及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5年

4 王海英;大凌河流域生态流量减少的经济社会因素分析及管理对策[D];燕山大学;2014年

5 沈燕飞;苏南地区河流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特征及水质生物评价[D];南京理工大学;2011年

6 吴东浩;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在水环境管理中的应用[D];南京农业大学;2010年

7 温芳妮;清江流域二级河流叹气沟河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食物网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8 陈瑞明;截污后武汉东湖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及环境质量评价[D];华中农业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66308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266308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f90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