捆绑合作模式下计及需求侧新型节能项目的低碳调度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21 16:28
【摘要】:随着气候变暖趋势的日益加剧,对温室气体排放进行总量控制是目前国际国内的一致目标,我国已启动发电行业碳排放权交易体系建设,减排压力下发电企业正探寻科学经济的低碳化可实施路径。结合需求侧管理中节能服务公司将分布式电源、电动汽车、船舶岸电等项目与节能项目融合,在广义节能下拓宽电力需求侧项目的现状,为了完成减排目标且最大化社会效益,如何制定发电企业与新型节能项目间可能的合作减排机制,并一同参与区域电力系统低碳调度是值得深入研究的方向。节能减排量核证是碳交易的基础,本文提出了一种计及电力网络、电源结构、用户用电方式的新型节能项目节能减排效果评价方法,从能源利用的全过程分析了项目基期和报告期的用能情况及排放情况,引入具有时空特性的电力能耗系数和电力煤耗系数评估了计及清洁能源使用情况的系统侧能效,并建立了以分布式电源、电动汽车和船舶岸电为代表的典型新型项目的节能量和减排量评估模型,验证了评价结果与项目需求响应和储能的运行特征之间的关联性。针对综合能源服务商参与碳交易,本文设计了一种综合能源服务商与控排企业的捆绑合作机制,以发电企业为代表分析了综合能源服务商与之捆绑合作下的成本效益,以单位碳减排量利润定义了综合能源服务商的低碳综合效益,并建立了以低碳综合效益最大为目标的新型节能项目投资决策模型。算例验证了碳价值对新型节能项目规划容量增长的促进和综合能源服务商利润的提高,分析了综合能源服务商与不同类型发电企业捆绑合作的差异性。根据本文提出的评价方法和捆绑合作模式,面向报告期负荷具有柔性的电动汽车项目,制定了节点电力煤耗系数指导下的实时零售电价,建立了计及碳价值的综合能源服务商利润最大化和用户充电成本最小化的主从博弈模型,以实现低碳经济运行;面向区域火电机组建立了计及新型节能项目运行的低碳调度模型。采用改进遗传算法进行电动汽车用户和综合能源服务商之间的利益寻优,构建源荷协调因子对综合能源服务商和电力系统调度进行一体化优化,分析了新型节能项目的接入对碳减排目标完成度、单位用电量排放、火电机组日均碳排放强度及单位电量调度成本的影响,算例验证了本文发电企业低碳化路径的可行性和可持续性。
【图文】:
ev ev,losscoal fuel ev petrolev1t tE QHs 式中:SevE 为电动汽车每行驶 1km 的节能量,g/km;evs 为行驶路程,km。当电动汽车在 V2G 模式下运行时,可以在电网高峰时段将汽车电池中的剩余馈入电网。则节能量计算中,报告期能耗需要减去反馈回电网的能量,在 V2的节能量表示为: e_loss rele c batt ev ev, e_lossev-drive, ''' ev, ''ev,losscoal fuel ev petrolev ev+1St tt tev t tH Q QE QHs s 式中:rev,t 'Q 为 t ''时段电动汽车向电网的馈电量,kWh。(2)船舶岸电船舶靠岸后,主动力供电关闭,利用辅机发电机来满足船舶冷藏、通讯、照明等,辅机需要燃烧大量的重油或柴油来获得电力,对港口产生大量废气污染和噪船舶岸电系统总体上可以分为码头提供的岸电馈电系统、船舶上的接岸电系统缆,一种典型的高压船舶岸电系统的构造如图 2-8 所示。采用船舶岸电系统既船舶靠岸后的用电需求,又可以降低污染物排放。
【学位授予单位】:东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X773
【图文】:
ev ev,losscoal fuel ev petrolev1t tE QHs 式中:SevE 为电动汽车每行驶 1km 的节能量,g/km;evs 为行驶路程,km。当电动汽车在 V2G 模式下运行时,可以在电网高峰时段将汽车电池中的剩余馈入电网。则节能量计算中,报告期能耗需要减去反馈回电网的能量,在 V2的节能量表示为: e_loss rele c batt ev ev, e_lossev-drive, ''' ev, ''ev,losscoal fuel ev petrolev ev+1St tt tev t tH Q QE QHs s 式中:rev,t 'Q 为 t ''时段电动汽车向电网的馈电量,kWh。(2)船舶岸电船舶靠岸后,主动力供电关闭,利用辅机发电机来满足船舶冷藏、通讯、照明等,辅机需要燃烧大量的重油或柴油来获得电力,对港口产生大量废气污染和噪船舶岸电系统总体上可以分为码头提供的岸电馈电系统、船舶上的接岸电系统缆,一种典型的高压船舶岸电系统的构造如图 2-8 所示。采用船舶岸电系统既船舶靠岸后的用电需求,又可以降低污染物排放。
【学位授予单位】:东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X77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罗敏;赵伟;林国营;孟金岭;张永旺;孙丙香;;基于电网峰谷分时电价联动的电动汽车有序充电电价研究[J];电器与能效管理技术;2015年24期
2 邓俊;韦化;黎静华;白晓清;;一种含四类0-1变量的机组组合混合整数线性规划模型[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5年11期
3 王佳颖;李蒙;冯利民;李涵深;刘柏良;王晓波;;利用分布式风电并网改善配电线路末端电压[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5年09期
4 施泉生;刘晔;孙波;;上海地区发展电动汽车的综合效益分析[J];中国电力;2014年11期
5 孔祥清;雷霞;刘庆伟;叶涛;;节能减排下发用电两侧主备用资源联合优化[J];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2014年10期
6 张宁;胡兆光;周渝慧;肖欣;王一依;丛p樼,
本文编号:267458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2674582.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