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环境工程论文 >

协同低氮燃烧的焦炉烟气脱硝技术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26 14:42
【摘要】:为了满足《炼焦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2012年)中的炼焦行业烟气NO_X排放量控制在150 mg/m~3范围内的要求,本文在对国内外现有焦炉烟气NO_X控制工艺技术分析基础上,以甘肃金昌鑫华焦化厂2x72孔5.5m捣固焦炉为研究对象,进行焦炉烟气NO_X控制方案研究与工程设计。结果表明:(1)烟气循环低氮燃烧系统可以降低烟气NO_X含量,其投入运行后,烟气NO_X明显降低,NO_X含量由系统投入前的1200 mg/m~3降低到系统投入运行后的350mg/m~3;有利于降低燃后脱硝系统SCR装置负荷,降低SCR运行成本。(2)烟气循环低氮燃烧系统投入运行后,可以节约加热煤气量约10%,由系统投入前的20010 m~3/h降低到系统投入运行后的18000 m~3/h;焦炉高向加热均匀性得到改善;烟气温度有所提高,由系统投入前的289℃上升到系统投入运行后的312℃,既有利于燃后SCR脱硝,又提高了烟气余热回收效率。(3)燃后SCR脱硝系统可以有效脱除烟气NO_X,有利于进一步降低烟气NO_X至150 mg/m~3以下;脱硝催化剂窗口使用温度不低于160℃,当烟气温度从289℃上升到310℃,所选SCR催化剂活性提高,脱硝效率明显提高,脱硝效率达90%。(4)SCR系统调试表明,当氨氮比从0.8逐步调至1.15时,脱硝效率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趋势,氨氮比的提高会使NH_3过量,过量的NH_3会与SO_2反应生成铵盐,堵塞催化剂表面的活性孔位,影响NO_X脱除效率,故SCR脱硝系统最佳氨氮比为1.0,此时的脱硝效率为90%。(5)SCR系统调试表明,当空速从5000 h~(-1)提高到8000 h~(-1)时,脱硝效率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当空速设定为5500 h~(-1)时,脱硝效率为95%。空速过高时会使NO_X还原反应不充分,脱硝效率降低;空速过低时会使催化剂催化氧化SO_2形成铵盐,堵塞催化剂表面的活性孔位,影响NO_X脱除效率。(6)SCR系统调试表明,当烟气中氧气体积从4%提升到10%时,脱硝效率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当氧含量控制在5%时,脱硝效率为95%;O_2浓度为5%时会促进NO与NH_3吸附在催化剂表面,而浓度过高会使SO_2氧化。(7)SCR系统调试表明,当烟气中SO_2含量上升时,脱硝效率呈现出下降趋势,当SO_2浓度为800 ppm时,脱硝效率下降到85%;SO_2含量过高会引起催化剂中毒,并且也容易被氧化为SO_3而容易形成铵盐堵塞催化剂活性位。
【图文】:

氮气,喷氨,反应器,烟道


图 2.1 脱硝反应器总括图Fig. 2.1 Total diagram of denitrification reactor目前合肥晨曦、焦耐院、江苏爱尔沃特三家单位在焦炉燃后 SCR 烟气脱硝艺方面已得到广泛应用,他们的工艺流程如下:自界区来的氨气与氮气在氨/氮气混合器内充分混合,经喷氨格栅加入烟气道中与烟气均匀混合。氨的注入量是由 SCR 反应器进口 NOX浓度、烟气温度量值、烟气流量来控制的。为保证氨不外泄,稀释风机出口阀设有故障联锁关,并发出故障信号。混合气体进入位于烟道内的喷氨格栅,在注入格栅前设有手动调节和流量指仪,在系统投运初期可根据烟道进出口检测 NOX浓度来调节氨的分配量,调结束后可基本不再调整。SCR 反应器操作温度可在 250 ℃-400 ℃,温度测量位于 SCR 反应器前的进口烟道上,出现 250-400 ℃温度范围以外的情况时,度信号将自动联锁关闭氨进入氨/空气混合器的快速切断阀。在 SCR 反应器内与氧化氮反应生成氮气和水,反应生成水和氮气随烟气进入。在 SCR 进出口置 NO、O

工艺流程图,脱硝,工艺流程图,焦炉烟气


图 2.2 SCR 脱硝工艺流程图Fig. 2.2 SCR denitrification process flow chart本工艺流程特别针对焦炉燃后烟气脱硝设计,具有以下特点:1)为防止焦炉烟气中焦油,焦尘、无定型炭黑等对催化剂的影响,特硝反应器前设置高温分级过滤器,该设备可有效过滤焦油,焦尘、无定型碳气中的颗粒物,特别防止焦炉串漏时产生大量黑烟时对催化剂的影响。2)系统设置联锁,当脱硝反应器入口烟尘浓度高于一定值时烟气直接旁路,,避免了事故状态时烟气对催化剂的影响。(2)催化剂的选择高效降低焦炉烟气 NOX排放,一直是煤焦化行业尚未解决的技术难题内部分科研机构相继研发出适合焦炉烟气脱硝的低温催化剂,其中较为成功合肥工业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中冶焦耐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和中科院大连物学研究所等研发的焦炉烟气脱硝低温催化剂。表 2.2 目前国内实际运营的 SCR 工艺的经济技术对比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X784;TQ42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谭超;;2#焦炉长寿的新举措[J];涟钢科技与管理;2004年05期

2 高希迎;;优化交换机行程 降低焦炉能耗[J];莱钢科技;2016年04期

3 任德昌;;焦炉长寿的秘诀[J];梅山科技;1997年04期

4 郭忠良;;焦炉综合自动控制系统应用与研究[J];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17年40期

5 蒋国璋;孔建益;李公法;黄波;南金林;柏文萍;;焦炉加热的智能控制系统[J];钢铁;2006年11期

6 徐继红,周长华,郭强;济钢焦炉加热模型的研究与应用[J];冶金自动化;2005年04期

7 吴宏博,朱宏祥,王新立,高婷,李芳,骆光强,温治;焦炉加热过程计算机控制的现状与发展[J];冶金自动化;2000年06期

8 郭生萍,杜五一;计算机在焦炉加热控制系统中的应用[J];煤;2000年05期

9 郭健;高宪平;孙华;;集散系统在焦炉加热控制上的应用[J];化工自动化及仪表;1987年03期

10 王心惠;;焦炉应用耐火纤维隔热与节能技术[J];武钢技术;1987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公法;孔建益;蒋国璋;;基于案例推理和神经网络的焦炉加热过程故障诊断系统研究[A];2009年中国智能自动化会议论文集(第二分册)[C];2009年

2 支晓明;;宝钢5、6号焦炉加热控制系统[A];2001中国钢铁年会论文集(下卷)[C];2001年

3 王志森;张作理;;焦炉加热系统堵塞问题的分析及处理[A];苏鲁皖赣四省金属学会第十三届焦化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4 ;新书介绍-《焦炉加热调节与节能》[A];苏鲁皖赣四省金属学会第十三届焦化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5 刘强;廖体伟;;焦炉加热控制技术分析[A];2007中国钢铁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李公法;蒋国璋;孔建益;;焦炉加热过程的混合智能优化控制研究[A];2009年中国智能自动化会议论文集(第一分册)[C];2009年

7 李公法;蒋国璋;孔建益;谢良喜;;基于案例推理和神经网络的焦炉加热过程故障诊断系统研究[A];Proceedings of 2010 Chinese Control and Decision Conference[C];2010年

8 李公法;孔建益;蒋国璋;熊禾根;杨金堂;侯宇;;焦炉加热过程的模拟研究[A];2006全国能源与热工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9 姜玉山;周云辉;王育红;路阳春;;焦炉加热优化控制系统的研究与应用[A];第十六届全国煤炭自动化学术年会、中国煤炭学会自动化专业委员会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10 安菁翠;;摄像仪在宝钢焦炉加热控制中的应用前景[A];中国计量协会冶金分会2012年会暨能源计量与节能降耗经验交流会论文集[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张兴刚;焦化:转型升级三路出击[N];中国化工报;2014年

2 姜德玉 吴晟 田海江 李有军;7.66m大容积顶装焦炉的研发[N];世界金属导报;2018年

3 李俊玲 魏淑超;山冶设计7.3米大型绿色智能焦炉的应用[N];世界金属导报;2018年

4 赵永锋;打造绿水青山 收获“金山银山”[N];企业家日报;2017年

5 宁芳青 董文俊;焦炉氮氧化物的源头治理技术探讨[N];世界金属导报;2017年

6 孙晨曦 张宁国 孙业新;大型绿色环保焦炉新技术的应用[N];世界金属导报;2017年

7 丰恒夫 夏鹏飞 彭军山 李志华;我国大型焦炉炼焦工艺技术优化与改进[N];世界金属导报;2018年

8 陈松 齐Zs;常规焦炉与热回收焦炉综合能量平衡的分析比较[N];世界金属导报;2018年

9 本报记者 晋帅妮 实习生 郭超超;干部入企送来及时雨[N];山西日报;2019年

10 丰恒夫;2017年中焦协会员单位节能降耗现状述评[N];世界金属导报;201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高军伟;切换系统建模、控制理论与应用研究[D];铁道部科学研究院;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郑曦星;协同低氮燃烧的焦炉烟气脱硝技术研究[D];安徽工业大学;2018年

2 董理想;焦炉烟气NOx前端治理与加热优化技术的研究[D];安徽工业大学;2018年

3 冯承;焦炉烟道废气脱硫脱硝的试验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18年

4 赵忠强;焦炉加热系统的调节与优化[D];天津大学;2017年

5 何婷婷;基于案例推理的焦炉加热过程异常工况智能预报系统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10年

6 栾怡瑛;莱钢焦炉加热系统的优化控制[D];山东科技大学;2005年

7 董文俊;焦炉源头控硝与优化加热技术的研究[D];安徽工业大学;2017年

8 张X;广义预测控制在焦炉加热中的研究与应用[D];安徽工业大学;2017年

9 许胜利;焦炉加热控制模型的优化方案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10 李贵君;面向节能目标的焦炉加热燃烧过程优化控制方法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68199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268199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d28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