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环境工程论文 >

MIOD工艺处理小城镇污水关键参数研究

发布时间:2017-03-26 07:07

  本文关键词:MIOD工艺处理小城镇污水关键参数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本文选取重庆某污水处理厂MIOD工艺作为研究对象,首先对进入污水处理厂的水质水量进行摸底调查,为以后的生产提供技术指导。经观察发现,由于该项目污水收集管网不完善,未能实现“雨污分流”,部分污水未能进入污水管网,进入该项目的污水水质水量波动较大,COD和TP进水浓度很低,COD进水浓度维持在100mg/L左右,TP进水浓度已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B标准,进水NH4+-N和TN浓度较为正常。针对项目特点及参数的可调性和经济性,本试验选取三项运行参数作为调整对象,分别为DO、缺氧区和厌氧区进水分配比、污泥负荷,通过试验找出最优运行参数。由于进水污染物浓度低,曝气装置充氧能力充足,DO通过控制间歇曝气的方式调整,间歇曝气调整方式控制在三个水平,分别为曝气2h+停气2h、曝气4h+停气4h、曝气2h+停气4h,通过试验确定最佳运行参数为曝气2h+停气4h,此工况下曝气结束时好氧区DO基本稳定在1.6~1.8mg/L,COD、NH4+-N、TN和T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1%、88%、91%和81%;通过调整对缺氧区和厌氧区进水分配比(P),P值分别控制在9:1、8:2和7:3,发现其试验结果不同于中试结果(中试结果为8:2),在P稳定在9:1时,出水效果最佳,COD、NH4+-N、TN和T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1%、88%、73%和56%,初步分析,进水TP浓度较低,NH4+-N和TN浓度较高,系统运行的重点为脱氮,所以需分配至缺氧池碳源较多;污泥负荷的调整同样控制在3个水平,分别是0.036~0.046kgCOD/(kgMLSS.d),0.03~0.036kgCOD/(kgMLSS.d),0.02~0.03kgCOD/(kgMLSS.d),通过试验发现,污泥负荷为0.036~0.046kgCOD/(kgMLSS.d)时,污染物去除效果最佳,COD、NH4+-N、TN和T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6%、91%、69%和65%。确定上述三个参数后,稳定运行5日,检测结果显示,出水水质良好,COD、NH4+-N、TN和T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88%、89%、89%和62%。污泥沉降性能良好,SV5在35%左右,SV30达到30%以下,SVI为70~80mL/g。镜检结果同样显示,多次发现后生生物,活性污泥活性较好。
【关键词】:MIOD 小城镇污水 关键参数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X703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英文摘要4-8
  • 1 绪论8-20
  • 1.1 小城镇污水处理情况介绍8-11
  • 1.1.1 小城镇污水现状8
  • 1.1.2 小城镇污水特点8-9
  • 1.1.3 小城镇污水处理现状9
  • 1.1.4 小城镇污水常规处理工艺9-11
  • 1.2 氧化沟工艺特点11-15
  • 1.2.1 氧化沟工艺特点11-12
  • 1.2.2 氧化沟工艺变型12-13
  • 1.2.3 氧化沟发展趋势13
  • 1.2.4 合建式一体化氧化沟的特点13-14
  • 1.2.5 MIOD工艺特点及研究进展14-15
  • 1.3 课题的常规提出、研究意义及内容15-16
  • 1.3.1 课题的提出15
  • 1.3.2 研究的内容15-16
  • 1.4 工程概况16-20
  • 1.4.1 项目简介16-17
  • 1.4.2 工艺流程17
  • 1.4.3 污水处理厂实景图17-18
  • 1.4.4 设计参数18-19
  • 1.4.5 工程特点19-20
  • 2 试验条件、试验设计及分析检测20-25
  • 2.1 试验条件20-21
  • 2.1.1 主要设备20-21
  • 2.1.2 主要构筑物21
  • 2.2 试验设计21-23
  • 2.2.1 分析指标22
  • 2.2.2 取样点位22-23
  • 2.3 分析检测23-25
  • 2.3.1 分析方法23
  • 2.3.2 分析仪器23-24
  • 2.3.3 试验药品24-25
  • 3 项目进水特点25-32
  • 3.1 项目进水水量日间规律25-26
  • 3.2 项目进水水量及水质规律26-31
  • 3.3 小结31-32
  • 4 运行过程中部分参数优化32-53
  • 4.1 DO控制32-40
  • 4.1.1 DO控制试验过程33
  • 4.1.2 DO控制试验结果33-35
  • 4.1.3 DO控制结果分析35-40
  • 4.2 缺氧区和厌氧区进水分配比(P)控制40-46
  • 4.2.1 P值控制试验过程40
  • 4.2.2 P值控制试验结果40-42
  • 4.2.3 P值控制结果分析42-46
  • 4.3 污泥负荷控制46-51
  • 4.3.1 污泥负荷控制试验过程46
  • 4.3.2 污泥负荷控制试验结果46-48
  • 4.3.3 污泥负荷控制结果分析48-51
  • 4.4 小结51-53
  • 5 稳定运行分析53-59
  • 5.1 稳定运行分析53-58
  • 5.1.1 出水结果54-55
  • 5.1.2 出水结果分析55-56
  • 5.1.3 污泥沉降性能分析56-58
  • 5.1.4 镜检结果58
  • 5.2 小结58-59
  • 6 结论59-61
  • 6.1 结论59
  • 6.2 建议59-61
  • 致谢61-62
  • 参考文献62-6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姜立晖;刘广奇;周益昕;;小城镇污水处理技术与设施建设运行管理[J];建设科技;2006年24期

2 李成江;李晶;;小城镇污水处理技术探讨[J];中国建设信息(水工业市场);2009年09期

3 范彬;;浅谈我国小城镇污水治理管理体系与技术体系构建[J];水工业市场;2012年09期

4 吴正松;王建爱;聂健锋;胡学斌;梁艳杰;凌建军;;小城镇污水治理资金筹集模式研究[J];中国给水排水;2014年04期

5 康旺儒;西北地区小城镇污水治理途径的探讨[J];甘肃科技;2004年01期

6 杭世s,

本文编号:26843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26843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4c9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