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环境工程论文 >

解磷菌改良典型重金属污染土壤的应用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29 02:24
【摘要】:重金属是土壤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对土壤造成的影响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是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变差,第二是土壤肥力下降,第三是土壤板结严重。这些影响严重危害了粮食的产量和安全,成为现代农业亟待解决的问题。针对以上问题,开展了微生物方法改良重金属污染土壤研究,筛选出高效解磷菌;确定了廉价的碳源氮源,使微生物的稳定存在,改善土壤微生物结构;确定了解磷菌的溶磷能力,提高了土壤肥力,促进了植物生长;钝化了重金属,减小了重金属的危害。这些为大规模改善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参考依据。本文从河南省某地的农作物根际土根际,经过分离、筛选、鉴定,16SrDNA和同源性分析鉴定出六株解磷菌,分别为Bacillusmegaterium、Brevibacterum sp.、Bacillus cereus、Acinetobacter sp.、Paenibacillus cineris、Paenibacillus sp.,其无机磷溶解能力在103.45 mg/L~154.79 mg/L。以葡萄糖、植物淀粉、蔗渣分别作为碳源,50天后其解磷能力为76.02 mg/L、109.36 mg/L、44.22 mg/L。以大豆豆粉、尿素、硫酸铵作为氮源,50天后其解磷能力为34.11 mg/L、211.98 mg/L、299.44 mg/L。以高通量的手段分析50天微生物菌群结构的变化,结合溶磷能力,确定植物淀粉、硫酸铵作为碳源、氮源来改善土壤微生物菌群结构。盆栽实验用来证明解磷菌用于改良土壤的肥力,促进植物的生长。经过60天的盆栽实验,解磷菌条件相对于对照组,植物的全长、地上部分长度、干重、湿重及植物总磷都有明显的差异。其中地上部分的增长率为30.53%,干重的增长率为43.28%。解磷菌相对于对照组有效促进了磷的吸收,根的磷含量增长率为34.06%,地上部分的磷含量增长率为8.04%。在模拟重金属污染的液态环境中,解磷菌用于重金属的钝化,相对于无菌条件,重金属 Cu、Pb、Zn 和 Cd 去除率提高了 30.62%、48.90%、6.41%和 19.72%。用解磷菌和有机酸分别复溶钝化产物,铅几乎不能再复溶,铜、锌、镉有微量的复溶,但相比于钝化量,复溶量较少。对比发现,复溶的原因是有机酸的作用导致的。
【图文】:

现场采集,土壤,磷矿粉


年的磷肥强化改性。分别采集玉米、花生、豆角、红薯、杨树等植物的根际土壤逡逑[49'5G],用抖土法将采集到的土壤样品保存于无菌的自封袋种,立即带回实验室封逡逑存于4邋°C的冰箱中,备用。现场采集的土样如图2.1所示。逡逑mm逡逑图2.1实验土壤现场采集图逡逑植物种植的土壤来源于北京市某地的草坪用土和菜地用土,将采集的土壤带逡逑回实验室混合均匀后,在恒温干燥箱中以90邋°C的温度干燥24小时,干燥后的土逡逑壤,过3邋mm筛,,去除里面较大颗粒和石子,备用。逡逑2.1.2实验磷矿粉逡逑实验所用的磷矿粉来源于广西某磷矿,对其进行了化学多元素分析。元素以逡逑氧化物计,含量如表2.1所示逡逑表2.1磷矿粉元素分析结果逡逑元素逦CaO逦P2O5逦MgO逦Si02逦F逦S03逦AI2O3逡逑含量/%逦61.75逦24.95逦8.57逦1.90逦1.26逦0.57逦0.37逡逑10逡逑

标准使用液,波长,吸光度,注入比


定容至25邋mL,充分摇匀。显色15分钟后,注入比色皿中,以浓度0为作逡逑参比,在833邋nm波长下测量其吸光度Abs[58]。以吸光度和磷浓度,分别为纵坐逡逑标和横坐标,绘制磷标准曲线,如图2.3所示。其拟合的求浓度的方程为,逡逑Abs=Kl*f(C)+K0,其中邋K0=-0.02423,K1=0.67603。拟合度SRA2=0.9991。解磷逡逑菌作用下的溶液磷浓度的测试方法和上述方法一致。逡逑16逡逑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X53;X17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侯李云;曾希柏;张杨珠;;客土改良技术及其在砷污染土壤修复中的应用展望[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5年01期

2 魏伟;吴小芹;乔欢;;马尾松根际高效解磷真菌的筛选鉴定及其促生效应[J];林业科学;2014年09期

3 ;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J];中国环保产业;2014年05期

4 丁淑芳;谢正苗;吴卫红;周溶冰;陈建军;;含磷物质原位化学钝化重金属污染土壤的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35期

5 孙鹏轩;;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及其研究进展[J];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2012年11期

6 杨海琳;;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的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9年06期

7 骆永明;;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研究现状与趋势[J];化学进展;2009年Z1期

8 席琳乔;王静芳;马金萍;龚明福;张利莉;;棉花根际解磷菌的解磷能力和分泌有机酸的初步测定[J];微生物学杂志;2007年05期

9 邵玉芳;樊明寿;乌恩;郑红丽;邵金旺;;植物根际解磷细菌与植物生长发育[J];中国农学通报;2007年04期

10 林启美,王华,赵小蓉,赵紫鹃;一些细菌和真菌的解磷能力及其机理初探[J];微生物学通报;2001年02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光远;铅锌尾矿库重金属污染微生物原位修复[D];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2016年

2 苏彬彬;改良剂对重金属污染土壤的稳定化修复效果及健康风险评估[D];安徽理工大学;2016年

3 王效禹;解磷巨大芽孢杆菌的筛选及产业化应用研究[D];吉林大学;2015年

4 冯静;铅锌厂周边农田重金属污染土壤的化学淋洗修复及其应用潜力初探[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5 董立萍;解磷菌修复土壤铅污染效应优化及机理探索[D];西北大学;2014年

6 郎敬;大豆根际解磷菌分离及其定殖分析[D];东北林业大学;2014年

7 陈雨;小叶芥菜对模拟污灌区镉污染土壤的修复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4年

8 杨乾坤;氯盐协同热脱附含汞土壤实验研究[D];长安大学;2014年

9 唐伟;铜污染对土壤呼吸和酶活性的影响[D];湖北大学;2014年

10 彭良梅;电动法及其增强技术修复镉污染土壤的试验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68623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268623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0b4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