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环境工程论文 >

办公建筑室内细颗粒物浓度分布规律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12 09:57
【摘要】:空气动力学直径小于等于2.5μm的颗粒物,称作细颗粒物即PM2.5,它是影响大气环境质量的首要污染物,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不容小觑。现代人们每天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室内度过,而PM2.5可通过围护结构缝隙进入室内,对室内环境造成影响。2013年以来,我国许多城市出现严重的雾霾天,当雾霾天气出现时人们更是选择关闭门窗,在封闭的室内办公、学习,因此,如何降低室内细颗粒物,提高室内空气品质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办公建筑室内细颗粒物浓度为研究对象,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完成了办公建筑室内细颗粒物的研究:(1)运用微环境综合颗粒物暴露评价方法,对夏季办公建筑室内不同微环境下的人员进行细颗粒物健康暴露评价,整体分析了夏季办公建筑不同微环境下室内PM2.5的污染现状。结果表明:夏季3种不同空调办公环境室内PM2.5的日均暴露浓度,分体空调环境最小,中央空调环境次之,非空调环境最大。(2)利用扫描电镜微观分析了不同湿度下细颗粒物的形貌及成分,结果表明:湿度为80%时细颗粒物的凝聚现象严重;湿度为65%时细颗粒凝聚现象较明显,但凝聚的颗粒结构不稳定;湿度为50%时细颗粒凝聚现象不明显,凝聚力更弱。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凝聚的大颗粒不同位置点处的成分含量不同。(3)利用仪器宏观监测不同湿度下室内细颗粒物的浓度分布,结果表明:湿度为80%时,室内细颗粒的质量浓度与数密度随时间衰减较其他工况最慢,且湿度为80%时,细颗粒随着时间的增大波动幅度较大,而湿度为65%与湿度为50%时,细颗粒随时间波动幅度较小。即湿度越大,对细颗粒分布的影响越显著。(4)分析了侧送风、落地送风、卡式送风三种不同送风方式对室内PM2.5质量浓度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侧送风方式下室内PM2.5的去除效果优于其他两种送风方式;其次分析了侧送风方式送风量分别为Q=340m~3/h、Q=510m~3/h、Q=680m~3/h的室内PM2.5的质量浓度分布,结果表明:Q=680m~3/h时室内PM2.5的去除效果优于其他两种送风量。最后根据质量平衡原理,建立符合该实验工况下PM2.5质量浓度随时间的衰减模型。
【图文】:

技术路线图,技术路线


本文的技术路线

剖面图,表面作用,液桥力,液桥


.3 液桥力若两个颗粒的表面隔着一层薄的液体,这层薄液体将两个颗粒连成一这个整体称为液桥。液桥与颗粒表面之间的张力称作液桥力,它的本质凝聚力以及液体与颗粒之间存在的吸附力。吸附与凝聚两个作用力决定的值。液桥的形成不仅可以使颗粒与液体间传热传质,还可以使液体与产生拉拽力。从毛细作用的角度分析,因为液体与颗粒之间存在吸附,,表面存在的张力形成液桥,如 2.1 示意的凹凸侧,又因为两边的凹凸侧液体表面间存在压力差,换句话说气体一侧的压力要高于液体一侧的压产生的压差作用在物体上即是双方之间的拉拽力或者说是液桥力[61]。如 2.1 所示为两个不同粒径的颗粒产生的液桥力的剖面图,图中的 O1是两个颗粒的粒径中心,O3是以液桥为圆弧形成的圆的圆心,那么该即为ρ1,ρ1称为液桥的半径。P1、P2分别是液桥与两颗粒表面相交形成O3C1和弧 P1P2、O1O2的交点分别是 P3和 C1,d 是两个颗粒之间的距离小是线段 C1P3的大小。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X51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项琳琳;刘东;左鑫;;上海市某办公建筑PM_(2.5)浓度分布及影响因素的实测研究[J];建筑节能;2015年03期

2 张锐;陶晶;魏建荣;马彦;李婷;王春梅;王晨;;室内空气PM2.5污染水平及其分布特征研究[J];环境与健康杂志;2014年12期

3 陈治清;林忠平;朱卫华;张昊;;两典型办公室室内颗粒物浓度监测与分析[J];建筑热能通风空调;2014年03期

4 David Y.H.Pui;Sheng-Chieh Chen;Zhili Zuo;;PM_(2.5) in China:Measurements,sources,visibility and health effects,and mitigation[J];Particuology;2014年02期

5 高军;房艳兵;江畅兴;徐斌;宋天珩;曹昌盛;;上海地区冬季住宅室内外颗粒物浓度的相关性[J];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2014年02期

6 闫伟奇;张潇尹;郎凤玲;曹军;;北京地区大气细颗粒物的个体暴露水平[J];中国环境科学;2014年03期

7 陈陵;范义兵;杨树;吴金星;李紫芬;陈海婴;;南昌市公共场所室内空气PM_(2.5)浓度调查[J];卫生研究;2014年01期

8 钟珂;杨方;朱辉;亢燕铭;;上海地区霾天通风房间室内外粒子浓度的比较[J];绿色建筑;2014年01期

9 王德庆;王宝庆;白志鹏;;PM2.5污染与居民每日死亡率关系的Meta分析[J];环境与健康杂志;2012年06期

10 王旗;廖逸星;毛毅;华欣洋;王式功;吴波;;沙尘天气导致人群健康经济损失估算[J];环境与健康杂志;2011年09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崔术祥;湿度对室内颗粒物分布的影响[D];湖南工业大学;2013年

2 黄育华;重庆市办公建筑室内外颗粒物浓度水平及暴露评价[D];重庆大学;2013年

3 谢昱姝;北京某小学教室室内颗粒物浓度水平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70936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270936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dad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