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不同污染等级大气颗粒物及其水溶性离子的粒径分布特征及成因分析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建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X513
【图文】:
40.03°N、116.39°E),距地面高度约为 10m,位于北五环外,为市郊站点,周边无明显大气污染物排放源,采样点西面 500m 处有 1 条南北方向的干道,南面 100m处为一条东西方向的交通次干道(图 2.1)。东、北两方向为居民楼,为商住交通混合区。本次实验采样仪器为美国 BGI/TISCH 公司生产的八级颗粒物撞击采样器,用于大气中的颗粒物分级采集,分析颗粒物和化学组分的质量浓度和粒径分布。撞击采样器根据空气动力学原理设计,不同空气动力学粒径的气溶胶粒子被分离并采集到各级采样膜上,膜片用于重量和颗粒物成分分析。采样器根据粒径段分为八级,分别为<0.4、0.4-0.7、0.7-1.1、1.1-2.1、2.1-3.3、3.3-4.7、4.7-5.8、5.8-9.0 和>9.0μm(表 2.1),流量设定为 28.3L/min,并于每次采样前后检查流量值与稳定情况。采样时间为 2016 年 1 月至 2016 年 12 月。每次采样时间为 48h,每月上中下旬各采样一次,共得到 36 组样品,每次采样同时采集一组空白样品。
图 3.2 不同季节后向轨迹簇分析表 3.2 污染物后向轨迹聚类分析季节 气团方向 PM2.5NO NO2NOxSO2CO O3春西北(53.3%) 79.26 12.72 25.07 37.82 2.37 3.29 17.19西南(27.2%) 87.25 6.74 32.28 39.03 2.40 3.49 17.76东南(9.8%) 108.25 17.63 31.91 49.54 3.68 3.35 18.50东北(9.8%) 184.21 72.42 42.97 115.43 12.67 4.49 7.68夏西南(25.3%) 70.56 3.02 15.59 15.59 0.85 1.95 33.5正北(22.0%) 28.02 4.8 21.15 21.15 0.65 2.08 19.46正南(20.8%) 57.27 3.89 20.37 20.37 1.44 1.99 34.57西北(18.7%) 53.98 8.5 25.64 115.43 0.64 1.88 21.94东南(13.2%) 72.12 4.89 24.77 24.77 0.93 2.09 19.48秋西北(76.7%) 101.76 63.36 63.36 100.26 4.33 4.33 6.44西南(13.3%) 125.37 43.08 43.08 80.8 4.19 4.19 4.91正东(10.0) 113.28 55.82 55.82 88.4 4.55 4.55 7.0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玉虎;李媚;曲松;闫静;孙雪松;潘涛;;北京城区PM_(2.5)不同组分构成特征及其对大气消光系数的贡献[J];环境科学研究;2015年08期
2 刘严萍;王勇;李江波;;北京APEC会议期间GPS水汽与PM_(2.5)/PM_(10)的相关性比较[J];灾害学;2015年03期
3 刘保献;张大伟;陈添;杨懂艳;杨柳;常淼;林安国;;北京市PM_(2.5)主要化学组分浓度水平研究与特征分析[J];环境科学学报;2015年12期
4 杨懂艳;刘保献;张大伟;陈圆圆;周健楠;梁云平;;2012~2013年间北京市PM_(2.5)中水溶性离子时空分布规律及相关性分析[J];环境科学;2015年03期
5 赵倩彪;胡鸣;张懿华;;利用后向轨迹模式研究上海市PM_(2.5)来源分布及传输特征[J];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14年04期
6 常清;杨复沫;李兴华;曹阳;王欢博;田密;;北京冬季雾霾天气下颗粒物及其化学组分的粒径分布特征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2015年02期
7 刘庆阳;刘艳菊;杨峥;张婷婷;张美根;钟震宇;;北京城郊冬季一次大气重污染过程颗粒物的污染特征[J];环境科学学报;2014年01期
8 狄一安;杨勇杰;周瑞;于跃;郭婧;王婧瑞;马志强;张乐坚;;北京春季城区与远郊区不同大气粒径颗粒物中水溶性离子的分布特征[J];环境化学;2013年09期
9 黄怡民;刘子锐;陈宏;王跃思;;北京夏冬季霾天气下气溶胶水溶性离子粒径分布特征[J];环境科学;2013年04期
10 陈鹏飞;张蔷;权建农;高扬;黄梦宇;赵德龙;孟筠旺;;北京上空气溶胶浓度垂直廓线特征[J];环境科学研究;2012年11期
本文编号:271726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27172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