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长制下河流健康评价及应用
发布时间:2020-06-17 14:40
【摘要】:社会的持续发展以及人类对河流的不合理开发利用,使得河湖生态受到了严重的打击,河流水质也反复恶化。在我国,各种河流经历了不同程度的威胁,特别是水质恶化、水文条件改变以及水生环境退化等问题使得水环境遭受严重影响。在此时代背景下,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于2016年11月印发河长制相关政策文件,明确开展河长制工作来解决我国复杂水问题。河长制工作从水的不同角度细分河流工作任务,保证了河流在较长时期内拥有岸绿景美鱼游的健康良好生态环境。基于绿色发展的河长制工作理念,本文主要做了如下研究:(1)构建河流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健康河流是人类经济发展的保证,但考虑河流生命可持续运行的需要,必须包含河流自身、社会经济和河流生态环境三个方面。论文在总结归纳研究人员成果的基础上,运用运筹学可拓物元综合评价数学方法,结合河长制六大任务,采取理论工作与现场实际勘察并用的手段,从水资源、水域岸线、水环境、水生态、水污染、水文化、水执法七方面建立包含22项特征指标的河流健康状况评价体系。(2)基于工程实例进行探究以浙江省曹娥江作为研究对象,在现场调查的基础上,分析河流出现的可预见问题。随后对历史、基础资料统计分析,采用可拓物元综合评价方法,从量的角度进行河流健康评估。通过咨询专家法与问卷调查法,运用AHP-熵权法与AHP-DEMATEL两种主客观权重确定法确认各项指标权重,并对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与相互验证计算,进而为对策的提出提供了依据。最后在计算结果的基础上,以问题和需求为导向,以“秀美河湖”为标准,探讨提升河湖水环境质量、两岸水景观和流域水文化的对策措施。
【学位授予单位】: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TV213.4;X824
【图文】:
2.1 层次分析-熵权法2.1.1 层次分析法系统分析不同领域问题时,经常面临由相互牵连、相互制约的多因素复杂系统。层次分析法为此类复杂系统提供了一种简洁、实用的决策方法。该方法由运筹学家萨蒂提出,它是一种解决多目标复杂问题的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决策分析方法[26]。该法结合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两种分析模式,合理地给出方案对象的标准权重,依据权重大小对各方案的优劣进行排序。该方法能利用少量信息并促进决策方案数学化,进而为多对象准则的系统问题提供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运用层次分析法时,确定指标之间的关系后,根据指标隶属关系构造层次结构,并在一定准则下,构造判断矩阵,再对判断矩阵利用公式计算权重。层次分析法的步骤如下:(1)建立递阶层次结构模型明确评价对象,明确评价该目标的各个目标,依次作为目标层与准则层。并且对不同的评价准则进行细分,形成底层评价指标,形成一个树状结构的评价结构模型体系。结构如图 2-1所示。
曹娥江河流健康评价江河流健康评价,相传因东汉少女曹娥入江救父而得名。它自南所辖,绍兴,作为春秋时期越国的都城,越地先以船为车,以楫为马”是彼时的真实写照。时至与水的广泛关联构成了绍兴的城市水文化。大河流钱塘江的最大支流。流域在东经 120°30′~流自
本文编号:2717755
【学位授予单位】: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TV213.4;X824
【图文】:
2.1 层次分析-熵权法2.1.1 层次分析法系统分析不同领域问题时,经常面临由相互牵连、相互制约的多因素复杂系统。层次分析法为此类复杂系统提供了一种简洁、实用的决策方法。该方法由运筹学家萨蒂提出,它是一种解决多目标复杂问题的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决策分析方法[26]。该法结合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两种分析模式,合理地给出方案对象的标准权重,依据权重大小对各方案的优劣进行排序。该方法能利用少量信息并促进决策方案数学化,进而为多对象准则的系统问题提供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运用层次分析法时,确定指标之间的关系后,根据指标隶属关系构造层次结构,并在一定准则下,构造判断矩阵,再对判断矩阵利用公式计算权重。层次分析法的步骤如下:(1)建立递阶层次结构模型明确评价对象,明确评价该目标的各个目标,依次作为目标层与准则层。并且对不同的评价准则进行细分,形成底层评价指标,形成一个树状结构的评价结构模型体系。结构如图 2-1所示。
曹娥江河流健康评价江河流健康评价,相传因东汉少女曹娥入江救父而得名。它自南所辖,绍兴,作为春秋时期越国的都城,越地先以船为车,以楫为马”是彼时的真实写照。时至与水的广泛关联构成了绍兴的城市水文化。大河流钱塘江的最大支流。流域在东经 120°30′~流自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金;万云;洪涛;钟明;万安;安树青;;基于河流物理化学和生物指数的沙颍河流域水生态健康评价[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15年05期
2 郭文献;王艳芳;徐建新;;河流生境研究综述[J];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年03期
3 陆志强;李吉鹏;章耕耘;马丽;;基于可变模糊评价模型的东山湾生态系统健康评价[J];生态学报;2015年14期
4 张泽中;齐青青;高芸;宋刚福;陈晓楠;王昕;;基于云理论的河流生态影响综合评价[J];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2期
5 窦明;张远东;张亚洲;李桂秋;;淮河流域水系连通状况评估[J];中国水利;2013年09期
6 张瑞美;陈献;张献锋;王富强;魏怀斌;;我国河湖水域岸线管理现状及现行法规分析——河湖水域岸线管理的法律制度建设研究之一[J];水利发展研究;2013年02期
7 左其亭;李可任;;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理论体系探讨[J];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2013年01期
8 马飞;陈宏军;杨华;;基于DEMATEL方法的绿色供应链关键绩效评价指标选择[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1年06期
9 崔国韬;左其亭;窦明;;国内外河湖水系连通发展沿革与影响[J];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2011年04期
10 靳怀X>;;水与中华区域文化——以吴越文化为例[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本文编号:271775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2717755.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