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环境工程论文 >

砷胁迫下硅对水稻生长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23 14:11
【摘要】:硅因其在缓解植物生物(非生物)胁迫中的有益作用受到广泛关注。水稻是喜硅作物,施硅不仅能促进水稻生长,还能缓解重金属对水稻的毒害作用。目前已有大量关于硅缓解水稻砷毒害研究的报道,但通常忽视了含硅物料的强碱性或伴随阳离子对土壤砷有效性的影响,且较少将土壤、植物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因此,开展砷胁迫下硅对水稻生长影响的系统性研究,对于砷污染土壤的修复与利用、保障水稻安全生产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在消除外源硅(Na_2SiO_3)碱性和伴随离子(Na~+)影响的基础上,将土壤-植物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通过开展室外盆栽试验和室内培养试验,系统分析外源硅对水稻生长发育及产量、糙米砷积累、土壤固相砷赋存形态、土壤固-液界面砷化学行为、土壤-植物界面(水稻根表)砷富集等的影响,探讨外源硅对土壤-植物系统砷的调控效果与作用机制。得到的主要结果与结论如下:(1)施硅缓解了砷对水稻的毒害。施硅可促进水稻植株生长和产量的提高。加硅量在100-150mg kg~(-1)时砷对水稻的胁迫作用受到抑制,加硅量在50mg kg~(-1)时水稻砷胁迫的缓解效果不明显。施硅增加糙米中硅的含量,减少糙米中砷的含量,糙米中硅、砷含量间呈显著直线负相关关系(r=-0.988~*)。(2)施硅对土壤固相中砷赋存形态的影响较小。土壤中铁型砷(Fe-As)含量最多,占总含砷量的39.97%~41.46%,交换态砷(AE-As)含量最少,仅占1.11%~1.24%;各处理间水型砷(H_2O-As)、交换态砷(AE-As)、铁型砷(Fe-As)、钙型砷(Ca-As)和闭蓄态砷(O-As)含量的差异均不显著。(3)硅影响了砷在土壤固-液界面的化学行为。施硅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土壤对砷的吸附,降低土壤吸附砷的反应速率,双常数方程和Elovich方程能较好地描述土壤对砷的吸附动力学特征;Langmuir方程、Freundlich方程和Temkin方程均适宜描述土壤对砷的等温吸附特征,尤以Freundlich方程拟合效果最佳,施硅降低土壤对砷的吸附量和吸附强度;土壤对砷的吸附为吸热、熵增的自发物理过程,施硅使土壤吸附砷反应的吸附自由能变(△G~0)增大、焓变(△H~0)减小、熵变(△S~0)减小,即施硅使土壤吸附砷的自发性和混乱度降低。(4)施硅促进水稻根表铁膜的形成及其对砷的固定。与不施硅处理相比,施硅各处理水稻根表DCB-Fe、DCB-As的含量明显增加,且二者间呈显著线性正相关关系(r=0.980~*)。施硅增加了根表铁膜,促进砷在根表的固定,减少了水稻根系对砷的吸收。综上所述,施硅对土壤固相砷赋存形态无显著影响,且有利于促进土壤固-液界面砷活性的增强,但可以通过促进水稻根表铁膜的形成及其对土壤溶液中砷的固定来降低水稻对砷的吸收,实现对水稻砷毒害的缓解。
【学位授予单位】:沈阳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X503.231;S511
【图文】:

生长情况,生育期,水稻,植株


水稻各生育期生长情况如图 3-1 所示。根据图中水稻各阶段的生长情况可以非常明显的看出不同处理间的差异。在分蘖期、拔节期、孕穗期和乳熟期,单加砷(Si0)处理的水稻植株生长受到抑制,表现为前期植株发育迟缓,生长不良,植株矮小长势弱;后期叶片失绿发黄,植株早衰。各施硅处理则表现出砷毒害缓解作用,与 Si0 处理相比水稻植株长势均得到改善。随着施硅量从 50mg kg-1增加至 150mg kg-1,植株株高与分蘖数逐渐增加,穗体也更为饱满。总的来说,在土壤砷胁迫条件下,水稻生长受到显著抑制,添加外源硅能缓解砷对水稻的毒害作用。(A)分蘖期 (B)拔节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敏;;水稻种植技术的主要环节与病虫害防治策略研究[J];农民致富之友;2018年22期

2 高建武;;宁夏地区水稻种植方法对水稻产量的影响[J];农业工程技术;2019年05期

3 乔日红;刘志峰;巩宇芬;;山西水稻种植现状及发展前景[J];中国农技推广;2018年06期

4 张全喜;;水稻种植及病虫害防治技术[J];现代农业研究;2018年06期

5 邹小均;;水稻及病虫害防治技术研究[J];时代农机;2018年08期

6 姚飞;何隆华;;多时相遥感提取水稻种植区研究进展[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年06期

7 童玲;贾然然;;浙江、福建:化肥市场萎缩 肥价上涨乏力[J];中国农资;2017年17期

8 花文苏,赵守桂,陆其通;玉米水稻种植区玉米粗缩病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J];中国植保导刊;2005年05期

9 黄育民;;不同地下水深度灌水措施对水稻产量的影响[J];福建稻麦科技;1987年03期

10 杨恕良;;贵州水稻气候资源及其种植区域划分[J];贵州科学;1987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春志;;浅议水稻种植对均衡计算的影响[A];科技、工程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河南省第四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2 王品;陈一;张朝;;基于水文和作物模型的农业洪涝灾害风险研究——以蒸水流域水稻种植区为例[A];风险分析和危机反应中的信息技术--中国灾害防御协会风险分析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年会论文集[C];2014年

3 徐秀娟;周永进;许有尊;孙雪原;;水稻“一种两收”绿色生产技术研究[A];安徽水稻与稻作技术论文汇编[C];2017年

4 姚凤梅;张佳华;;气候变化情景下中国主要水稻种植区水稻产量的影响和评价[A];中国气象学会2006年年会“气候变化及其机理和模拟”分会场论文集[C];2006年

5 谢慧婷;崔丽贤;李战彪;秦碧霞;陈锦清;蔡健和;;广西主栽水稻品种抗水稻齿叶矮缩病鉴定[A];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7年

6 徐以华;刘连盟;王玲;孙磊;梁梦琦;高健;黎起秦;侯雨萱;黄世文;;我国浙江和福建地区水稻细菌性穗枯病的发现及其病原菌的分离鉴定[A];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与植物保护——中国植物保护学会第十二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7年

7 刘丹;于成龙;;基于遥感的东北地区水稻延迟型冷害动态监测[A];第34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S4 重大气象干旱成因、物理机制、监测预测与影响论文集[C];2017年

8 王芳;白鸣祺;高永刚;;黑龙江省气温变化对水稻产量的影响[A];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农业气象防灾减灾与粮食安全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9 何宏斌;张钰薇;程俊康;贾戌禹;杨衡荣;辛国荣;;“多花黑麦草-水稻”轮作中两类根茬养分释放规律探究[A];2018中国草学会年会论文集[C];2018年

10 陈艳英;游扬声;罗孳孳;唐余学;范莉;;基于MODIS重庆市水稻动态估产模型的研究[A];S10 气象与现代农业发展[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武跃林;让朔州人吃上本土水稻[N];朔州日报;2019年

2 本报记者 宁光强 王雪迎;工业与农业间的一次穿越[N];中国青年报;2011年

3 尹林 严佩鑫;灯塔:生态种植成就绿色水稻美名[N];粮油市场报;2018年

4 尹林 本报记者 严佩鑫;生态种植成就绿色水稻美名[N];辽宁日报;2018年

5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滨海农业研究所 张启星;水稻备播咋选种 根据目标作选择[N];河北农民报;2019年

6 王方 编译;水稻对气候的影响远大于预估[N];中国科学报;2018年

7 蒋娇娇;南通“海水稻”亩产突破1200斤[N];粮油市场报;2019年

8 李少泽;调减千万亩水稻 替代作物如何选[N];粮油市场报;2018年

9 本报记者 陈斯;今年种什么?调减水稻成焦点![N];中国农机化导报;2018年

10 洪泉 李洁;为耕者谋利 为食者造福[N];中国食品安全报;201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路粉;水稻中表达拟南芥AtEFR及水稻内源受体对细菌延伸因子EF-Tu识别的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15年

2 张晓恒;农户经营规模与水稻生产成本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7年

3 吴姝;机械推杆和气流作用下水稻冠层的扰动特性及雾滴沉积特性的研究[D];江苏大学;2019年

4 Mrinal Singha;[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2017年

5 杨之帆;褐飞虱对水稻品种抗性的分子反应和相关cDNA的克隆[D];武汉大学;2005年

6 江长胜;川中丘陵区农田生态系统主要温室气体排放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大气物理研究所);2005年

7 岳兵;水稻后期抗旱性遗传基础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5年

8 汪海燕;Bt水稻及其外源基因表达蛋白的环境行为与生物学效应[D];浙江大学;2007年

9 罗金燕;水稻细菌性谷枯病菌的风险分析、鉴定检测及其拮抗细菌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10 俞露;毒氟磷诱导水稻抗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作用机制研究[D];贵州大学;201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戴高乐;湖南省典型水稻种植区土壤镉生态风险评价[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9年

2 姜甜;基于EVI时序特征深度学习的复杂地表景观区域水稻遥感精确识别方法[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9年

3 乔苏靓;长江中下游8省区水稻产量层次和效率差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9年

4 王雅芸;砷胁迫下硅对水稻生长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9年

5 王子元;转录因子XNDLs调控水稻抗纹枯病的机制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9年

6 胡新娣;江西省不同水稻品种对褐飞虱的抗性鉴定[D];江西农业大学;2019年

7 付洁;施硅量对水稻吸收、转运和累积砷的影响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9年

8 宋函默;水稻条斑病菌rsmA基因调控毒性相关基因表达的机理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8年

9 余钱;四种除草剂在重庆水稻上的残留检测及安全性评价[D];西南大学;2019年

10 李发桥;广西主栽水稻品种耐低肥能力评价与分类[D];广西大学;2019年



本文编号:272744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272744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8de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