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环境工程论文 >

微滤炭膜制备、改性及其油水分离性能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26 03:46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与工业现代化的不断进步,人们对石油及其产品消耗的依赖越来越高,带来了石油开采加工相关行业在规模上迅猛膨胀,并伴随大量工业含油废水的排放。含油废水的无序排放会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危害。所以,含油废水的排放标准也变得也越来越严格。传统的油水分离方式已经不能满足要求,开发新型高效的油水分离处理技术迫在眉睫。膜分离法因性能稳定、操作简单、耗能低、无化学添加、截留效果高等优点而备受关注。膜材料是膜分离技术的核心,一直以来都是该领域的研究热点与难点。炭膜是近些年兴起并快速发展的新型膜材料,除了常规膜具有的优点外,更有较高的化学稳定性、热稳定性、机械强度和分离性能等优点,并在含油废水的处理领域已展现出诸多优势。但前期研究中也发现炭膜在使用过程中也存在易污染、寿命短等不足,在大规模工业化应用前亟待解决。本文以酚醛树脂为前驱体、羧甲基纤维素钠为粘结剂、硅藻土(DE)为掺杂剂,制得微滤炭膜,特别是通过酸/碱处理、表面涂层、后氧化处理等改性方法对炭膜结构进行调控,以改善其抗污染性能和分离性能。通过泡压法、煮沸法对炭膜的平均孔径和孔隙率进行了测试,另外还分别采用热重分析、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等方法对膜材料的热稳定性、表面官能团、微结构和微观形貌进行了表征。考察了酸/碱处理方式、酸/碱处理种类、酸/碱处理浓度、涂覆液种类、涂覆液浓度、后氧化温度、后氧化恒温时间等因素对炭膜油水分离性能的影响。此外,还尝试通过清洗的方法对炭膜再生,考察了再生剂种类、浓度对炭膜性能恢复效果的影响。结果显示:(1)以酸/碱处理的硅藻土作为掺杂剂,对前驱体膜的热稳定性具有显著影响。掺杂酸/碱处理DE或者直接用酸/碱对炭膜进行处理都能够有效地改善炭膜的平均孔径和孔隙率。其中,用10%NaOH处理DE所制得炭膜具有最小的平均孔径0.208μm和最高的孔隙率58.68%。此外,用10%NaOH直接处理的炭膜具有最大的渗透通量,达615.479Kg/m~2h;而蒸馏水直接浸泡处理的炭膜具有最大的截留率,达94.79%。(2)采用表面涂层方式改性炭膜时,涂层剂聚乙烯醇(PVA)比聚乙二醇(PEG)更易形成亲水性膜层,且随着聚乙烯醇浓度的增大,涂层变厚,并趋于更平滑致密。同时,炭膜的渗透通量呈下降,截留率呈增大的趋势。涂覆3%PVA溶液的炭膜具有最高的渗透通量,为939.474Kg/m~2h;而涂覆9%PVA溶液的炭膜具有最高的截留率,为58.47%。(3)对炭膜进行后氧化处理时,适当的后氧化温度和恒温时间可以提高炭膜的热稳定性,并有效改善炭膜的平均孔径和孔隙率,经120℃下恒温30min后氧化处理炭膜具有最小的平均孔径0.208μm,及最大的孔隙率58.51%。经80℃下恒温30min后氧化处理炭膜有最大的渗透通量,达363.158Kg/m~2h;而经160℃下恒温时间为30min后氧化处理炭膜具有最大的截留率,达97.57%。(4)综合以上三种改性方法,在各自的最优处理条件下,都能有效改善炭膜的分离效果。其中,采用聚乙烯醇涂层改性具有最高的渗透通量,而后氧化改性后截留效果最佳。
【学位授予单位】:沈阳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TQ051.893;X703
【图文】:

酚醛树脂,化学结构


(1)酚醛树脂酚醛树脂由苯酚和甲醛在酸或碱性条件下发生缩聚与中和反应制成的,其结构式如图1.1所示。酚醛树脂含碳量高、热稳定性好,热解后的残炭率很高,同时价格便宜、种类齐全,因此酚醛树脂被广泛用于炭膜的前驱体[79]。Centeno等[80]以酚醛树脂为前驱体,在700°C下炭化得到炭膜,对气体有良好的选择性和渗透性,对O2/N2混合物的选择性为12,对CO2/CH4的选择性为150。张兵等[81]以ZSM-5为掺杂剂对酚醛树脂进行改性,经900°C热解制得炭膜,具有丰富且小的孔隙结构,对气体分离具有良好的效果。图 1.1 酚醛树脂的化学结构Fig. 1.1 Chemical structure of phenolic resin(2)聚酰亚胺及其衍生物聚酰亚胺主链上有酰亚胺环类聚合物

聚酰亚胺,化学结构


Fig. 1.1 Chemical structure of phenolic resin(2)聚酰亚胺及其衍生物聚酰亚胺主链上有酰亚胺环类聚合物,结构式如图1.2所示。这样的结构决定了其良好的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及优异的机械强度,因此成为最有效的前驱体膜之一[82,83]。Sazal等[84]以BTDA-TDI/MDI聚酰亚胺为原料,在无机管状支撑体表面通过涂覆法制备了炭膜,随炭化温度升高,形成更丰富的多孔结构,增加了气体的渗透性;当炭化温度为800°C时,炭膜的分离性能最好,对CO2/CH4、CO2/N2和O2/N2的选择性分别为68.2±3.3、66.3±2.2和9.3±2.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起飞;;榆林能化厂高盐含油废水的回用处理方法研究[J];石化技术;2018年04期

2 王一同;丁毅飞;周卫红;;油水分离技术的研究进展[J];科技风;2018年25期

3 郭研;肖尊东;;乳化状含油废水难处理的物化原因探析[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上旬);2015年01期

4 尹文波;;电芬顿法去除金属工业含油废水中的含油量和COD[J];城市地理;2017年14期

5 林鑫;胡筱敏;;热活化对海泡石处理模拟含油废水性能的影响[J];环境工程;2013年02期

6 付本全;张垒;王丽娜;张楠;刘尚超;;冷轧含油废水除油技术探讨[J];化学工程与装备;2012年05期

7 张垒;薛改凤;鲍俊芳;;冷轧含油废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J];武钢技术;2009年05期

8 方曦;黄志宇;杨文;唐浩;毛莉君;;改性膨润土处理模拟含油废水试验研究[J];钻采工艺;2007年06期

9 廖建萍,魏伟,张梅君;铁路含油废水回用绿化对土壤和植物的影响研究[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5年01期

10 叶新才,王占岐,赵宇宁;改性膨润土处理石化含油废水试验研究[J];非金属矿;2004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廖建萍;魏伟;张梅君;;铁路含油废水回用绿化对土壤和植物的影响研究(摘要)[A];全国铁路第五届疾病控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张垒;薛改凤;鲍俊芳;;冷轧含油废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A];第七届(2009)中国钢铁年会大会论文集(中)[C];2009年

3 易书盛;;含油废水处理工艺技术新的突破[A];第五届全国水污染治理技术装备交流洽谈会论文集[C];1997年

4 高建;李鑫钢;徐世民;;多级气浮塔处理含油废水的实验研究[A];中国水污染防治技术装备论文集(第五期)[C];1999年

5 刘金成;;冷轧含油废水回用技术的可行性研究[A];中国冶金——“创新创意,青年先行”第七届中国金属学会青年学术会论文集[C];2014年

6 杨跃;冯志新;刘晓玉;;无机陶瓷超滤膜处理含油废水性能及膜污染再生研究[A];2010年全国能源环保生产技术会议文集[C];2010年

7 王娅娜;王亚君;李俊;;微生物处理技术在钢铁乳化含油废水中的应用[A];中国环保装备产业发展论坛论文汇编[C];2007年

8 舒莉;邢卫红;徐南平;;超声在陶瓷膜处理乳化含油废水中的应用研究[A];第一届全国化学工程与生物化工年会论文摘要集(下)[C];2004年

9 张文娟;马莹;包呈敏;李娜;李二斗;侯少春;;聚苯乙烯树脂处理稀土皂化含油废水试验研究[A];2015年全国稀土金属冶金工程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5年

10 陈莉荣;李玉梅;王哲;刘文;;混凝-气浮法处理煤制油含油废水试验研究[A];2013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五卷)[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王海英 实习生 吴璇;灵州石化违法排放含油废水[N];宁夏日报;2010年

2 记者 覃辉;油田含油废水无害化处理技术取得进展[N];中国消费者报;2009年

3 本报记者 张超;新技术脱去含油废水“脏外衣”[N];科技日报;2009年

4 张垒 薛改凤 鲍俊芳;冷轧含油废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N];世界金属导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 向建福;无机膜技术处理含油废水[N];中国环境报;2001年

6 记者 刘志伟 通讯员 黎江东;利用工业废弃物处理含油废水[N];科技日报;2009年

7 曹霁阳;生物处理含油废水技术通过鉴定[N];中国环境报;2003年

8 曹爱方邋通讯员 谢小诚 史秀亚;宁波餐饮业积极治理含油废水[N];宁波日报;2007年

9 记者 刘茜 实习生 刘艳美 通讯员 邓慧玲;无含油废水流入东江北干流[N];南方日报;2009年

10 记者 朱申路;举一反三健全长效机制 坚决守护碧水蓝天净土[N];舟山日报;201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王海芳;基于超分子化学作用的PVDF膜改性及其在处理低浓度含油废水中的应用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6年

2 王炜亮;石化产业生态分析及水资源优化利用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3 章宏梓;以餐饮废油为碳源的鼠李糖脂发酵及其应用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梁玉吉;微滤炭膜制备、改性及其油水分离性能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19年

2 张晓宇;含油废水处理用炭膜的制备及其结构性能调控的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18年

3 罗云箫;煤粉吸附法处理煤化工含油废水试验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8年

4 刘泽楠;模板聚合疏水缔合型阳离子聚丙烯酰胺及其处理含油废水应用研究[D];重庆大学;2018年

5 蒋鹏;CAX复合混凝-催化氧化法处理含油废水的研究[D];南昌大学;2018年

6 任杰;降解冷轧含油废水微生物的分离筛选及性质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14年

7 黎叩晨;表层黄土对含油废水的处理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1年

8 杨利伟;超滤法处理陇东油田含油废水试验及优化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1年

9 马明;湿式氧化法处理含油废水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7年

10 傅雷鸣;膜生物反应器处理食品行业高浓度含油废水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72977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272977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c32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