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酸盐对异化铁还原诱导的次生铁矿形成与镉转化过程的影响
【学位授予单位】:福建农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X53
【图文】:
图1-2本研究的技术路线逡逑Fig.邋1-2邋Technical邋route邋of邋this邋study逡逑1.6主要创新点逡逑(1)过去一般将铁氧化物对土壤镉的钝化效应归因于吸附/络合作用,本研逡逑[偨疤乖欢纬煽蟆庇隫x转化”过程联系起来,提出“铁生物成矿过程耦合逡逑镉形态转化”假说,可拓宽对土壤镉固定机制的认识。逡逑(2)从“铁还原菌一铁氧化物一磷酸盐一镉”纯培养体系入手,研宄铁氧化逡逑物还原一Fe(II)生成一二次成矿过程与镉转化的关系,为镉污染土壤修复提供理逡逑论依据和技术支撑。逡逑
逦18逡逑Incubation邋time邋(day)逡逑图3-2菌株GSS01驱动水铁矿还原过程中总Fe浓度变化逡逑Fig.3-2邋Change邋of邋0.5M邋HCI邋extracted邋total邋Fe邋concentrat
次生矿物类型影响不大;无磷酸盐时,Cd对次生矿物晶型有显著影响。逡逑为了进一步验证XRD图谱的结果,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electron逡逑microscope,邋SEM)观察次生矿物形态结构,图3-6展示了不同反应条件下形成逡逑的矿物晶型结构。从图中可以看出,Fh+Cd+GSS01处理中生成的晶型主要为斜逡逑方片状,跟针铁矿(Goethite)的晶型结构相似;FhfCd+P+GSS01和Fh+P+GSS01逡逑处理中生成的矿物呈片状,为典型的蓝铁矿(Vivianite)晶型结构,特别是在Cd逡逑存在条件下加P处理中,除了形成蓝铁矿(Vivianite)以外,还观察到了尺寸更逡逑小的正方体结构,与菱铁矿(Siderite)的晶体极为相似。FhfGSSOl处理中展示逡逑的矿物松散多孔性,为磁铁矿的晶型结构,和XRD鉴定结果一致。结果表明,逡逑存在磷酸盐时,生成的矿物晶型以蓝铁矿为主,当体系中加入2邋mg/LCd时,有逡逑少量菱铁矿生成;而不存在磷酸盐时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永奎;张一敏;周克成;孙剑辉;;土壤异化铁还原及其在污染控制中的应用[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3期
2 彭民建,王春玲,奚旦立,顾康平;铁还原法在工业废水预处理中的应用[J];污染防治技术;2003年S1期
3 曹微寰,周琪;酯化废水铁还原预处理的研究[J];化工环保;1999年04期
4 王伟民;曲东;徐佳;;水稻土中铁还原菌的分离纯化及铁还原能力分析[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10期
5 宋建潇;吴超;曲东;;有机碳源对水稻土中微生物铁还原特征的影响[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3年02期
6 顾莹莹;高孟春;贾永刚;王延敦;李丹;;海绵铁还原水中硝酸盐的初步研究[J];中国给水排水;2006年07期
7 张磊;曲东;易维洁;孙丽蓉;;纤维素作为电子供体对异化铁还原过程的影响[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4期
8 刘贝贝;曲东;;不同重金属离子对异化铁(Ⅲ)还原过程的影响[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9期
9 王敏;;高温铁还原法从废液中提银[J];适用技术市场;2001年09期
10 赵荒;高温铁还原法从废液中提银[J];企业技术开发;1996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吴德礼;王红武;马鲁铭;;催化铁还原去除含氯有机物生物毒性的研究[A];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论坛2006暨第一届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李晓敏;周顺桂;李芳柏;;一株具有铁还原与脱氯活性的产气肠杆菌[A];第四次全国土壤生物和生物化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王静;曲东;;不同浓度硫酸盐对水稻土中异化铁还原过程的影响[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C];2009年
4 吴文芳;李陛;潘永信;;极端海洋环境中铁还原细菌生物矿化的初步研究[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七届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张环;金朝晖;韩璐;王薇;修宗明;高斯;;负载型纳米铁还原硝酸盐氮的反应机理探讨[A];第三届全国环境化学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5年
6 袁子丹;贾永锋;王少锋;;氢醌作用的铁还原对臭葱石稳定性的影响[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5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2)[C];201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邱德存;天沃科技获蒙古国直接铁还原项目预可研合同[N];中国有色金属报;201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孙丽蓉;水稻土中异化铁还原过程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年
2 易维洁;碳源对水稻土中铁还原特征和铁还原菌多样性的影响[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3 张景新;铁强化微生物—电催化厌氧污水处理技术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4 严森;厌氧条件下纳米铁还原水中六价铀的反应动力学和机理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0年
5 赵然;Anammox细菌铁还原代谢及群体感应现象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6年
6 马乐凡;液相络合—铁还原—酸吸收回收法脱除烟气中NOx的研究[D];湘潭大学;2005年
7 刘邓;不同厌氧微生物功能群对粘土矿物结构Fe(Ⅲ)的还原作用及其矿物转变[D];中国地质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罗海林;磷酸盐对异化铁还原诱导的次生铁矿形成与镉转化过程的影响[D];福建农林大学;2018年
2 毛晖;水稻土中异化铁还原及其对铬(Ⅵ)还原的影响[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5年
3 张丽新;温度对水稻土中异化铁还原过程的影响[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年
4 关舒元;铁还原微生物的分离鉴定及系统发育学分析[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年
5 刘硕;异化铁还原对水稻土中苯系物降解的强化作用[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6年
6 韩涛;异化铁还原对土壤中砷形态转化的影响[D];安徽农业大学;2016年
7 吴超;初始pH值对水稻土微生物铁还原的影响[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3年
8 徐佳;水稻土中铁还原微生物的鉴定及16S rDNA-RFLP分型[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9年
9 顾晶晶;磷酸盐对水稻土中微生物铁还原过程的影响[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3年
10 孙丽蓉;不同电子供体对水稻土中铁还原的影响[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74306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27430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