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环境工程论文 >

青藏高原南部枪勇浅冰芯可溶性化学记录与过去环境重建

发布时间:2020-07-11 20:29
【摘要】:随着经济发展,人类活动产生的气体和气溶胶改变了大气状况并且影响了气候环境变化。在粒子运输过程中,气溶胶能够以干湿沉降的方式沉积下来,保存在冰芯中。青藏高原地区的冰芯能够很好地保存过去大气环境的信息,为研究过去大气环境的演化历史,特别是人类活动对大气环境的影响提供可行的途径。喜马拉雅山是青藏高原南部冰川发育的中心区,也是开展冰芯记录研究的理想场地,该地区冰芯为开展印度季风的物质传输及南亚排放情况提供证据。本文以喜马拉雅山中段北坡枪勇冰川钻取的冰芯为研究对象,开展了枪勇冰芯中阴阳离子浓度变化的研究,获得了枪勇冰芯1987-2009年共23年的可溶性离子变化记录,分析了离子的来源及研究区域地区大气环流情况,初步探讨了枪勇地区的气候因子,并与各代表性冰芯的离子记录对比,取得以下主要的研究结果:研究区受西风带和印度季风共同影响。枪勇冰芯阴阳离子大部分相关性显著,可溶性离子成分变化趋势相同,主要来源是陆源粉尘、盐湖蒸发沉积、对流层交换以及人类活动排放。其中,陆源粉尘离子相关性显著,在运输过程中显示了其地理位置的特殊性:搬运距离较长,淋洗作用可能较大,离子浓度低于中北部地区;由于降水量小,所以相比于其它青藏高原南部地区,离子浓度较大。NH4+主要来源于南亚地区并随大气环流输送到研究区域,以湿沉降形式降落在冰川表面,枪勇浅冰芯记录的NH4+总体呈上升趋势,这一趋势与北半球的气温变化和南亚地区农业活动的NH3排放量增加有关。通过对比枪勇冰芯与希夏邦马冰芯记录NH4+浓度变化,揭示了冰芯钻取点位于喜马拉雅山脉北坡以及输送过程中冰芯位置降水强度小,湿沉积的NH4+浓度较低这一特点。与其它地区代表性冰芯NH4+离子记录对比,展现了离子湿沉降受大尺度的环流影响差异性。
【学位授予单位】:云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X16
【图文】:

青藏高原南部枪勇浅冰芯可溶性化学记录与过去环境重建


枪勇冰川冰芯位置及大气环流图

青藏高原南部枪勇浅冰芯可溶性化学记录与过去环境重建


浪卡子气象站多年(1961-2010)月平均降水量与气温Figure2Monthlyprecipitationandairtemperatureforyears(1961-2010)atLangkazi

青藏高原南部枪勇浅冰芯可溶性化学记录与过去环境重建


枪勇冰芯密度随深度变化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董志文;任贾文;秦大河;秦翔;崔晓庆;杜文涛;;祁连山老虎沟12号冰川积雪化学特征及环境意义[J];冰川冻土;2013年02期

2 周尚哲;;阿尔卑斯山地区第四纪冰川最新研究[J];冰川冻土;2012年05期

3 孙瑞;张雪芹;吴艳红;;藏南羊卓雍错流域水化学主离子特征及其控制因素[J];湖泊科学;2012年04期

4 李月芳;田立德;时晓兰;姚檀栋;;青藏高原南部枪勇冰川雪冰中痕量元素的组成特征及其环境意义[J];地球化学;2012年02期

5 王宁练;姚檀栋;L.G.Thompson;M.E.Davis;;近500年来喜马拉雅山达索普冰芯中尘埃含量变化与西、南亚及北非干旱化趋势[J];第四纪研究;2012年01期

6 崔晓庆;任贾文;秦翔;杜文涛;孙维君;余光明;王泽斌;王晓香;孙维贞;王瑜;;祁连山老虎沟12号冰川浅冰芯记录的气候环境信息[J];冰川冻土;2011年06期

7 王飞腾;王林;康剑;寇福堂;;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Snow-Firn Pack in Altai Mountains and Its Environmental Significance[J];Journal of Earth Science;2011年04期

8 李忠勤;董志文;张明军;王飞腾;;天山乌鲁木齐河源冰川积雪化学特征及其季节变化[J];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9 徐国杰;陈立奇;张远辉;汪建君;李伟;林奇;;中国第26次南极科学考察航线上空水溶性气溶胶化学成分特征研究[J];极地研究;2011年02期

10 武小波;李全莲;王宁练;蒲健辰;贺建桥;张春文;;青藏高原冰川雪坑中离子浓度的区域特征及来源分析[J];环境科学;2011年04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圣杰;中国天山冰川积累区雪冰中含氮离子的演化过程与空间分布特征[D];西北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75089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275089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07c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