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环境工程论文 >

不同反应类型的联氨荧光探针的研究及应用

发布时间:2020-07-11 22:39
【摘要】: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也不断增强,相关部门对工业废弃物的排放检测也越来越严格。为了积极响应国内外的环保政策,如何快速、方便、高效地检测出污染物,实现源头治理成为科学家们炙手可热的研究课题之一。近年来,科技的进步和发展为科研事业带了福音,尤其是荧光定性定量检测的兴起,更是推动和实现了对微量、痕量物质检测的发展。与此同时,许多小分子荧光探针如同雨后春笋般被争先报道,从最初的检测离子发展到现在检测氨基酸、蛋白质等复杂物质。而联氨的毒性被人们发现并不多时,检测联氨的荧光探针也是近些年才被开发和报道。联氨是一种强还原剂,常被用来合成药物、化学、农化产品以及火箭、导弹燃料。然而,它的使用激增,导致的过量排放不可避免地会对环境和人类的健康造成威胁。因此,有必要设计合成一种灵敏度高,专一性强,检测方便的联氨传感器,用来监测过量的联氨、以及联氨气体。针对这一问题,本论文开展了对联氨探针的研究,设计合成了三种基于不同机理的联氨荧光探针,并通过紫外、荧光等相关光谱检测探究了探针对联氨的响应情况。具体工作如下:1.合成化合物4-甲基-5,7-二羟基香豆素作为荧光团,进一步构建增强型荧光探针1:4-甲基-5,7-二乙酰氧基香豆素,利用其间位双响应位点增大了空间位阻,从而使探针1表现出对联氨良好的选择性。实验结果表明探针1与联氨能够在纯水中反应灵敏,发出明亮的蓝色荧光,并且确实表现出优异的选择性,检出限低。质谱和核磁数据也成功验证上述响应机制,即联氨能够断开探针1中的酯键,释放出荧光团,实现对联氨的检测。探针1已成功应用于HepG-2细胞成像。2.合成化合物4-羟基-7-二乙胺基香豆素作为荧光团,再通过乙酸酐保护羟基合成了比率型荧光探针2:4-乙酰氧基-7-二乙胺基香豆素。同样,通过光谱性能检测,探针2相比于探针1,光谱性能得到改良,反应前后荧光由蓝绿色变为紫色,该现象在纯PBS缓冲溶液的检测环境中就能够清楚显现出来。质谱和核磁数据表明联氨的一个氨基能够与4位的羰基反应,同时,另一个氨基能够替换3位的氢,从而形成稳定的六元环状化合物。该检测机理为首次发现。探针2同样可用于检测细胞外源联氨。3.选择1,8-萘酰亚胺衍生物作为荧光团,设计合成了比色比率型荧光探针3:9-乙酰基-5-丁基苯并吡喃[2,3-g]异喹啉三酮。本研究表明,联氨作为一种亲核试剂,可以通过打断内酯键来延长产物的共轭程度,造成反应前后由蓝绿色荧光转变为黄色荧光,溶液颜色也从无色变为橙红色。该探针实现了对联氨的比色、比率检测。相比于探针1和探针2,探针3的光谱性能进一步得到改善。在实际应用中,探针3不仅成功应用于HepG-2细胞成像,而且也成功用于对密闭空间中联氨气体的检测。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O657.3;X83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勇;王晓菲;谭超华;王传奎;;基于分子内电荷转移的多枝状荧光探针光学性质与响应机理分析(英文)[J];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Physics;2019年04期

2 董天宇;朱昱;李宏达;刘思佳;;硫离子荧光探针的研究进展[J];山东化工;2018年14期

3 陈博;褚文道;;小分子荧光探针的设计和展望[J];广州化工;2018年16期

4 张晓梦;杜吕佩;;检测钾离子通道的小分子荧光探针的研究进展[J];药学进展;2017年01期

5 刘海兴;刘清;郇延富;;基于罗丹明类荧光探针的研究进展[J];现代化工;2017年04期

6 尚玉婷;;动植物体系中锌离子荧光探针的设计、合成及初步应用[J];分析仪器;2016年S1期

7 徐龙华;方国臻;王硕;;碳点荧光探针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J];食品研究与开发;2017年12期

8 刘清玉;陈军宪;;基于香豆素衍生物的锌离子荧光探针作用机理的理论研究[J];广东化工;2017年11期

9 李檬;高天初;朱为宏;;β-半乳糖苷酶荧光探针的研究进展[J];中国科学:化学;2017年08期

10 张晓兵;;前言:分子荧光探针专刊[J];中国科学:化学;2017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付艳艳;贺庆国;程建功;;有机薄膜荧光探针的设计及应用[A];中国化学会第30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二十一分会:π-共轭材料[C];2016年

2 张涛;杨国强;;疏水性二氧化硅气凝胶负载有机荧光探针[A];中国化学会第30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二十七分会:光化学[C];2016年

3 刘翔;姜国玉;李勋;范小林;王建国;李永东;;基于四苯乙烯衍生物小分子生物硫醇荧光探针的设计合成及传感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30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二十七分会:光化学[C];2016年

4 宋波;;基于超分子组装的纳米荧光探针[A];中国化学会第30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二十四分会:超分子组装与软物质材料[C];2016年

5 宋功武;方光荣;;核酸荧光探针的研究与应用[A];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科学技术奖发展回顾[C];2015年

6 杨坤;褚昆昆;袁朝圣;苏磊;;基于荧光探针的液体高压粘度测量研究[A];第十八届中国高压科学学术会议缩编文集[C];2016年

7 谌春阳;刘伟;徐聪;刘伟生;;一种检测细胞内谷胱甘肽的比色荧光探针[A];2015年中西部地区无机化学化工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15年

8 郭炜;;有机荧光探针的构建及传感研究[A];全国第十七届大环化学暨第九届超分子化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4年

9 斯雯菲;柳志学;;一种检测亚硫酸盐的比率型荧光探针[A];全国第十七届大环化学暨第九届超分子化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4年

10 巨泽民;沈康;陈曙光;郑和根;;配位聚合物在荧光探针方面的应用[A];中国化学会第九届全国无机化学学术会议论文集——B配位化学[C];201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赵秋丽 冯帆 本报通讯员 姚昌;“荧光探针”点亮细胞世界[N];光明日报;2019年

2 本报记者 王海滨 通讯员 张瑶 周君彦;阴彩霞:在细胞里玩转“小分子”[N];科技日报;2017年

3 通讯员 姚燕燕 记者 胡德荣;我国学者开发独特荧光探针[N];健康报;2011年

4 衣晓峰 金鸥 记者 吴天飞;荧光探针可超早期发现“癌魔”[N];哈尔滨日报;2009年

5 记者 胡晓军 杨力勇 通讯员 刘永胜;渐冻人症有望实现早期诊疗[N];健康报;2015年

6 江其勤;多组分显微荧光探针分析技术成功应用[N];中国石化报;2007年

7 记者 胡德荣;新型荧光探针可筛选高效抗癌化合物[N];健康报;2015年

8 特约记者 郭金明 通讯员 姚化成;大连理工大学研制出SARS病毒快速检测荧光探针[N];光明日报;2003年

9 记者 马爱平 通讯员 雷鸣 周圆;新型探针材料可快速检测贫血症[N];科技日报;2016年

10 王令仪;“向科学进军”影响他一生[N];联合时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唐云强;多反应位点荧光分子的设计、合成及其对生物硫醇和H_2S的多重传感性质研究[D];延边大学;2019年

2 谷标;几种基于激发态分子内质子转移荧光探针的合成与应用[D];湖南师范大学;2017年

3 熊康明;基于吲哚半菁骨架荧光探针的设计及生物成像应用[D];山西大学;2019年

4 张芳梅;无镉型半导体量子点荧光探针的设计与成像分析[D];吉林大学;2019年

5 李兰清;新型氟硼二吡咯类反应型荧光探针的设计、合成及应用[D];华南理工大学;2019年

6 刘永丽;基于碳点的荧光探针设计及其在典型污染物检测中的应用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北京);2018年

7 程丹;高选择性荧光探针构建及其在炎症和药物诱导肝损伤检测中的应用[D];湖南大学;2018年

8 张晟瑞;半花菁类荧光探针的构建及应用研究[D];西北大学;2018年

9 唐永和;新型活性羰基(RCS)小分子荧光探针的设计、合成及其成像研究[D];济南大学;2018年

10 聂景;活性氧小分子荧光探针的设计、合成与生物成像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史欣荣;不同反应类型的联氨荧光探针的研究及应用[D];山西大学;2019年

2 胡家宁;基于聚集诱导发光的铀酰离子荧光探针的研究[D];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2019年

3 陶娜;BODIPY为荧光团的可逆型荧光探针的合成及对GSH的实时监测[D];延边大学;2019年

4 公艳;多功能纳米药物裁体及有机小分子荧光探针的制备及其在生化分析中的应用[D];青岛科技大学;2019年

5 邢洁;三种蛋白酶的荧光探针构建及其生物体成像研究[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2018年

6 毕克英;基于苯并吡喃腈的Fe~(2+)和ONOO~-荧光探针的合成及性能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9年

7 周永凯;基于萘酰亚胺荧光团检测H_2S和Zn~(2+)的荧光探针[D];云南师范大学;2019年

8 刘媛;苯并香豆素类荧光探针的构建及应用研究[D];西北大学;2019年

9 吴碧柳;苯并吡喃嗡类荧光探针的构建及应用研究[D];西北大学;2019年

10 杨丽丽;检测生物体内ClO~-的荧光探针的构建及应用研究[D];西北大学;2019年



本文编号:275102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275102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fa1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