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环境工程论文 >

分级结构镍铝基纳米复合材料的构筑及NO_x气敏性能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13 17:45
【摘要】:针对传统半导体材料在室温下对气体的响应普遍偏低的问题,本文采用简便的水热法合成了锌掺杂的镍铝氢氧化物复合材料(NZA-LDHs),以及膨胀石墨(EG)掺杂的镍铝氢氧化物复合材料(EG/NiAl-LDH),采用XRD、FT-IR、SEM、TEM、AFM、BET、XPS和Raman等表征测试手段,分析了复合材料的组成、结构与形貌。室温下研究了复合材料的气敏性能,并初步探讨了气敏机理。首先,采用简易、低成本的水热合成方法,以尿素作为沉淀剂和成孔剂,通过调节Zn~(2+)的掺杂比例,可控制备出具有三维分层花状结构的NZA-LDHs系列样品。其片层厚度约为40-50 nm,片层上均匀分布着介孔,孔径大小集中在2.36 nm,且NZA-LDHs样品的比表面积在45-53 m~2·g~(-1)之间。室温下研究了纯NiAl-LDH,纯ZnAl-LDH以及NZA-LDHs系列样品构建的气体薄膜传感器对NO_x的气敏性能。通过对比发现,最佳样品NZA 1-2对NO_x具有较好的气敏传感性能,对100 ppm NO_x的响应为3.34,响应时间为16 s,最低检测限可达0.1 ppm。NZA 1-2气敏性能增强的原因是其具有多孔分层花状结构,以及层状多晶的组成。其次,利用LDH作为自牺牲模板,采用热解处理方法成功合成了具有良好分散性的NiZnAl三元金属氧化物纳米复合材料。研究发现,三维花状NiZnAl多金属氧化物纳米复合材料由超薄多孔纳米片构成,片层厚度约为5.2-7.5 nm,孔径主要分布在3.03-10.01 nm,且NiZnAl多金属氧化物的比表面积在60-65 m~2·g~(-1)之间。室温下研究了NiZnAl多金属氧化物系列样品构建的气体薄膜传感器对NO_x的气敏性能。通过对比发现,最佳样品NZAO 1-2对100 ppm NO_x的响应达到9.16,响应时间始终保持在8 s内;对NO_x的稳定性长达350天。NZAO传感器的气敏性能提高的原因归结于具有超薄多孔纳米片的3D花状结构与复合材料中异质结的协同效应。最后,采用微波加热-真空辅助-水热合成方法,以EG为模板,通过改变水热反应中尿素负载量,以扩展EG薄板为NiAl-LDH纳米片提供锚定位点,控制组装合成了膨胀石墨/NiAl-LDH复合材料。与NiAl-LDH和纯EG相比,室温下,膨胀石墨/NiAl-LDH纳米线复合材料表现出改善的NO_x传感性能。最佳样品EG/NA3具有快速的响应/恢复行为和良好的NO_x选择性,对100 ppm NO_x气敏响应为17.65,检测限低至10 ppb,气敏性能增强归因于EG优异的电子传输性能和NiAl-LDH纳米结构的协同效应。本文采用掺杂/改性方法,有效地提高了室温下镍铝基纳米复合材料对NO_x的气敏性能,这种高性能的纳米复合材料薄膜传感器有望在实际监测和商业中得到广泛应用。
【学位授予单位】:黑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TB33;X701
【图文】:

结构图,结构图,层间,二价金属


图 1-1 LDHs 的结构图Fig. 1-1 Schematic diagram of LDHsMII1-xMIIIx(OH)2]x+(An-)x/n.yH2O,二价金属、Fe2+、Co2+;三价金属阳离子表示为 MIIIAn-是层间阴离子,平衡水镁石层的正电荷素种类可以形成两组份、三组份、四组份性质性质、层间阴离子的数量/类别、层间水的的结构特征,因此其具有很多独特的性能,

膨胀石墨,微胞,SEM图像,横截面


Li 等[59]通过共沉淀法合成 MgAlCe-LDHs,用于润滑剂添加剂的摩研究,证实了其具有较好的润滑效果;2018 年,Pan 等[60]采用共沉淀法oFe 三元 LDHs,将三元 LDHs 在 600 ℃下煅烧得到混合金属氧化物,将亚甲蓝(MB)染料的降解,发现其具有优异的降解性能。由此可以看出DHs 化合物的合成和研究必将会为 LDHs 化合物的应用开辟新的领域。 膨胀石墨概述膨胀石墨(Expanded Graphite, EG)是一种疏松多孔的蠕虫状的碳材料,富的孔隙,一般在几纳米和几百微米之间,其形貌结构如图 1-2[61]。通常鳞片石墨经氧化、水洗、干燥,进一步高温膨化处理,最后得到膨胀石胀后的 EG 膨胀倍率可达到数百倍(300-500)以上,并且松装体积可-300 mL·g-1或者更大。

气敏,测试系统,肖特基


图 2-1 气敏测试系统Fig. 2-1 Gas Sensing System学性能测试文中主要使用莫特-肖特基和交流阻抗测试分析了 NiAl 基性质。-肖特基分析(MS)特基 (Mott-Schottky) 是研究气敏机理的一种表征手段,在品的阻抗数值会随着电位变化而改变,MS 曲线描述了电容半导体和电解质间电势差的关系。通过莫特-肖特基曲线的料的半导体特性,斜率为负值,显示 p 型半导体行为;斜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沈瑜生;吴以成;黄炯;王弘;曾桓兴;杨承宗;;TiO_2制备方法对气敏性能的影响[J];化学传感器;1987年02期

2 文佑平;共沉法制α-Fe_2O_3粉体的研究[J];传感器技术;1989年05期

3 徐甲强,沈瑜生,曾恒兴,王弘;氧化铁薄膜的PCVP过程及其气敏性能初探[J];传感技术学报;1989年03期

4 王彩红;吴明Z;;氧化锌空心球的制备及其气敏性能研究[J];化工新型材料;2012年05期

5 谢英男;詹自力;张红芹;蒋登高;;磺基水杨酸掺杂聚苯胺的气敏性能[J];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2008年04期

6 焦万丽;张磊;;非晶态Ag表面修饰NiFe_2O_4的制备及对丙酮气体的气敏性能(英文)[J];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2012年05期

7 古丽美热·斯热依;张玉才;;纳米三氧化钨的合成及气敏性能研究[J];化工时刊;2017年12期

8 潘帅;胡校兵;宋润民;解丽丽;朱志刚;郑嘹赢;;醋酸钾溶液体系中α-Fe_2O_3纳米微球的离子液体辅助合成及气敏性能研究[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18年08期

9 刘云云;许婷婷;田永涛;李新建;;单层及少层二硫化钼薄膜的制备及其气敏性能研究[J];郑州大学学报(理学版);2017年04期

10 曾文;苗斌;林栎阳;谢锦岳;;镍纳米线的简易合成及其气敏性能(英文)[J];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2012年S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杏芹;刘亚飞;高峰;;一种新型镉锑氧化物复合材料的气敏性能及其掺杂改性[A];第三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8年

2 李坚;王元生;黄兆新;;纳米氧化铁粉体的制备和气敏性能研究[A];第三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8年

3 李蕾;曲风玉;;分子筛模板法合成二氧化锡介孔材料及其气敏性能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8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4 齐天骄;王慧;郝晓飞;;三氧化二铁气敏元件研制及其气敏性能研究[A];第五届全国“公共安全领域中的化学问题”暨第三届危险物质与安全应急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5年

5 陈梅;张婷;张丽;顾福博;韩冬梅;王志华;郭广生;;半导体氧化物纳米材料的结构设计及其气敏性能[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2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6 卢娜;肖峰;王吉德;宿新泰;;两相溶剂热法合成氧化钨超细纳米线及其气敏性能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30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三十六分会:纳米材料合成与组装[C];2016年

7 葛秀涛;刘杏芹;;锌掺杂对In_2O_3电导和气敏性能的影响[A];第五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Ⅲ[C];2004年

8 李军荣;许家瑞;章明秋;容敏智;;炭黑填充型聚苯乙烯基导电复合材料的气敏性能[A];2002年材料科学与工程新进展(下)——2002年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9 娄向东 ;贾晓华 ;赵晓华;;CdS材料的制备及气敏性能研究[A];第五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Ⅱ[C];2004年

10 刘欢欢;;原位组装介孔Au/TiO_2材料及其气敏性能研究[A];第八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摘要[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崔舒;氧化锌和二氧化钛材料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气敏性能研究[D];吉林大学;2019年

2 王皓;Fe_2O_3基复合材料的可控制备及其室温H_2S气敏性能[D];华中科技大学;2019年

3 杨爽;MoO_3微纳结构调控与气敏性能及原型器件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7年

4 韩世蛟;有机薄膜晶体管的界面特性对其气敏性能的影响[D];电子科技大学;2018年

5 张恒;新型微量丙酮气敏材料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9年

6 李锋;WO_3及其水合物纳米材料的制备与气敏性能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9年

7 张轶群;几种特殊形貌宽带隙N型氧化物半导体的合成及其气敏性能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9年

8 程晓丽;微纳米氧化物基多级结构材料的制备与气敏性能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2年

9 李美花;SnO_2纳米材料微结构及其掺杂的气敏性能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7年

10 张佳;石墨烯纳米网的制备、结构调控及室温NO_2气敏性能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冉冉;高比表面积有序大介孔钨、钼基氧化物的合成及其在矿井危害气体检测中的应用[D];宁夏大学;2019年

2 李学;含镧、镓、镉纳米复合氧化物的制备及其气敏性能[D];安徽工业大学;2019年

3 高翠苹;石墨烯/g-C_3N_4-金属氧化物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气敏性能[D];安徽工业大学;2019年

4 高奇;稀土(Ce~(3+),La~(3+),Sm~(3+))掺杂NiGa_2O_4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气敏性能[D];安徽工业大学;2019年

5 张胜沛;花状硒化钼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及二氧化氮气敏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9年

6 李娜;SnO_2基三维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气敏性能[D];上海大学;2019年

7 丁超;掺杂SnO_2材料电学性质和气敏性能的研究[D];南京邮电大学;2019年

8 李彩灵;NiO基网络膜的湿化学法制备及其气敏性能研究[D];江苏大学;2019年

9 于晓静;α-Fe_2O_3@二维层状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气敏性能研究[D];江苏大学;2019年

10 滕磊;一维改性SnO_2复合材料的制备及NO_2气敏性能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9年



本文编号:275377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275377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dac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