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研究京津冀和关中地区大气重污染期间各污染源排放对空气质量的贡献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X51
【图文】:
患癌症的几率。另外,PM2.5不仅可以通过吸收和散射太阳辐射直接影响气候变化,也可做为云凝结核(CCN)或冰核(IN)改变云辐射特性、云微物理过程以及云的寿命等,并通过气溶胶-云相互作用影响降水及气候变化(曹军骥, 2014;Seinfeld and Pandis, 2006)。图 1.1 显示了温室气体(GHGs)和气溶胶对地球气候系统的影响,主要包括温室气体-辐射、气溶胶-辐射和气溶胶-云相互作用及其反馈过程对地球气候系统中的状态变量(如温度、湿度和风等)的影响(IPCC,2013)。
图 1.2 京津冀地区地理位置及模式模拟区域。图中红色圆点代表城市大气污染物观测站点,点的大小表示城市观测站点的数目,蓝色矩形代表气溶胶组分的监测站点,黑色圆点代表北京、天津和石家庄的气象观测站点。Figure 1.2 The location of Beijing-Tianjin-Hebei (BTH) region and the WRF-Chem modelsimulation domain with topography. The filled red circles represent centers of cities with ambientmonitoring sites and the size of the circle denotes the number of ambient monitoring sites of cities.The filled blue rectangle denotes the deployment location of the HR-ToF-AMS in Beijing. Thethree filled black circles represent the location of the meteorological observation stations inBeijing, Tianjin, and Shijiazhuang, respectively.1.3.2 大气污染状况改革开放以来,在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我国大气污染物的排放量急剧增加,京津唐地区作为我国工业发展重点区域,大气污染物的排放量尤其显著。夏季华北平原内盛行季风,气温较高,易发生光化学污染,本地排放加
图 1.3 2006 年东亚排放清单中 SO2、NOx、CO 和 NMVOC 的排放量(Zhang 等, 2009)Figure 1.3 The emissions of (a) SO2, (b) NOx, (c) CO, and (d) NMVOC in 2006 Asian emissioinventory (Zhang et al., 200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珊珊;程念亮;徐峻;聂磊;孟凡;潘涛;唐伟;张玉洁;;2014年京津冀地区PM_(2.5)浓度时空分布及来源模拟[J];中国环境科学;2015年10期
2 陈皓;王雪松;沈劲;陆克定;张远航;;珠江三角洲秋季典型光化学污染过程中的臭氧来源分析[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年04期
3 沈劲;陈皓;钟流举;;珠三角秋季臭氧污染来源解析[J];环境污染与防治;2015年01期
4 蒋伊蓉;朱蓉;朱克云;李泽椿;;京津冀地区重污染天气过程的污染气象条件数值模拟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2015年09期
5 薛文博;付飞;王金南;唐贵谦;雷宇;杨金田;王跃思;;中国PM_(2.5)跨区域传输特征数值模拟研究[J];中国环境科学;2014年06期
6 庞杨;韩志伟;朱彬;李嘉伟;;利用WRF-Chem模拟研究京津冀地区夏季大气污染物的分布和演变[J];大气科学学报;2013年06期
7 贺泓;王新明;王跃思;王自发;刘建国;陈运法;;大气灰霾追因与控制[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3年03期
8 陈彬彬;林长城;杨凯;林文;王宏;余永江;;基于CMAQ模式产品的福州市空气质量预报系统[J];中国环境科学;2012年10期
9 马欣;陈东升;高庆先;师华定;李悦;周颖;温维;;应用WRF-chem模式模拟京津冀地区气溶胶污染对夏季气象条件的影响[J];资源科学;2012年08期
10 王书肖;陈瑶晟;许嘉钰;郝吉明;;北京市燃煤的空气质量影响及其控制研究[J];环境工程学报;2010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龙鑫;基于卫星遥感观测和WRF-Dust/Chem的空气质量模拟[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地球环境研究所);2016年
2 赵淑雨;关中地区黑碳的时空变化及其成因—外场观测与数值模拟[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地球环境研究所);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张颖龙;基于WRF-Chem模式对京津冀地区PM_(2.5)污染过程分析及预报实验[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7年
2 张众志;京津冀民用散煤燃烧对该地区冬季PM_(2.5)污染贡献模拟研究[D];山东大学;2017年
3 陈云波;京津冀地区典型大气污染物区域来源解析的数值模拟研究[D];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2016年
4 薛平;宝鸡市城区环境空气细颗粒物(PM_(2.5))污染特征及源分析[D];西北大学;2015年
5 严茹莎;基于WRF-Chem对北京冬季典型颗粒物污染过程的模拟与分析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76103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27610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