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环境工程论文 >

混合生长式膜生物反应器中流体力学性能改进及传氧过程的初步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24 02:50
【摘要】:本研究基于理论分析和实验测量相结合,以中试规模的混合生长式膜生物反应器(HG-MBR)为研究对象,采用二种典型悬浮填料作为实验材料,通过清水实验对HG-MBR中导流板对反应器的流体力学特性和填料对曝气氧传质效果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探讨了导流板面积和位置对反应器流体力学特性和填料流动性以及曝气量、曝气方式、填料填充率和填料类型对微孔曝气氧传质效果的影响,描述了填料在水中的流化状态并对导流板的面积、位置和填料填充率进行了优化,阐明了氧传质的作用机制,为进一步优化反应器的结构设计、提高反应器的氧传递效率及节能降耗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参考。主要结论如下:(1)HG-MBR中隔离网的结构设计与反应器的流体力学特性相关,优化设计的隔离网有助于促进悬浮填料的循环流动,减少驱动填料流化所需的曝气量,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隔离网上部宜采用封闭结构,下部则需要有一个大小合适的通道,以利于膜区和填料区的物质交换和流体的促进作用。(2)在HG-MBR中,采用A+C管组合曝气方式更具优势,有利于驱动填料的循环流动。导流板面积为0.71m2(0.84 m×0.84m)并放置在隔离网上部位置时为最优工况,在50%的填料填充率时可减少曝气量15%以上,节能效果明显。(3)悬浮填料的投加可改变反应器内的流体力学特性,有利于气液间接触时间的延长以及接触面积的增大,还可加剧水体的紊动程度,加快气液相界面的更新,促进气液两相间的传质过程,从而提高了氧传质效率。(4)曝气量对氧传质效果起到重要的作用,在一定条件下,与标准氧总转移系数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但曝气量并非越大越好,而是在满足需求的同时需要综合考虑氧传递性能的各项指标以及能耗,从而寻求一个经济的曝气量。(5)不同填充率下的填料都有促进氧传递的效果。采用C管单侧曝气时,投加30%的Ⅱ型填料对氧传质效果最好;而采用A+C管组合曝气时,填充率为20~30%的Ⅱ型填料则最为适宜。(6)在HG-MBR中选取填料填充率时应充分考虑填料大小和形状等自身特性、驱动力的能耗以及填料在反应器内的流化状态等因素。在实际应用中,应以填料在反应器内能否良好流化为前提,不宜为增加附着生物量而使用过高的填充率,同时还需结合生化需氧和膜污染情况进行综合分析确定。(7)不同类型的填料对氧传递性能有着不同的效果。选取流体力学特性良好的填料作为生物载体,可以增强氧传质性能。
【学位授予单位】:海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X703
【图文】:

示意图,双膜理论,渗透理论,示意图


图1.3双膜理论示意图(A'廷耀,2007)逡逑Fig.邋1.3邋Schematic邋diagram邋of邋the邋double邋film邋theory逡逑(3)渗透理论逡逑1935年,丨ligbie针对双膜理论中忽视j'形成浓度梯度的过渡时间而提出渗逡逑

混合生长,膜生物反应器


2.1实验设备逡逑2.邋1.邋1实验装置逡逑混合生长式膜生物反应器的中试装置示意图如图2.1所示,现场实物照片见逡逑图2.2。装置主体由安装了一个浸没式平板超滤膜组件的好氧反应池构成。好氧逡逑反应池采用304不绣钢材质,其尺寸为0.98mx0.84mxl.%m邋(长x宽x高),有逡逑效容积为1.48邋m3,有效水深为1.8邋m,中间用隔离网(冲孔不锈钢板,孔径8邋mm)逡逑将其分隔成一个区域:填料区(供悬浮填料流动及生化反应的K域,容积为0.98逡逑m3)和膜区(装有膜组件的区域,容积为0.5m3)。实验所用的导流板为多块同逡逑样大小的不锈钢薄板,可按需要固定在隔离网上,以便调节其位置和面积,对隔逡逑离M进行局部遮盖,达到调节水力特性的目的。填料区和膜区分别安装有A、B、逡逑C二根微孔曝z〔管,在供氧的同T 也驱动填料循环流动(B、C管),以及冲刷膜逡逑表刖以缓解膜污染(A管

现场照片,主设备,实验装置,仪器


2.1实验设备逡逑2.邋1.邋1实验装置逡逑混合生长式膜生物反应器的中试装置示意图如图2.1所示,现场实物照片见逡逑图2.2。装置主体由安装了一个浸没式平板超滤膜组件的好氧反应池构成。好氧逡逑反应池采用304不绣钢材质,其尺寸为0.98mx0.84mxl.%m邋(长x宽x高),有逡逑效容积为1.48邋m3,有效水深为1.8邋m,中间用隔离网(冲孔不锈钢板,孔径8邋mm)逡逑将其分隔成一个区域:填料区(供悬浮填料流动及生化反应的K域,容积为0.98逡逑m3)和膜区(装有膜组件的区域,容积为0.5m3)。实验所用的导流板为多块同逡逑样大小的不锈钢薄板,可按需要固定在隔离网上,以便调节其位置和面积,对隔逡逑离M进行局部遮盖,达到调节水力特性的目的。填料区和膜区分别安装有A、B、逡逑C二根微孔曝z〔管,在供氧的同T 也驱动填料循环流动(B、C管),以及冲刷膜逡逑表刖以缓解膜污染(A管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琳;;新型污水处理装置——膜生物反应器[J];给水排水技术动态;1996年01期

2 王震;黄武;胡程月;刘子仪;郭青鹏;;膜生物反应器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J];四川化工;2018年06期

3 刘会应;冯志江;吴曼;刘文;张业中;戴捷;;复合式膜生物反应器废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J];工业水处理;2016年01期

4 任凯;;膜生物反应器工艺在中水回用工程中的应用[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5年06期

5 ;膜生物反应器中心在津成立[J];盐业与化工;2015年06期

6 张贤芳;凌琪;伍昌年;赵秋燕;方涛;鲍超;;动态膜生物反应器中投加壳聚糖延缓膜污染的实验研究[J];安徽建筑大学学报;2015年04期

7 王紫嫣;王荣昌;袁红丹;;硝化-膜生物反应器去除双酚A的机理分析[J];中国给水排水;2014年01期

8 王光辉;张国亮;吴涛;;膜生物反应器的设计及运行优化[J];广东化工;2014年13期

9 宝青娜;姜越;;萃取膜生物反应器的研究和应用[J];中国科技投资;2013年17期

10 冉全;;动态膜生物反应器处理生活污水的研究进展[J];科技资讯;2013年2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靳志军;;膜生物反应器应用中的几个问题[A];四川省水污染控制工程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2 ;沉浸式膜生物反应器的技术开发[A];中国环保装备产业发展论坛论文汇编[C];2007年

3 伍昌年;汤利华;;膜生物反应器膜污染控制措施[A];第四届中国膜科学与技术报告会论文集[C];2010年

4 郑祥;魏源送;樊耀波;刘俊新;;膜生物反应器在我国的研究及应用[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水工业分会第四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论文集[C];2002年

5 杨楠;邢卫红;徐南平;;一体式气升陶瓷膜生物反应器处理废水的研究[A];第一届全国化学工程与生物化工年会论文摘要集(下)[C];2004年

6 邓春华;李方;李俊;奚旦立;;膜生物反应器的脱氮性能[A];第二届中国膜科学与技术报告会论文集[C];2005年

7 叶萌;杨波;王君翔;;自生动态膜生物反应器用于污水处理的研究进展[A];Proceedings of Conference on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nd Public Health(CEPPH 2012)[C];2012年

8 徐农;徐南平;;管式陶瓷膜生物反应器的操作条件研究[A];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第三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9 刘锦霞;顾平;;膜生物反应器污水处理中膜污染控制的研究[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水工业分会第四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论文集[C];2002年

10 杨期勇;;颗粒填料复合式膜生物反应器的应用开发[A];2007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卷)[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危丽琼;膜生物反应器迎来黄金十年[N];中国化工报;2014年

2 本报记者 尹玲玲;“小设备”闯出“大天地”[N];南昌日报;2017年

3 吕东锦 记者 庄艳;加大环保投入 助力美丽南昌建设[N];南昌日报;2017年

4 本报记者 吴德强;膜生物反应器处理船上废水[N];北京科技报;2004年

5 蔡忠仁;膜生物反应器处理污水高效环保[N];中国化工报;2011年

6 积轩;汉姆沃斯为两艘豪华游船配套薄膜生物反应器[N];中国船舶报;2011年

7 本报记者 杨静 通讯员 孙云;膜生物反应器技术把污水变资源[N];中国水利报;2007年

8 郭薇;新加坡膜生物反应器进军中国市场[N];中国环境报;2006年

9 中国膜工业协会 张保成;备受关注的膜生物反应器[N];中国化工报;2001年

10 张保成;膜生物反应器引起关注[N];中国化工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余良正;膜生物反应器去除炼油化工废水中芳香类化合物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9年

2 李s

本文编号:276820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276820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8bc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