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环境工程论文 >

鄱阳湖微囊藻毒素的产生与细菌群落的关系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29 17:28
【摘要】:近年来,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淡水湖泊微囊藻毒素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作为淡水湖泊中重要的组成成分,细菌群落能降解水体中的微囊藻毒素,对维持淡水湖泊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研究细菌群落与微囊藻毒素产生之间的关系对于预测及治理淡水湖泊生态系统未来环境变化具有重要的意义。鄱阳湖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泊,其水质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整个流域的生态安全。本研究以鄱阳湖为研究对象,在总结以往相关研究报道的基础上,选择了4个调查样地,包括了主湖区的星子、都昌和康山水域,以及典型的子湖区-战备湖。本研究选择水温较高、适于蓝藻生长的月份开展实验,分别在2016年和2017年的7、9、10和11月份对选择样地的表层水样进行分析。首先对微囊藻毒素,蓝藻群落以及产微囊藻毒素基因(mcyA基因)的分布特征及相互关系进行分析,然后通过16S rRNA基因高通量测序和荧光定量等分子生物学技术,对水体细菌群落组成和丰度进行了探究,并结合代谢功能预测进一步探讨微囊藻毒素产生对湖泊水体细菌群落结构和功能的影响,最终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水体微囊藻毒素空间上无显著的差异,而在时间上差异显著,表现在11月份显著高于其他几个月份,其主要受到pH值、水温、水深、氨氮、总氮,正磷酸盐、溶解性有机碳和叶绿素α的影响。2.显微观察结果表明,蓝藻群落中,微囊藻属和鱼腥藻属等是优势蓝藻属。空间上,战备湖样地的蓝藻丰度显著高于其他样地,而在时间上表现在9月份蓝藻丰度显著最高,而在11月份显著最低。微囊藻属(Microcystis sp.)和微囊藻毒素呈显著的负相关。因此,微囊藻属对微囊藻毒素的产生贡献最大,11月份微囊藻毒素浓度较高可能与温度太低,使得蓝藻细胞大量裂解死亡,释放微囊藻毒素相关。3.mcyA基因在时间上差异显著,其拷贝数在10月份显著最高。mcyA基因和微囊藻属(Microcystis sp.)呈显著的正相关,与微囊藻毒素没有显著的相关性。可能原因是含mcyA基因的有毒微囊藻属占有绝大部分,但是微囊藻毒素的产生过程非常复杂,涉及多种mcy基因参与调控。4.细菌群落多样性在2017年11月份显著最低,但16S rRNA基因拷贝数显著最高。细菌群落组成中,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蓝细菌门(Cyanobacteria)最为优势;细菌群落在时间差异不显著,仅表现出时间差异,时间上11月份,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的相对丰度显著最高。细菌代谢功能中,主要是化能异养代谢功能和光合自养代谢功能最优势,11月份的化能异养功能丰度显著最高,而光合自养功能丰度显著最低。5.伴随着微囊藻毒素的浓度升高,细菌群落丰度增加,化能异养功能显著增强。微囊藻毒素与伯克氏菌科(Burkholderiaceae)和OPB56呈显著的正相关,而和酸微菌科(Acidimicrobiaceae)、奈瑟氏菌(Neisseriaceae)、微杆菌科(Microbacteriaceae)和噬几丁质菌科(Chitinophagaceae)呈显著的负相关,表明微囊藻毒素可能为这些细菌提供重要的碳源或者能源综上结果显示,微囊藻属(Microcystis sp.)作为主要的产微囊藻毒素的有毒蓝藻,在蓝藻群落中占优势地位。而细菌中的酸微菌科(Acidimicrobiaceae)、奈瑟氏菌(Neisseriaceae)、微杆菌科(Microbacteriaceae)和噬几丁质菌科(Chitinophagaceae)可能参与微囊藻毒素的降解过程。该研究成果为预测淡水湖泊生态系统微囊藻毒素的产生及其引起的生态效应,以及从微生物角度治理微囊藻毒素污染提供科学依据。
【学位授予单位】:南昌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Q938.8;X524
【图文】:

路线图,研究技术,路线图,生态系统稳定性


第 1 章 绪论此为切入点进一步深入探讨微囊藻毒素污染对鄱阳湖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影响,以及细菌群落对预测和治理环境污染以及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的贡献。1.7.2 技术路线

示意图,鄱阳湖,样地,支流


.1 样地概况本研究样地分布于鄱阳湖(28°4′ 29°46′ N,115°49′ 116°46′ E)的 4 个区域别命名为星子(XZ),都昌(DC),战备(ZB)和康山(KS)(图 2.1)择这四个样地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1)这四个样地从北至南,分布在不区域[100-101]:星子样地位于鄱阳湖的最北部,都昌样地位于鄱阳湖的中部,样地和康山样地位于鄱阳湖的最南部;(2)这四个样地能够代表不同的湖型:星子,都昌和康山样地位于鄱阳湖的主湖区,而战备湖是一个子湖;(3四个研究样地曾发生过短暂的蓝藻水华或表面漂浮有大量蓝藻:在 2009 年湖泊蓝藻密度急剧上升,高达 1.1×106cells/L(Jiangxi.jxnews.com.cn, 2009) 2010 至 2014 年,都昌湖发现有大量蓝藻漂浮在水面上[87, 102],同时 2012 年备湖和康山湖中发现水面上有大量肉眼可见的蓝藻[100]。我们在夏秋季对水品进行了采集,因为在此期间温度较高,比较适合蓝藻的生长,同时鄱阳湖位维持在高水平,因此,我们可以更好的了解湖泊水质基本情况以及蓝藻生况。

分析图,样地,理化参数,月份


19 3.1 2016 年和 2017 年四个样地(XZ,DC,KS 和 ZB)四个月份(Jul.,Sep.,OctNov.)所有理化参数的 PCA 分析图.3.1 PCA plot of physicochemical variables obtained from the four sampling sites (XZ, DCand ZB) in Poyang Lake from Jul 2016 to Nov 2016(a) and from Jul.2017 to Nov.2017:XZ:星子样地;DC:都昌样地;KS:康山样地;ZB:战备样地;Jul:7 月;Se月;Oct:10 月;Nov:11 月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路明;;养鱼先养水[J];当代工人;2017年11期

2 赵艳;胡桂萍;宋凤琴;陈李林;尤民生;;茶园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J];生物安全学报;2013年03期

3 高崇洋;赵阳国;王爱杰;任南琪;白洁;田伟君;张健;李海艳;;耕作和施肥对不同深度黑土中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J];微生物学报;2010年01期

4 冯敬宾;胡超群;;海水鱼类共附生细菌群落研究进展[J];生态学报;2010年10期

5 张恒庆;刘华健;刘静怡;张连宇;纪德钰;;英那河细菌群落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研究[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年01期

6 张尚毅;刘国涛;谢梦佩;;有机垃圾热解炭对紫色土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J];中国环境科学;2017年02期

7 钱鹏;王思鹏;梁春玲;张化俊;王凯;刘莲;费岳军;张德民;;宁波象山海域表层沉积物细菌群落季节性分布特征研究[J];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2017年06期

8 李金金;倪加加;李学梅;颜庆云;余育和;;南方大口鲇消化道细菌群落结构与其胃肠分化的关系[J];水生生物学报;2013年04期

9 陈浩;赵海涛;姚振飞;孙红军;胡健;;饵料对蚯蚓粪细菌群落结构多样性的影响[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2年12期

10 陆洋;郁二蒙;谢骏;王广军;张凯;李志斐;;添加芽孢杆菌对池塘中理化因子和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分析[J];水产学报;202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宋铁英;Lotta Martensson;包晓东;郑伟文;Ulla Rasmussen;;稻田中蓝细菌群落的多态性[A];华东六省一市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2003年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2 王艾花;何孟常;;锑对土壤微生物活性及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研究[A];中国土壤学会土壤环境专业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暨“农田土壤污染与修复研讨会”第二届山东省土壤污染防控与修复技术研讨会摘要集[C];2017年

3 熊金波;孙怀博;彭飞;林先贵;薛娴;褚海燕;;青藏高原短期增温实验引起土壤细菌群落的快速响应[A];面向未来的土壤科学(中册)——中国土壤学会第十二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九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4 张举龙;张国庆;陈青君;;点柄乳牛肝菌菌塘细菌群落结构[A];中国菌物学会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2014年学术年会)暨贵州省食用菌产业发展高峰论坛会议摘要[C];2014年

5 龙珍满;罗丛强;杨品红;邓琼;;鱼类对水体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及其影响机制探讨[A];2016年中国水产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6年

6 何世颖;杨林章;;两种氧化铁纳米材料对土壤细菌群落影响的研究[A];农业环境与生态安全——第五届全国农业环境科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7 王英;滕齐辉;曹慧;胡锋;崔中利;;淹水和旱作水稻土中细菌群落多样性的空间分布[A];第四次全国土壤生物和生物化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8 麦永湛;彭松耀;赖子尼;;珠江口潮间带生物膜细菌群落结构及功能多样性[A];2018年中国水产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8年

9 陆洋;郁二蒙;谢骏;王广军;张凯;;添加芽孢杆菌对池塘中理化因子和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分析[A];2018年中国水产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8年

10 曾军;褚海燕;林先贵;;内蒙古典型草地土壤细菌对大气氮沉降增加的响应[A];面向未来的土壤科学(中册)——中国土壤学会第十二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九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记者 刘海英;首份全球土壤细菌群落图谱绘成[N];科技日报;2018年

2 朱彤;美绘制人体细菌群落分布图[N];中国知识产权报;2009年

3 记者 李晨;“童年”生长环境决定作物“成年”健康[N];中国科学报;2019年

4 陕西省农村能源办公室 严飞;沼液喂猪有啥好处[N];陕西科技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于政升;黄河兰州段土壤细菌群落对重金属铬污染的响应及还原机制的探究[D];兰州大学;2019年

2 梁贺彬;皮革废水生物处理过程中细菌多样性及生物强化脱氮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9年

3 刘建丽;广西典型有色金属尾矿原位矿化修复中细菌群落响应机制[D];北京科技大学;2019年

4 章高森;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微生物多样性及其潜在应用的研究[D];兰州大学;2007年

5 马大卫;南极苔原土壤细菌群落和酶活性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3年

6 王晓慧;城市污水处理厂中氨氧化菌及细菌群落结构与功能研究[D];清华大学;2010年

7 张一;基于组学的蚯蚓(Amynthas heterochaetus)自身免疫系统及肠道微生物群落协同防御机理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16年

8 荀卫兵;长期不同施肥下旱地红壤细菌群落结构特征及驱动因子的探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5年

9 骆毅;应用末端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对骨科感染中细菌群落的解析[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0年

10 布仁其其格;酸马奶传统发酵过程的宏转录组学分析及细菌群落结构动态变化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漫;鄱阳湖微囊藻毒素的产生与细菌群落的关系研究[D];南昌大学;2019年

2 郝志鹏;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处理实验室污水及其细菌群落变化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9年

3 曹磊;甘南牧区牦牛曲拉中细菌群落结构及乳酸菌性能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19年

4 张菊;曲霉型豆豉发酵过程中细菌群落及代谢机理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9年

5 胡宇蔚;滇池流域山地富磷区优势植物根际土壤营养元素特征与细菌群落结构研究[D];云南大学;2017年

6 梁攀;近2千万年以来的南海沉积物样品中细菌群落结构演替的研究[D];厦门大学;2017年

7 黄明荣;厦门近岸细菌群落的物种多样性研究及其功能预测[D];厦门大学;2018年

8 邵菲;小开河引黄灌区入田泥沙对土壤细菌群落的影响及细菌的多相分类学鉴定[D];山东师范大学;2019年

9 张杏;中国东北黑土区设施土壤细菌群落的时空变化及其驱动因素[D];东北农业大学;2019年

10 江沛霖;中国东南沿海部分区域微塑料附着微生物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77428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277428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be4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