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环境工程论文 >

国际碳排放的关联性:网络结构与传导路径识别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31 10:43
【摘要】: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的不断上升加快了全球气候变暖的速度,新的气候环境下极端高温越来越普遍。气候变化已经成为世界性环境问题,正在对全球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发展造成深远影响。但目前各国在国际碳排放中的努力不足以实现《巴黎协定》中设定的目标,遏制碳排放继续上升的形势依然十分严峻。碳排放的负外部性导致各个国家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过程中并不能独善其身,即碳减排需要世界各国的共同努力,对碳排放的研究也应在国际视角下进行。并且,碳排放主要是由经济生产活动导致的,控制碳排放不可避免地会对经济发展形成一定的阻碍。在美国宣布退出《巴黎协定》等一系列重大事件的影响下,各国对碳减排冲击本国经济发展和就业增长的担忧上升,国际碳减排进程中的不确定性增加。因此,在国际视角下,探究国家间碳排放关联的结构特征,研究国家间经济发展与碳排放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十分必要。本文首先基于国际投入产出数据构建“经济产出一碳排放”矩阵来刻画国家间经济及碳排放关联,从而形成国际碳排放网络;然后使用社会网络分析(Social Network Analysis,SNA)方法对碳排放网络的整体特征及国家位置效应进行分析,以反映其网络结构特征,并探究国家的网络特征指标与其碳排放之间的相关性;最后,从网络关联角度使用全球向量自回归(Global Vector Auto-Regression,GVAR)方法研究国家间经济发展与碳排放的传导路径,分别从中国经济增长对代表性国家碳排放的影响路径及代表性国家经济增长对中国碳排放的冲击效应两方面进行分析。主要研究结论如下:对国际碳排放关联的网络结构特征分析表明:(1)在国际碳排放网络中各国之间的碳关联呈现典型的网络结构形态,反映国家间碳关联紧密程度的网络密度总体呈现上升趋势。(2)发达经济体在国际碳排放网络中存在较多的来自其他国家的产品输入从而将其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碳排放转移到其他国家,金砖国家和新兴经济体国家进行产品出口的同时接收了来自发达国家的碳输入。(3)中国通过加工贸易等途径与其他国家建立了大量的生产及碳排放联系,在国际碳排放网络中的中心位置较为突出。(4)各国在碳排放网络中接收到的经济及碳关联与其碳排放具有负相关性,而发出的经济及碳关联关系与其碳排放总量具有正相关性,这与国家间产品流动及其引发的碳转移方向一致。网络中心度的提升即国家间经济联系和生产环节增多会推动碳排放量增长。而对国家间经济发展与碳排放之间的相互影响研究表明:(1)在中国经济增长的冲击下,除印度外代表性经济体的碳排放呈现出倒“U”型的变动特征,中国生产的中间产品输入导致的碳排放减少效应,与刺激生产规模扩大引发碳排放增长效应的大小关系决定了代表性经济体碳排放的变动方向。(2)除日本外的发达经济体、金砖国家产出增长对中国碳排放呈现倒“U”型的正向冲击效应,而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长对中国碳排放则具有“U”型的负向冲击特征,国际产业分工地位和出口贸易商品结构是导致代表性经济体经济增长对中国碳排放冲击效应差异的主要因素。(3)中国经济增长对代表性国家的碳排放量冲击小于代表性国家经济增长对中国碳排放的冲击效应,中国经济增长对于世界碳排放总量增长的推动作用并不占据主导地位。本文可能的创新之处在于:(1)使用网络分析方法刻画国际碳排放矩阵的网络结构特征,不仅是对国际碳排放领域研究方法的一次扩展,还能够充分反映各国碳排放的空间关联特征。(2)在研究国家间经济发展对碳排放的传导路径方面,对GVAR方法进行优化,使用动态的国际碳排放连接矩阵,更符合国家间不断变化的碳排放关联特征,能有效识别国家间经济增长对碳排放的传导路径。在碳排放减排政策的制定上,提出以下建议:(1)应树立空间观念,充分考虑国家间空间关联特征,强调协同治理,关注共同利益;(2)应充分发挥国际碳排放网络结构特征对于碳减排政策的积极作用,处于国际碳排放网络核心地位的美国、中国、俄罗斯及欧盟经济体的碳减排是有效控制国际碳排放的途径;(3)发达国家应率先减排并对金砖国家、新兴经济体国家输出减排技术、进行减排援助等,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中承担更多的国际责任。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X321;F124.1
【图文】:

结构框架,碳排放,网络指标,网络特征


国家分别进行分析。逡逑第五章为本文的主要结论以及政策建议。逡逑基于本文的研宄内容,绘制了本文的研宄结构框架图如下图1-1。逡逑逦SNA逦m——?网络特征指标分析逡逑逦?络逦逦逦逦逡逑国逦结逡逑^逦^——?网络指标与碳排放的相关性逡逑排逦——逡逑放邋GVAR逦网逦逦逡逑逦?邋|邋- ̄ ̄?经济发展对碳排放传导路径逡逑逦邋联逦逦逡逑图1-1本文的结构框架逡逑9逡逑

碳排放,网络密度,国际,门限值


度应逐渐增大且对于不同的门限值各年份矩阵密度的相对位置变化程度较其次,为了分析随时间变化的矩阵变化特征,应保证各个年份国际碳排放的结构特征显著。逡逑因此,本文设定门限值在包含了邋1995年至2014年国际碳排放矩阵中分元素的0至10的区间内变动,步长为0.01,选取网络密度作为初步灵敏试中代表矩阵特征的指标,为了符合灵敏度测试,我们选取门限值改变时份的碳排放网络密度相对大小不发生明显变化的门限值范围,并且为了选适的门限值m使1995年到2014年的二值矩阵之间存在明显差异,我们在门限值范围中选取使网络密度的方差最大即变化特征最明显的门限值,取限值m=3.1。在二值化的国际碳排放网络中保留了足够多的联系,且省略弱的碳排放关联,便于分析碳排放网络显著的结构特征。逡逑3.1.3国际碳排放网络的整体特征分析逡逑在国际碳排放网络的整体结构特征方面,本文绘制了碳排放网络密度形,如图3-1所示。逡逑0.55邋逦逡逑

网络图,关系网络,国际,碳排放


本文利用网络分析集成软件(UCINET)中的NetDraw可视化工具,分别逡逑根据1995年和2014年的国际碳排放矩阵绘制了网络图,为了便于显示,本部逡逑分将27个欧盟成员国简单合并为1个欧盟地区,如图3-2和图3-3所示。其中,逡逑从一个国家指向另一国家的线段代表这两个国家之间存在碳转移关联,图中主逡逑要显示了国家间的碳转移联系,与国家位置无关,并且节点大小是根据国家的逡逑度数中心度指标大小绘制。逡逑栜逡逑图3-2逦1995年国际碳放关系网络图逡逑网络图是对国家间碳排放关系的最直接反映,由图3-2和图3-3可得,国逡逑家间碳排放关联呈现典型的网络结构形态,且与1995年相比,2014年国际碳逡逑排放网络体系中国家间的联系更为紧密,这与图3-1的结果是一致的。具体而逡逑言,1995-2014年,在国际碳排放网络中处于中心地位的国家如美国、中国和逡逑欧盟等,与处于边缘位置的国家如土耳其、印度尼西亚和巴西等国家的碳排放逡逑联系显著增多。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各国依据自身的生产技术、资源禀赋逡逑等形成比较优势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苑维;;关于电力行业碳排放成本的核算研究[J];科技风;2018年36期

2 陈炜;殷田园;李红兵;;1997-2015年中国种植业碳排放时空特征及与农业发展的关系[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9年02期

3 高如梦;李晓涛;杜江;;湖北省农业碳排放估计及现状分析[J];粮食科技与经济;2018年07期

4 吴国骏;吴银光;;浅谈建筑碳排放的计算方法[J];武汉勘察设计;2018年06期

5 ;航运业2050年实现零碳排放靠谱吗?[J];珠江水运;2019年01期

6 赵世鸿;;碳排放权会计确认、计量与披露思考[J];财会通讯;2019年01期

7 杨光;;收集、披露、共享企业碳排放数据的策略研究[J];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9年02期

8 柴麒敏;傅莎;郑晓奇;赵旭晨;徐华清;;中国重点部门和行业碳排放总量控制目标及政策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7年12期

9 辛玲;付志刚;刘莹;;我国碳排放区域差异及成因分析——基于空间统计的省级面板数据分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7年19期

10 余晓泓;詹夏颜;;基于收益原则的碳排放转移及中国碳排放责任研究[J];资源科学;2018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周中林;李金雷;;基于个体为本模型的中国碳排放核算模型构建[A];科技进步与体制改革暨《科技进步与对策》创刊30周年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4年

2 刘占成;王安建;于汶加;李铭;;中国区域碳排放研究[A];《地球学报》“矿产资源需求理论、资源安全与可持续发展”专辑[C];2010年

3 姚亮;刘晶茹;;中国八大区域间碳排放转移研究[A];2010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0年专刊(一)[C];2010年

4 张艳;秦耀辰;;我国城市居民直接能耗的碳排放类型及影响因素[A];第八届博士生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5 王宁;;煤炭行业降低碳排放强度的措施研究[A];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第7分会场-实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下降40-45%”的途径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6 张泓波;李家启;谢宏佐;;试论应对气候壁垒的企业碳排放核算体系[A];第七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7 杜宁睿;向澄;黄经南;刘沛;;家庭出行碳排放特征分析及规划启示——以武汉市为例[A];2012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论文集[C];2012年

8 张彩平;肖序;;碳排放权初始会计确认问题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环境会计专业委员会2011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9 张白玲;林靖s

本文编号:277636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277636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4f4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