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环境工程论文 >

污泥干式厌氧发酵过程中腐殖酸的转化规律及其对产甲烷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0-08-01 07:59
【摘要】:污泥干式厌氧发酵技术是当前污泥处理处置的有效技术之一,沼气产率、甲烷含量、发酵周期和有机质利用率是衡量干式厌氧发酵效果的重要指标。腐殖酸(Humic acid,简称HA)是污泥中有机物的主要组成部分,其结构中含有大量的羧基、羰基、羟基、酮基和醌基等官能团,具有复杂的氧化还原特性,对污泥发酵过程的甲烷产生具有一定的影响。本研究对HA影响污泥干式发酵产甲烷过程的机理进行探讨,采用市政污泥为发酵底物,开展不同HA含量的干式厌氧发酵实验,利用气相色谱、三维荧光光谱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等技术,分别检测沼气的甲烷含量、发酵液的挥发性脂肪酸(VFA)浓度,并表征HA的化学结构。分析了HA在发酵过程中的结构转化规律,研究了HA对污泥干式厌氧发酵产酸产甲烷过程的影响,为提升污泥干式厌氧发酵处理技术提供理论基础。主要的研究结果如下:(1)添加HA对污泥干式厌氧发酵甲烷产量总体呈现抑制作用,当HA含量为10%时,较空白组的累计甲烷产量略上升,但当HA含量为20%时,累计甲烷产量显著下降;利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表明,添加HA在发酵初期与发酵末期对干式厌氧发酵产气的抑制程度较高,在发酵中期对产气量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Gompertz方程拟合累计甲烷产量结果表明,当HA含量为10%,最大产甲烷速率有所提高;当HA含量为5%和10%时,提高了厌氧发酵的甲烷日产量峰值,但HA含量提高至15%和20%时,甲烷日产量峰值转为下降。(2)污泥与餐厨垃圾的混合物料中HA含量占溶解性有机质的含量比例约为1%-10%,类胡敏酸为干式厌氧发酵过程中的主要有机组分,类胡敏酸可以由木质素降解与微生物代谢产物产生,同时类富里酸与类胡敏酸相互转化;HA在干式厌氧发酵过程中化学结构特征变化主要为芳香族碳含量上升,脂肪族碳、羧基和羟基碳含量相对减少,HA结构的聚合度提高,在发酵后期,HA的芳构化程度明显增加,并且发酵过程中含氮化合物被降解,产生了酚、酯、醇以及多糖类化合物等。(3)HA对污泥干式厌氧发酵的产酸反应具有促进作用,添加HA后提高了发酵系统内的VFA浓度;乙酸为主要的发酵酸化产物,由于丙酸、丁酸和戊酸在产乙酸菌的作用下可被将降解为乙酸,促使乙酸浓度升高;利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HA主要在发酵前期对水解产酸起促进作用,在发酵后期对VFA产生呈抑制作用;HA对发酵系统内VFA浓度的影响变化与其对甲烷产生量的影响变化分析的规律相似,HA通过VFA产甲烷途径影响干式厌氧发酵的甲烷产量。
【学位授予单位】:太原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X703
【图文】:

年产量,污泥


图 1-1 2010 -2018 年我国污泥年产量Fig.1-1 Annual production of sludge in China from 2010 to 2018泥的特点及危害处理产生的污泥主要包括初沉污泥、活性污泥和厌氧消化污泥等,污的沉淀物质,其成分十分复杂,包括泥砂、纤维等固体颗粒,各种胶的金属元素、微生物等[7]。污泥的形态是一种介于液体和固体之间的性较差,污泥颗粒的粒径大小为 0.02-0.2 mm,比表面积为 20-100 cm 95%-99%[8]。污泥是由 65%的有机物和 35%的无机物构成的复杂絮主要包括蛋白质、脂肪和多糖等有机化合物,以及 N、P、K、Ca 等机物,同时含有重金属、病原菌和持久性有机物等[9]。安全处理的污泥随意排放,将污染生态环境与人类健康,主要表现在11]:(1)污泥脱水后含水率仍然较高(一般为 78%-82%),易造成堆放

示意图,厌氧发酵,干式,示意图


图 1-2 干式厌氧发酵三阶段理论示意图.1-2 Schematic diagram of three-stage theory of dry anaerobic fermen厌氧发酵产甲烷的影响因素固体废弃物的厌氧发酵过程影响因素比较复杂,通常受作用的影响。当发酵条件相对稳定时,产气效果较好,问题时,整个发酵过程的产气量、甲烷含量等指标就会能导致发酵失败。因此,工艺条件的控制对厌氧发酵过目前主要研究的干式厌氧发酵过程影响因素包括:温度种物和抑制因素等。在干式厌氧发酵过程中温度是调控发酵菌群、强化产气技术可分为常温发酵(室温)、中温发酵(30 ℃-38 ℃

结构示意图


条件下都能溶于水;(3)胡敏素(Humin,简称 HM),溶于稀碱,不溶于水和酸。HA 结构复杂,没有固定的化学式,杨天学等研究了 HA 大分子的结构模型[65],如图 1-3 所示。HA 因结构中含有酚羟基、羧基、醇羟基、烯醇基、磺酸基、取代氨基、醌基、羰基、甲氧基等多种基团,具有亲水性、离子交换性、热稳定性、吸附性和络合性等化学性质,HA 的多种理化性质是由其结构的复杂性和官能团所致[66]。决定 HA 化学性质的主要是其分子上含有的如羧基、羟基以及脂肪烃、含氮化合物和烷烃结合的芳香基团等官能团。HA 具有较高的反应活性,易于环境中的氧化物、金属离子、氢氧化物、矿物质、有机质以及毒性污染物发生相互作用[67, 68]。1)HA 可与水中离子进行交换或与金属离子发生络合反应,增强其生物毒性;2)HA 可以与消毒剂反应生成具有“三致效应”的卤乙酸、三氯甲烷等消毒副产物;3)HA 会导致水体色度、异臭味,并腐蚀配水管道等;4)环境中 HA 含量与大骨节病相关;5)水体 HA 受酸雨影响后,氧含量和酚、醛酸性增强,对浮游植物和鱼类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教宁;李永平;张晓晨;;不同进料量对农业废弃物半连续厌氧发酵产气性能的影响[J];山西农业科学;2016年12期

2 杜越;刘建禹;王尚坤;朱坤展;贺佳贝;;厌氧发酵反应器内温度场的数值模拟[J];农机化研究;2017年04期

3 刘伟;王玉鹏;秦国辉;周闯;王欣;徐晓秋;罗向东;刘旭丹;岳欢;;我国近年来对秸秆厌氧发酵控制技术的学术研究情况[J];黑龙江科学;2017年06期

4 付尹宣;桂双林;廖梦垠;江成;夏嵩;;混合厌氧发酵产沼气研究进展[J];能源研究与管理;2016年01期

5 朱洪艳;王粟;裴占江;高亚冰;王向鹤;燕红;刘杰;;餐厨垃圾与牛粪混合厌氧发酵产沼气研究[J];湖北农业科学;2015年20期

6 陈建勇;谢育红;郑育毅;刘常青;;厌氧发酵制氢研究进展[J];化学工程与装备;2012年03期

7 付钟;;国外生活垃圾厌氧发酵技术的工程应用[J];江苏环境科技;2008年04期

8 肖鸿;彭宏;;城市生活有机垃圾湿式动态厌氧发酵工艺[J];环境工程;2007年04期

9 刘声远;陈祖洁;曹淡君;;牛粪中温厌氧发酵制沼气[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1987年S1期

10 凌代文;王大耜;;猪粪和玉米秸厌氧发酵两株主要产甲烷杆菌的鉴定[J];中国沼气;1987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关山月;郝炯驹;王少鹏;李鹏飞;高赞;苏煌;焦有宙;李刚;贺超;;中温厌氧发酵过程中料液流变特性研究[A];高等教育学会工程热物理专业委员会第二十一届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热物理测量技术[C];2015年

2 罗艳;陈广银;罗兴章;郑正;郑斌国;方彩霞;;篁竹草厌氧发酵产气特性及结构变化研究[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四卷)[C];2010年

3 唐蓉;;烟草废弃物高温干式厌氧发酵的中试研究[A];中国农业工程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CSAE 2011)论文摘要集[C];2011年

4 钱午巧;包武;陈彪;林代炎;卢济事;;利用厌氧发酵技术综合治理畜牧业污染的探讨[A];福建省科协第三届学术年会“能源可持续发展”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3年

5 刘丹;李文哲;;两相厌氧发酵工艺的研究[A];2007年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6 常志州;叶小梅;吴华山;付广青;靳红梅;郭德杰;陈广银;杜静;马艳;;猪、牛粪厌氧发酵及沼液贮存中氮、磷形态及固、液相分布变化[A];面向未来的土壤科学(上册)——中国土壤学会第十二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九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7 刘伟伟;马欢;王继先;朱德泉;夏萍;;常温干式厌氧发酵水稻秸秆产沼气试验研究[A];2007年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8 孙堂磊;荆艳艳;胡建军;史增胜;于秀男;张全国;;玉米秸秆厌氧发酵产氢酶解工艺优化[A];高等教育学会工程热物理专业委员会第二十一届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热物理测量技术[C];2015年

9 靳红梅;常志州;叶小梅;;猪粪厌氧发酵后砷的形态转化特征[A];2015年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5年

10 王赛月;牛明芬;庞小平;;生物菌剂对秸秆厌氧发酵的影响[A];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A卷)——第七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暨浑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论坛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陈云芬;滇池水葫芦有了新用途[N];云南日报;2009年

2 记者 呼跃军;规模化沼气高效利用工程启动[N];中国化工报;2009年

3 记者 胡左;我首条垃圾联合厌氧发酵生产线运行[N];科技日报;2009年

4 张仲安;厌氧发酵饲料猪爱吃[N];云南科技报;2007年

5 晓松;怎样提高猪厌氧发酵饲料的适口性[N];新疆科技报(汉);2005年

6 本报记者 马爱平;一站 两区 三基地[N];科技日报;2015年

7 平卫东;南丰生猪污物“厌氧发酵”环保又经济[N];抚州日报;2008年

8 张继东;城市生物质垃圾联合厌氧发酵工艺在东胜区实现工厂化生产[N];鄂尔多斯日报;2010年

9 钱伯章;秸秆厌氧发酵制氢产气量提高[N];中国化工报;2009年

10 尚东 编译;厌氧发酵:城市垃圾处理新方法[N];中国房地产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然然;重金属铜和锌对厌氧发酵过程中抗生素抗性基因影响机制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9年

2 张凯煜;养殖场废弃物厌氧发酵过程中反硝化功能基因变化机理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9年

3 张鑫;抗生素对牛粪厌氧发酵功能微生物及抗性基因影响机理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9年

4 毛春兰;小麦秸秆与猪粪混合物料厌氧发酵特征及微生物调控机制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8年

5 张彤;温度和pH值调控对厌氧发酵产甲烷影响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7年

6 陈彬;流域水葫芦控制与利用生态工程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7 翟宁宁;餐厨垃圾厌氧发酵过程稳定性及高效产气工艺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6年

8 董晓莹;蔬菜废弃物两相厌氧发酵工艺产沼气试验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6年

9 杨天学;玉米秸秆干式厌氧发酵转化机理及微生物演替规律研究[D];武汉大学;2014年

10 温博婷;木质纤维素原料的酶解糖化及厌氧发酵转化机理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天天;木薯酒糟沼气发酵的工艺条件优化[D];南阳师范学院;2019年

2 李琦;污泥干式厌氧发酵过程中腐殖酸的转化规律及其对产甲烷的影响[D];太原理工大学;2019年

3 刘家瑶;煤气化渣对厌氧发酵过程中抗生素抗性基因和微生物群落的影响[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9年

4 王玲;土霉素对鸡粪厌氧发酵特性以及抗性基因的影响[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9年

5 周阳思雨;重金属形态在生物质厌氧发酵体系中分布与转化研究[D];厦门大学;2017年

6 刘春软;厌氧发酵条件下不同添加剂对猪粪产气特性以及重金属钝化效果研究[D];安徽大学;2019年

7 李娜;农村混合废物干式厌氧发酵工艺优化及沼渣的综合利用[D];武汉理工大学;2018年

8 李娜;电化学法和化学法预处理对稻草厌氧发酵产沼气性能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7年

9 蔡珊珊;基于混合核函数LS-SVM的厌氧发酵产气量预测模型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8年

10 刘旭丹;沼气工程高温厌氧发酵监控系统设计[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7年



本文编号:277719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277719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0b4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