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环境工程论文 >

秸秆添加对土壤温室气体排放和溶解性有机碳DOC组分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0-08-07 02:36
【摘要】:秸秆还田是一项重要的农艺措施,能向土壤提供丰富的养分元素,促进土壤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从而影响土壤温室气体的产生和有机质的矿化。团聚体对土壤中的有机质有保护作用。有机质的保护作用因不同粒级团聚体性质的不同而差异显著。不同粒级团聚体在添加秸秆后有机质的矿化作用可能会不同,这会进一步影响到土壤的C、N循环,从而影响土壤温室气体排放。为了探究秸秆对土壤温室气体排放和DOC组分变化的影响,本研究分别选取红壤水稻土和5种有机质浓度不同的土壤作为研究对象,设计室内培养试验,研究秸秆添加条件下,温室气体排放试验研究和土壤可溶性有机碳(DOC)组分变化表征实验。主要的研究结果如下:(1)秸秆添加显著增加了 CH4和CO2的排放通量和累积排放,对N20的排放有显著抑制效果。相关性分析表明,CH4和CO2的排放通量和土壤中DOC呈正相关关系,而与土壤中的NH4+-N、NO3--N以及WEN的浓度呈负相关关系。而N2O的排放通量和WEN浓度呈正相关,与土壤中NH4+-N、NO3--N、DOC浓度呈显著负相关关系。DOC和NO3--N对土壤CH4、CO2和N2O排放影响最大。高C/N秸秆的添加刺激了土壤中微生物的活动,产生了激发效应,使土壤原有机质的矿化加强、DOC和矿质氮的浓度也增加。(2)通过筛选特征波数变量,运用偏最小二乘回归法统计模型可建立红外光谱表征土壤可溶性有机碳的模型,结果表明红外光谱吸光度与土壤可溶性有机碳浓度之间是存在内在联系的。中红外光谱结合偏最小二乘回归法得到的土壤可溶性有机碳模型决定系数可以达到0.966。(3)由三维荧光光谱法得到的DOC特征荧光光谱参数包括荧光指数(FI)、腐殖化指数(HIX)、自生源指标(BIX)等均从不同角度均说明了该试验研究土壤中的DOC主要来源是微生物。类酪氨酸和类腐殖酸在5种组分中占的比例较大,并且在培养过程中变化的比例也比较大。秸秆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类腐殖酸、芳香族蛋白质II、类富里酸物质的积累,也促进了类溶性微生物代谢产物和芳香族蛋白质I的降解。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X144
【图文】:

路线图,路线图,团聚体,干筛法


图1-1本研宄的技术路线图逡逑Fig.1-1邋Technical邋roadmap邋of邋the邋study逡逑2.材料与方法逡逑2.1供试土壤逡逑实验所用土壤采自华中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水稻试验基地(114°35’E,逡逑30°37N),按“十字交叉法”在试验田的多个点位取得耕层(0cm-20cm)的土逡逑壤,带回实验室自然风干,混匀,去除其中植物根系、石块等。逡逑2.2团聚体分级逡逑土壤风干后,采用干筛法进行团聚体分级。用木锤轻轻捶打风干结块后的土逡逑壤,捶打过程中避免太用力而导致土壤团聚体结构的破坏。取备好的风干土,放逡逑

排放通量,土壤团聚体,粒级,通量


3.1温室气体排放特征逡逑3.1.1邋CH4排放特征逡逑整个实验周期内,土壤CH4排放通量变化趋势如图3-所示,各处理CH4排逡逑放通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都是前期比较剧烈,在培养的第7天排放通量达到最逡逑大,随时间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的变化趋势。四个粒级团聚体的排放峰值逡逑在7.19?30.45吗kg+d-1之间变化,且整体都随培养时间的增加显著降低(户<0.01)逡逑(图邋3-1,表邋3-1)。逡逑秸秆添加条件下,未经破碎处理的四个土壤团聚体的平均通量分别为0.0227逡逑Hg邋kg-1.d-1、0.0453邋^igkgd.d-1、0.0077邋ggkgid-1邋和邋0.0229邋阳邋kg-1.d—1。而团聚体逡逑破碎处理的四个土壤团聚体粒级CH4平均通量分别是0.0256邋pg邋kg+d-1、0.0034逡逑jig邋kg-1'd-1、0.0289邋pg邋kg-1邋.d-1邋和邋0.0183邋|xg邋kg-1.d-1。而土壤团聚体经破碎后(图逡逑3-lb)的CH4排放通量要比未破碎的(图3-1邋a)排放通量要大,经破碎处理的逡逑四个土壤团聚体粒级的CH4平均通量分别为0.0040、0.0037、0.0033和0.0440逡逑昭kg-1.d-1,而未经破碎的四个土壤团聚体粒级的平均通量分别是0.0097、逡逑0.0069、0.0034和0.0045邋pgkg+d-1。所以

排放量,土壤团聚体,秸秆,粒级


逡逑整个实验周期的CH4累积排放量动态变化如图3-2所示。在培养的第54天逡逑(培养结束)时,添加秸秆处理的CH4累积排放量在295.90?819.57咫kg-1之间逡逑变化,较未添加秸秆处理(284.82?418.84昭kg-1)显著增加(图3-3)。逡逑对未破碎土壤来说,添加秸秆比不添加秸秆的CH4累积排放量要约高出350逡逑pgkg-1。土壤团聚体的粒级越小,CHU累积排放量越大,添加秸秆条件下全土的逡逑CH4累积排放量最大,为780邋pg邋kg-1。土壤经破碎后,CH4累积排放量显著增加逡逑(户<0.01)。不管是否添加秸杆,相同处理水平下,土壤团聚体的粒级越小,CH4逡逑累积排放量越大,但实验中>0.25mm粒径的土壤团聚体出现的最大值为1050逡逑(ig邋kg-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金花;张丛志;张佳宝;;农田生态系统中土壤有机碳与团聚体相互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J];中国农学通报;2015年35期

2 刘四义;张晓平;梁爱珍;贾淑霞;张士秀;孙冰洁;陈升龙;杨学明;;玉米和大豆秸秆还田初期对黑土CO_2排放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15年08期

3 朱大伟;武道吉;孙翠珍;张志斌;;三维荧光光谱(3D-EEM)技术在溶解性有机质(DOM)分析中的应用[J];净水技术;2015年01期

4 丁婷婷;王百群;何瑞清;张燕;;施用秸秆对土壤可溶性有机碳氮及矿质氮的影响[J];水土保持研究;2014年06期

5 冯爱青;张民;李成亮;杨越超;陈宝成;;秸秆及秸秆黑炭对小麦养分吸收及棕壤酶活性的影响[J];生态学报;2015年15期

6 秦越;李彬彬;武兰芳;;不同耕作措施下秸秆还田土壤CO_2排放与溶解性有机碳的动态变化及其关系[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4年07期

7 薄国栋;张继光;申国明;于会泳;高林;孙弋媛;王毅;周显升;张扬;刘明;;秸秆还田对植烟土壤有机质及团聚体特征的影响[J];中国烟草科学;2014年03期

8 文倩;李培培;林启美;李青松;;半干旱地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团聚体的微生物量属性[J];生态学报;2014年24期

9 张玉兰;陈利军;段争虎;武志杰;孙彩霞;王俊宇;;荧光光谱法测定生物炭/秸秆输入土壤后酶活性的变化[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14年02期

10 郝翔翔;杨春葆;苑亚茹;韩晓增;李禄军;江恒;;连续秸秆还田对黑土团聚体中有机碳含量及土壤肥力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13年35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鉴霖;缙云山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团聚体及其碳氮的影响[D];西南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78334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278334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5cf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