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环境工程论文 >

接种物对玉米秸厌氧消化启动性能影响及其微生物特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14 16:42
【摘要】:在大中型沼气工程的启动阶段,加入适量且优质的厌氧活性微生物作为接种物可以增加厌氧消化的降解速率,缩短启动时间,提高沼气产量,实现工程的高效、稳定运行,因此研究工程启动阶段的接种物类型及过程中厌氧微生物的特性具有重要意义。本实验对猪粪沼液与实验室玉米秸沼液作接种物时在不同接种量条件下对玉米秸厌氧消化性能的影响,以及厌氧体系中微生物群落结构与演替情况进行研究,实验内容与结果如下:1.研究了接种物对玉米秸批式厌氧消化性能的影响,设置六组接种量梯度。发现在相同的接种量条件下,猪粪沼液较玉米秸沼液的产气高峰提前,最高累积产气量较玉米秸沼液提高了 17.4%。猪粪沼液作接种物时的物质去除率效果也较玉米秸沼液有明显提升。而接种量在一定范围内的增加,可以提前产气高峰,提高原料的日产气量与厌氧消化效率。2.研究了接种物对玉米秸序批式厌氧消化启动性能的影响,比较了两类接种物分别在三组不同接种量梯度下的序批厌氧消化启动性能。结果表明:对同一接种物,接种量的增长能够提高启动阶段的产气量和产甲烷量,但对甲烷含量影响不显著,在第一个HRT时接种量对产气性能与物质转化率无明显影响。相较于玉米秸沼液,猪粪沼液作接种物可以更快地达到产气、产甲烷高峰,对酸化阶段持续时间更短,启动前期积累的VFAs的转化更为迅速,并在启动阶段有更高的TS、VS和纤维素去除率。3.采用PCR-DGGE技术分析接种物在序批式厌氧消化启动期间微生物群落结构演替规律,发现驯化前后优势微生物种类差异性不大,但丰度差异性较大。系统中的厚壁菌门(Firmicutes)、梭菌属(Clostridiales)两个类型的细菌在厌氧消化系统中一直占主导地位,但也出现了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疣微菌门(Verrucomicrobia)等更加适应厌氧消化体系的细菌。4.在微生物水平的研究中,使用高通量测序方法对比了启动初期与末期体系中的厌氧微生物群落结构特性。结果表明,两类接种物在厌氧消化过程中细菌与古菌的菌群分布与丰度均存在明显的差异。细菌与古菌群落的丰富度、多样性和均匀度在猪粪沼液组中均增高,而在玉米秸沼液组中降低。而在菌群分布上,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厚壁菌门(Firmicutes)一直是体系内细菌的优势菌群,甲烷八叠球菌(Methanosarcina)和甲烷杆菌属(Methanobacterium)则是所有体系中的优势产甲烷古菌。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化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X712;S216.4
【图文】:

产甲烷菌,生物合成途径,甲烷


系保持适宜的pH环境条件;(6)不产甲烷细菌为产甲烷细菌协助境”的环境条件,也因此而导致了产甲烷菌的缓慢进化。逡逑烷菌在厌氧条件下,能够通过甲烷的生物合成以形成维持细胞生存所甲烷菌中存在原核与真核细胞所共有的代谢途径:糖酵解途径(EMP(TCA)、氨基酸和核苷酸代谢,但部分代谢所需的酶在产甲烷菌中甲烷菌属于自养型生物,具有许多无机物进入细胞所需的通道蛋白,用环境中的化学能。产甲烷菌还具有将乳酸、六碳三羧酸、六碳二羧细胞体内的转运蛋白。此外,产甲烷菌可以吸收环境中的S042?,通过最终形成H2S。产甲烷菌所具有的独特代谢过程即为甲烷的生物合成用,这类古菌仅能通过甲烷生物合成的方式提供生长代谢所需的能量径的不同,主要分为三种(如图1-2)邋[29]:乙酸发酵、二氧化碳还原。在进行甲烷生物合成时,产甲烷菌能够经由电子呼吸链以促进跨膜成,而细胞膜内外化学梯度的产生推动了邋CH4的形成,并驱动细胞内的成邋ATP[33]。逡逑C03逡逑

技术原理


北京化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也不相同,而DGGE技术正是利用这种差异来区分不同基因1-3,是用一对特异性引物扩增从样品中提取出的核酸,获得16SrDNA产物,进而在混合了梯度变性剂的聚丙烯酞胺凝胶过程中,DNA达到对应的变性甲酞胺浓度时,结构中的双链DNA分子的泳动速率改变,得以分离逡逑

技术路线图


技术路线图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轲;王立群;;京津冀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动态变化及其驱动因子[J];应用生态学报;2015年12期

2 王欣;苏小红;郭广亮;刘伟;徐晓秋;高德玉;;秸秆厌氧消化预处理技术研究进展[J];黑龙江科学;2015年01期

3 农新;;秸秆综合利用技术目录(2014)[J];农机科技推广;2014年12期

4 席婧茹;刘素琴;李琳;刘俊新;;硫酸盐还原型甲烷厌氧氧化菌群驯化及其群落特征[J];环境科学;2014年12期

5 路瑶;魏贤勇;宗志敏;陆永超;赵炜;曹景沛;;木质素的结构研究与应用[J];化学进展;2013年05期

6 陈甲甲;袁海荣;王奎升;刘研萍;朱保宁;邹德勋;党锋;李秀金;;机械搅拌转速对稻草厌氧消化性能的影响[J];可再生能源;2012年02期

7 林鸿雁;叶美锋;吴飞龙;林代炎;;沼液的综合利用现状综述[J];福建农业科技;2012年01期

8 蔡亚庆;仇焕广;徐志刚;;中国各区域秸秆资源可能源化利用的潜力分析[J];自然资源学报;2011年10期

9 史宏伟;邹德勋;左剑恶;朱保宁;刘研萍;李秀金;;原料差异对厌氧消化微生物群落的影响[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1年08期

10 张云飞;曲浩丽;李强;代莉蓉;邓宇;尹小波;张培松;;沼气发酵过程中产甲烷菌快速计数方法的研究[J];中国沼气;2011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王晋;厌氧发酵产酸微生物种群生态及互营关系研究[D];江南大学;2013年

2 聂艳秋;废水产氢产酸/同型产乙酸耦合系统厌氧发酵产酸工艺及条件优化[D];江南大学;2007年

3 杨朝晖;基于分子生态学技术的环境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功能的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4 唐爱民;超声波作用下纤维素纤维结构与性质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0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凌维俊;基于微阵列芯片鉴别缺血性脑卒中长链非编码RNA及mRNA表达谱[D];广西医科大学;2017年

2 张冰;污泥中产甲烷细菌多样性及产甲烷效能的优化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4年

3 蒋亦昕;基于分子生物学技术的污泥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D];北京化工大学;2014年

4 杨久满;以猪粪为接种物的餐厨垃圾中温厌氧试验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2年

5 刘晓英;餐厨垃圾特性及厌氧消化产沼性能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0年

6 仲汇慧;喹啉废水反硝化反应器中微生物菌群结构与功能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7 陈佳一;农作物秸秆厌氧发酵的接种物驯化特性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8 肖勇;16S rRNA/rDNA序列分析技术应用于环境微生物群落的初步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9 汪婷;沼气发酵过程中产甲烷菌分子多样性研究及产甲烷菌的分离[D];南京农业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79328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279328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f9f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