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环境工程论文 >

ABR除碳、亚硝化与厌氧氨氧化耦合工艺脱氮除碳特性

发布时间:2020-08-16 19:20
【摘要】:针对亚硝化-厌氧氨氧化工艺存在的问题,提出了ABR除碳、亚硝化耦合厌氧氨氧化一体化工艺,着重研究ABR除碳、CSTR亚硝化和厌氧氨氧化单级工艺的单独运行,组合工艺的控制策略、耦合工艺的控制规律和功能菌的微生物生态特性,以期为该工艺在处理实际生活污水的工程应用中提供有效的技术参考。具体研究内容与结果如下:1.为探究长期储存亚硝化絮状污泥的脱氮性能,采用CSTR反应器,接种4℃下储存了10个月的亚硝化絮状污泥,考察其活性恢复性能,并采用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了污泥中微生物菌群结构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控制DO为0.4~0.8mg·L~(-1)、pH值8左右、温度(30±1℃)等条件,长期储存亚硝化絮状污泥的活性可以在15d内迅速恢复,氨氮去除率和亚硝积累率均达到90%以上;此外,污泥颜色由接种初期的灰黑色迅速恢复至棕黄色,SVI值显著降低,MLVSS/MLSS升高,EPS含量明显增加。随着亚硝化性能的恢复,厌氧、发酵微生物被洗脱,Nitrosomonas等氨氧化细菌相对丰度显著增加,同时,Nitrospria等硝化菌的生长得到了有效抑制。经历长期储存的亚硝化絮状污泥可作为实现短程硝化快速启动的接种污泥,更有利于短程硝化工艺的实际应用。·接种实验室厌氧氨氧化种泥反应器中厌氧氨氧化污泥,通过逐步缩短HRT提高厌氧氨氧化污泥去除NH_4~+-N和NO_2~--N的性能。此外,另搭建ABR反应器,使ABR除碳达到一定效果,为之后研究ABR除碳-CANON工艺做准备。2.为推进厌氧氨氧化技术应用于城市污水处理,耦合亚硝化系统和厌氧氨氧化系统,并在其前端添加ABR除碳系统,构建ABR除碳-亚硝化耦合厌氧氨氧化工艺进行城市污水脱氮除碳,采用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污泥中微生物菌群结构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ABR除碳系统出水COD平均浓度120mg·L~(-1),不会对后续亚硝化系统和厌氧氨氧化系统产生不利影响,控制亚硝化系统出水和ABR除碳出水比例为2:1作为厌氧氨氧化系统进水,满足ANAMMOX所需NO_2~--N和NH_4~+-N基质比1:1左右的要求。一体式反应器总氮去除率在86%~92%,出水COD浓度在20~40mg·L~(-1)。同时,实验后亚硝化系统中与反硝化作用密切相关的γ-Protebacteria纲有所增加,厌氧氨氧化系统中具有较高微生物生长速率和增强脱氮速率功能的Sphingobacteria纲显著增加,ABR除碳-亚硝化耦合厌氧氨氧化工艺能够有效用于处理城市污水脱氮除碳。3.CANON工艺如能处理低氨氮城市生活污水,将大幅度降低市政污水处理能耗。故以纤维载体为填料,在CSTR反应器中同时接种亚硝化污泥和厌氧氨氧化污泥启动CANON反应器,且在CANON系统前端添加ABR除碳系统,构建ABR除碳-CANON耦合工艺,研究ABR除碳-CANON耦合工艺除碳脱氮性能,并采用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污泥中微生物菌群结构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通过同时接种亚硝化污泥和厌氧氨氧化污泥,控制DO为0.5~2mg·L~(-1)、HRT为6h、pH值为8左右等措施,在55d内成功启动CANON系统,TN去除率为81%~87%,氨氮负荷为0.195kg·m~3·d)~(-1)。ABR除碳系统出水有机物浓度(120mg·L~(-1))不会对后续CANON系统产生不利影响,一体式ABR除碳-CANON工艺TN去除率在74%~87%,出水COD平均浓度为40mg·L~(-1)。同时,CANON系统启动后Proteobacteria门得到了显著提升,Sphingobacteria纲所占比例下降为6.8%,CANON系统中亚硝化菌和厌氧氨氧化菌不断淘汰劣势菌群成为反应器内优势菌群,一体化ABR除碳-CANON工艺对城市污水具有良好的脱氮除碳效果。
【学位授予单位】:苏州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X799.3
【图文】:

技术路线图,技术路线


技术路线

亚硝化,反应器


士论文 第二章 单级运行 ABR 除碳、亚硝化、进水,溢流出水。曝气区底部装有曝气装置,以提供溶溶解氧 DO 控制在 0.4~0.8mg·L-1之间。反应器的运行工化反应器为膜生物反应器,由有机玻璃制成,反应器长 1cm,有效容积 3.8 L。厌氧氨氧化反应器采用蠕动泵连续膜间歇抽吸出水,一个抽吸时长为 10min,其中 8 分钟抽膜的堵塞。反应器也由有机玻璃制成,ABR 系统每隔室升流区和降折流板导向角 45℃,有效容积为 6.5L。三个反应器均始终控制在(30±1℃)。

厌氧氨氧化,反应器,除碳,硕士论文


厌氧氨氧化反应器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会芳;付昆明;左早荣;仇付国;;水力停留时间和溶解氧对陶粒CANON反应器的影响[J];环境科学;2015年11期

2 巫恺澄;吴鹏;沈耀良;李月寒;王建芳;徐乐中;;ABR耦合CSTR一体化工艺好氧颗粒污泥亚硝化性能调控及稳态研究[J];环境科学;2015年11期

3 张正哲;金仁村;程雅菲;周煜璜;布阿依·谢姆古丽;;厌氧氨氧化工艺的应用进展[J];化工进展;2015年05期

4 彭永臻;邵和东;杨延栋;张树军;甘一萍;张亮;;基于厌氧氨氧化的城市污水处理厂能耗分析[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15年04期

5 郑林雪;李军;胡家玮;侯爱月;卞伟;郑照明;;同步硝化反硝化系统中反硝化细菌多样性研究[J];中国环境科学;2015年01期

6 侯保连;李安婕;孙趣;;AHLs群体感应信号分子对硝化污泥附着生长及硝化效果的影响[J];环境科学学报;2015年09期

7 刘文如;阴方芳;王建芳;沈耀良;;限量曝气进水时间对硝化颗粒污泥的影响特性研究[J];环境科学;2014年08期

8 陈重军;王建芳;张海芹;沈耀良;;厌氧氨氧化污水处理工艺及其实际应用研究进展[J];生态环境学报;2014年03期

9 胡石;甘一萍;张树军;韩晓宇;张亮;;一体化全程自养脱氮(CANON)工艺的效能及污泥特性[J];中国环境科学;2014年01期

10 王亚宜;黎力;马骁;林喜茂;潘绵立;戴晓虎;;厌氧氨氧化菌的生物特性及CANON厌氧氨氧化工艺[J];环境科学学报;2014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伙生;部分亚硝化耦合厌氧氨氧化的工艺控制及其垃圾渗滤液脱氮特性[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79483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279483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156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