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环境工程论文 >

重金属污染土壤的矿物材料修复效果及影响因素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16 19:34
【摘要】:“土十条”颁布以来,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问题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修复技术与修复材料的选择显得至关重要,目前而言同一类污染可能的修复方式很多,但是并没有出现系统化研究,制约了修复技术的发展和推广。因此,针对我国农田土壤不同重金属污染修复问题,应当加强土壤污染程度、污染特性、修复材料适应性等基础创新,加强修复材料系统性和针对性研究,为土壤重金属修复材料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本文系统研究了凹凸棒土、炭基肥、沸石3种材料以及由凹凸棒土改性而来的2种材料在不同土壤污染物浓度、不同土壤pH值、土壤有机质有无、培养温度、是否水淹等5种外界影响因素条件下对土壤中Cd、Zn和Pb的吸附量,探究不同外界影响因素下,矿物材料对不同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结合全国农用地土壤的污染概况、土壤分类和土壤本身的性质,予以修复材料推荐、指导。本论文主要取得了以下成果:(1)土壤重金属Cd、Zn和Pb污染物皆为处于高浓度时,矿物材料的钝化修复效果较好;外界影响条件中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土壤pH值的影响较大,温度和水淹影响较小,整体分析材料分别对Cd、Zn和Pb的钝化修复效果时发现,水淹与否的影响不显著。(2)材料对3种重金属污染土壤钝化修复效果各不相同,结果如下:对土壤中Cd的钝化修复效果从强到弱依次为:炭基肥凹土a凹土b凹土c沸石;对土壤中Zn的钝化修复效果从强到弱依次为:凹土b凹土a炭基肥凹土c沸石;对土壤中Pb的钝化修复效果从强到弱依次为:凹土a沸石凹土c炭基肥凹土b。(3)被重金属Cd、Zn和Pb污染土壤的最优修复条件分别为:当土壤中含有机质、低温、非水淹条件下,偏中性土壤时,炭基肥对Cd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最好;当土壤偏酸性,含有机质、非水淹处理时,低温条件下,凹土b对重金属污染土壤中Zn的修复效果最好;当土壤中含有机质,低温或高温、水淹条件下,偏中性土壤,凹土a修复土壤中Pb效果最好。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X53
【图文】:

分布图,江西省,Cd含量,分布图


13图 1-1 江西省赣县 Cd 含量分布图赣县采集的土壤样品中,选择高、中、低不同重金属浓度,WMDT 和 BXGT 3 个土壤样品进行矿物材料修复效果外界材料对 Cd、Zn 和 Pb 的吸附容量实验,进行材料的筛选;素。影响因素正交试验设置了 6 个试验因素,分别为土壤污染机质,土壤不同 pH 值、水淹与否、培养温度、5 种矿物材素包括 2 个以上的因素水平,采用正交实验的设计方法进行

流程图,试验方案设计,流程图,试验结果分析


试验方案设计流程图

流程图,试验结果分析,流程图,试验方案设计


19图 2-2 试验结果分析流程图2 试验方案设计 明确试验目的,确定试验指标。标:本次试验的试验指标为材料的对土壤中重金属的吸附量。的:通过试验分析矿物材料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影响因素,寻找条件。 选因素、定水平,列因素水平表 (详见表 2-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熊轩;;重金属污染土壤治理技术解析[J];江西化工;2019年06期

2 廖侦君;;浅析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治理途径[J];资源节约与环保;2020年01期

3 席晋峰;;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技术及其修复实践[J];中国金属通报;2018年12期

4 庄旭超;;微生物在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中的作用分析[J];环境与发展;2019年06期

5 庞小平;梁宏宇;敖伊敏;;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技术及其研究进展[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19年08期

6 罗玉虎;;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研究进展[J];南方农业;2019年22期

7 连文恒;;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技术[J];农家参谋;2019年18期

8 陈文斌;;对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治理对策探究[J];科技风;2019年34期

9 韦仁棒;;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技术及其修复实践[J];区域治理;2019年27期

10 刘璐;;刍议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技术及其修复实践[J];环境与发展;2017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黄尧;吴代赦;段桐丹;;工农业废弃物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研究进展[A];2016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16年

2 刘俊君;蔡信德;;EDTA淋洗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技术研究进展[A];2016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16年

3 胡继兴;王保清;;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研究[A];2015海峡两岸水土保持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15年

4 孙康;何跃;卢辛成;蒋剑春;;生物基炭在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治理中的应用前景分析[A];“第五届重金属污染防治及风险评价研讨会”暨重金属污染防治专业委员会201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5年

5 黎秋君;刘妮;张德明;陈永利;林宏飞;周永信;宋海农;;重金属污染土壤淋洗修复技术的研究与应用[A];“第五届重金属污染防治及风险评价研讨会”暨重金属污染防治专业委员会201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5年

6 侯浩波;周曼;汪韦兴;王腾;;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材料的开发与应用[A];中国硅酸盐学会固废分会成立大会第一届固废处理与生态环境材料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5年

7 黄红英;徐剑;刘静华;王福刚;;重金属污染土壤不同修复土壤动物群落结构特征[A];第八次全国土壤生物与生物化学学术研讨会暨第三次全国土壤健康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5年

8 刘双洋;王立;马放;齐珊珊;朱宏源;赵廷;;菌根技术在重金属污染土壤中的效能及机理研究概述[A];2015年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5年

9 刘西平;高吉霞;;硫代谢在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过程中的意义[A];2009重金属污染监测、风险评价及修复技术高级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10 唐浩;韩少华;熊丽君;黄沈发;;几种主要螯合剂在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中的应用研究进展[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陈明 王新宇;电动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技术取得突破[N];中国矿业报;2015年

2 司建楠;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技术实现突破[N];中国工业报;2014年

3 本报记者 李晔;重金属污染土壤无法完全修复[N];解放日报;2013年

4 本报记者 赵英淑;拿什么拯救重金属污染土壤?[N];科技日报;2009年

5 记者罗虎;我市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工程开工[N];白银日报;2011年

6 记者 王阳;以废治废 为重金属污染土壤解毒[N];上海科技报;2013年

7 记者施耀花;澳大利亚环保代表团来我市访问[N];白银日报;2010年

8 本报记者 施耀花 朱勇刚;高科技让土地不再“沉重”[N];白银日报;2011年

9 记者 曾晓蓉;何报翔来潭考察环保及产业项目建设[N];湘潭日报;2015年

10 本报记者 丁白玉 通讯员 胡飞云 胡勇 实习生 张钰宜;竹埠港:新生之路越走越宽[N];湘潭日报;201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卞方圆;重金属污染土壤的竹林修复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8年

2 王远鹏;重金属污染土壤的微生物分子生态及对修复效应的影响[D];浙江大学;2006年

3 赵达;磺化硫杂杯芳烃对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淋洗修复研究[D];东北大学;2011年

4 乔洪涛;N-十二酰基乙二胺三乙酸钠(LED3A)淋洗重金属污染土壤的行为研究[D];兰州交通大学;2017年

5 梁媛;重金属污染土壤与地下水一体化修复新技术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5年

6 任永霞;陕北矿区重金属污染土壤的微生物—植物联合修复技术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7 王婷;高效诱变菌与生物炭复合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研究[D];南开大学;2013年

8 李悦铭;冻融作用对重金属污染土壤中黑麦草发芽和幼苗生长特征的影响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9 朱守晶;苎麻对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利用与镉胁迫响应基因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4年

10 朱佳文;湘西花垣铅锌矿区重金属污染土壤生态修复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妍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矿物材料修复效果及影响因素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9年

2 郭伟;云南某废弃有色金属冶炼厂重金属污染土壤淋洗修复实验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9年

3 汪波;重金属污染土壤淋洗修复及工程应用研究[D];上海应用技术大学;2019年

4 李如意;普罗威登斯属细菌的重金属吸附行为及转录组测序分析[D];湖南工业大学;2019年

5 高璇;工业废渣固化/稳定化重金属污染土壤研究[D];武汉轻工大学;2019年

6 戴翌晗;重金属污染土壤与地下水一体化修复技术及数值模拟[D];上海交通大学;2018年

7 宋宇超;复合型植物源活化剂强化植物提取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及其效果评估[D];浙江大学;2019年

8 戴军;重金属污染土壤化学淋洗机理及淋洗废水净化处理的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7年

9 杨泉;不同肥密水平下高粱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8年

10 高楠雄;农田重金属污染土壤的化学微生物修复及植物效应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79485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279485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d2b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