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研究铅锌矿渣改良下木本植物生长与修复效果,实验以木本植物泡桐(Paulownia fortunei)和夹竹桃(Nerium oleander)为木本植物材料,草本植物芒麻(Boehmeria nivea(L.)Gaudich.)作对照进行了两年植物实验,第一年为铅锌矿渣改良下木本植物修复效果研究,第二年为铅锌矿渣改良下植物修复效果对比和优化研究,分别在不同泥炭土浓度(CK:0、A1:5%、A2:10%、A3:15%)和(CK:0、A1:10%、A2:20%、A3:30%)改良铅锌矿渣条件下进行盆栽实验,测定了根(主、侧)、茎、叶生物量和铅锌含量、根系构型指标和根际过程(0、6、12月)中根际土壤pH值、有机质(OM)、阳离子交换量(CEC)、铅锌BCR形态、累积量和转移量系数等指标,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铅锌矿渣改良下木本植物修复效果基础研究(1)泡桐和夹竹桃根系和地下生物量均呈现改良A3A2A1CK的趋势增长,但树种和改良剂综合对植物根系生长指标增加影响极显著(P0.01),改良显著增加了泡桐细根区间0d2mm根长、根尖数、根体积和表面积和d2区间粗根体积和根表面积而夹竹桃不显著。两种植物侧根Pb、Zn含量显著高于其他部位(P0.05),泡桐Pb、Zn主要富集在侧根以及叶中,根表面积和体积大小影响根吸收含量的大小,泡桐细根生长显著提高了 Pb、Zn吸收和累积。夹竹桃Pb、Zn主要富集在侧根中,细根生长停滞规避根系Pb、Zn吸收和累积。(2)随改良剂浓度增加,根际土壤Pb的弱酸提取态含量降低,可还原态、可氧化态和残渣态含量增加;Zn的弱酸提取态减少,可还原态和可氧化态增加,残渣态减少。随着根系处理时间增加,根际Pb弱酸提取态含量降低,可还原态、可氧化态减少,残渣态增加;根际Zn弱酸提取态和可还原态增加,可氧化态和残渣态减少。泡桐根际过程,残渣态Pb比例CK-A3分别增加14.36%,16.43%,20.26%,和 20.46%,残渣态锌分别降低 18.89%,13.98%,6.95%和 8.84%。夹竹桃残渣态Pb比例分别增加11.95%,14.27%,16.90%和19.40%,残渣态Zn分别降低3.34%,2.71%,3.37%和0.90%。根际过程改良剂能使Pb钝化增加,Zn释放减少,泡桐根际土壤对Pb的钝化优于夹竹桃,而Zn的释放高于夹竹桃。(3)随改良剂浓度增加植物pH变化不显著,根际土壤有机含量增加显著,随处理时间增加,泡桐和夹竹桃根际pH分别提高了 0.2和1.2个单位,根际有机质含量变化不明显但相对本底无植物时增加显著,含量分别提高了 8.723g·kg-1和3.93g·kg-1。OM和CEC分别与Pb、Zn可氧化和可还原态正相关显著或与弱酸提取态负相关显著,且OM与CEC相关性显著,pH对根际铅锌形态影响因植物而异。改良引起根际有机质含量变化是影响根际铅锌形态的主要原因。2.铅锌矿渣改良下植物修复效果优化研究(1)随着改良剂浓度的增加,三种植物总生物量增量均呈现改良A3A2A1CK的趋势增长但根系有不同增长方式,苎麻细根生长显著,侧根(细根)生物量占比从19%增加到了 32.9%。其0d1细根根长和根尖相对d1增长差异及显著(P0.01),对应0d1细根表面积大于d1极显著(P0.01);泡桐粗根d2根径的根体积和表面积增长极显著(P0.01),细根增长显著(P0.05);而夹竹桃根系增长最低。细根表面积影响侧根Pb、Zn吸收,三种植物中苎麻细表面积最高,对应侧根Pb、Zn含量最高,分别达到了 1364.73mg·kg-1和719.49 mg· kg-1。种植后三种植物根际Pb、Zn含量有差异,Pb含量大小依次为苎麻夹竹桃泡桐;Zn含量依次泡桐夹竹桃苎麻,其中泡桐根际Pb种植后相对种植前CK到A3依次降低了 1161.85mg · kg-1,1128.49mg · kg-1,1796.78mg · kg-1和1849.95mg · kg-1。苎麻根际Zn植后相对种植前CK到A3依次降低 279.14mg·kg-1,284.61mg·kg-1,301.64mg·kg-1 和 608.06mg·kg-1。植物根系构型差异导致土壤铅锌去除有差异。(2)三种植物根际pH值降低显著(P0.05),OM增加显著(P0.05),三种植物根际pH和OM增加有差异,根际OM增加有苎麻泡桐夹竹桃,pH大小有夹竹桃泡桐苎麻。相关性分析OM和根系生长之间存在正相关,其中泡桐OM和泡桐细根根长、根表面积和体积增长之间正相关显著(P0.05)。细根生长和pH之间负相关,夹竹桃细根尖数和根体积与pH存在负相关显著(p0.05),泡桐细根根表面积和体积和根际pH负相关显著(P0.05)。(3)对比5%、10%和15%泥炭改良处理,提高改良配比后,泡桐Pb、Zn地上部转移量系数随着改良浓度增加继续增加,而夹竹桃Pb、Zn转移量系数在10%处理后降低,其最佳转移量配比为10%。
【学位单位】: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X53;X173
【部分图文】: 2.1泥炭土改良铅锌矿渣下两种植物的生长特性分析逡逑2.1.1改良下植物生物量变化逡逑从植物的生物量增量(图1)来看,随着改良剂配比增加,泡桐和夹竹桃生逡逑物量均呈现改良A3>A2>A1>CK的趋势增长,其中泡桐地上部和根系生物量都逡逑增长显著(尸<0.05),夹竹桃根系生物量增长不显著,泡桐根系生物量干重高于逡逑夹竹桃明显,说明泡桐较夹竹桃有较发达的根系生物量。逡逑1001逦1邋I地上部?逡逑90:逦地下部^邋P逡逑80」b邋I3邋^邋X,邋f逡逑60-邋_逦h邋IT邋1逡逑3邋50:逦名三口十N逡逑man邋.逦a邋4邋丁逡逑屋逦a邋a邋a邋r逦+逡逑iH邋30-逦-J-邋 ̄| ̄逡逑20-邋丁逡逑10-逡逑°邋JCKJA1JA2JA3邋PCKPA1邋PA2邋PA3邋--逡逑图1改良下植物生物量变化(P:泡桐;J:夹竹桃)逡逑Fig.l邋Biomass邋Changes邋of邋P.fortunei邋and邋N.oleander邋under邋substrate邋amendments逡逑2.1.2改良下两种植物根系结构变化和分析逡逑根系是植物吸收水、养分和维持其生长的主要器官,从改良下植物根系构型逡逑参数变化(表5)来看,改良剂能促进泡桐和夹竹桃根系的生长,其中泡桐根系逡逑根长、根体积、根尖数和根表面积都增长显著(P<0.05)。方差分析(表6)表明逡逑树种差异下对植物根系比根长差异显著,对比表面积、根尖密度和分叉等指标影逡逑响极显著
*表示差异显著(P<0.05),**表示差异极显著(P<0.01)。逡逑沿用多数研宄对根系径级的分类体系进行统计分析[17],即将根系径级分为逡逑5个径级区间,其中0<d<2为细根区间,如图2所示。改良显著增加细根区间逡逑的细根根尖数和根长和根体积和表面积(P<0.05),增加了泡桐d>2区间外的逡逑粗根体积和根表面积,相对CK,改良下泡桐在各个区间根长、根表面积、根体逡逑积、根尖数上增加显著,且随改良浓度增加而增加(PC0.05),而夹竹桃除在逡逑0<d<0.5区间根长和d>2区间根表面积外都不显著。整体上,在细根增长上,泡逡逑桐根系生长对改良响应显著(尸<0.05)
2.2.1植物铅锌累积量变化逡逑植物累积量反映植物对基质Pb、Zn去除效果,从改良下植物Pb、Zn累积逡逑量(图3)来看,泡桐对Pb、Zn累积随处理浓度增加而增加,对Zn累积高于铅逡逑15逡逑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永华;张富运;吴晓芙;梁希;袁斯文;;改良剂对4种木本植物的铅锌耐性、亚细胞分布和化学形态的影响[J];环境科学;2015年10期
2 宋鑫莱;王耀晶;张琢;王梅;王森;郭观林;;有机质的去除对磷酸盐稳定土壤铅的影响[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5年08期
3 郝佳丽;卜玉山;贾峥嵘;席吉龙;姚景珍;段超;;不同有机物料与外源锌对土壤锌形态及生物有效性的影响[J];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2015年03期
4 邸佳颖;刘小粉;杜章留;肖小平;杨光立;任图生;;长期施肥对红壤性水稻土团聚体稳定性及固碳特征的影响[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4年10期
5 袁雪涛;谷海红;李富平;卢倩倩;艾艳君;;施用玉米秸秆对铅锌尾矿速效养分和重金属活性的影响[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4年07期
6 郝翔翔;杨春葆;苑亚茹;韩晓增;李禄军;江恒;;连续秸秆还田对黑土团聚体中有机碳含量及土壤肥力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13年35期
7 刘振东;李贵春;周颖;杨晓梅;尹昌斌;南云不二男;;无机肥配施粪肥对华北褐土团聚体分布及有机碳含量的影响[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3年11期
8 孙晓铧;黄益宗;伍文;钟敏;徐峰;刘崇敏;于方明;;改良剂对土壤Pb、Zn赋存形态的影响[J];环境化学;2013年05期
9 张富运;陈永华;吴晓芙;梁希;;铅锌超富集植物及耐性植物筛选研究进展[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2年12期
10 周芙蓉;王进鑫;张青;邹朋;初江涛;;侧柏和国槐叶片中铅的化学形态与分布研究[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2年1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树凤;柳树对重金属铅、镉响应的基因型差异及其耐性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
281692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28169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