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环境工程论文 >

马克思生态观视域下我国生态环境建设研究

发布时间:2020-09-23 08:40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生态环境建设问题被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高度,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建设进入新常态,我国生态环境建设与经济发展、社会发展、人民群众的自身发展有了更为紧密的联系。但在祖国各项事业迅猛发展的同时也伴随着我国生态环境的逐渐恶化,生态环境建设中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我国生态环境建设思想起步相对较晚,对环境的保护与建设还是在一个缓慢的进程中发展,在我国生态环境脆弱的地区已经出现严重生态危,包括技术上、经济上、社会等方面:农村垃圾处理混乱,垃圾处理系统还没形成雏形;城市中的资源无节制的浪费,环境建设与保护的思想还未彻底的深入民众内心,等等。这些不利因素都是我国生态环境建设过程中难以推行政策方针的重要原因。本文首先介绍了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综述了国内外研究现状,对马克思生态观的内涵进行了详细的解读,阐明了马克思生态观与我国生态环境建设之间的关系。其次详细分析了我国现阶段生态环境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其原因。从技术问题产生的原因上看,我国现阶段创新能力不够,总是以陈旧的技术应对新出现的问题,治理的进度赶不上环境恶化的速度。从经济问题产生的原因上看,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方式虽然带来的是经济的迅猛发展,同时也带来了水土污染、空气污染等生态环境的破坏。从社会问题产生的原因上看,社会引导风向不明确,生态思想普及不到位,对于环境保护的社会大环境没有形成。从民众环保意识薄弱问题上看,居民普遍对于生态问题不够重视,没有系统的学习过生态知识。最后针对以上问题及其原因提出应对措施和解决方案。通过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速环境技术创新力;通过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优先开展生态产业,提升生态经济在整体经济中的比重;通过建立生态文化理念、提高公民的生态意识,让人民群众积极的参与到我国生态环境建设相应的实践中,在实践过程中,人民群众更应该明确自身的责任与义务;通过进一步完善生态体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优化生态机制补偿,从而完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体系。只有统筹人与自然的关系才能更好的推动整个生态环境建设的改革与发展,才能给我国生态环境建设提供一个均衡有序的外部环境。
【学位单位】:渤海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X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王伟;;保护优先原则:一个亟待厘清的概念[J];法学杂志;2015年12期

2 钱水苗;巩固;;面向生态文明的环境法制建设路径探析[J];环境污染与防治;2011年06期

3 包庆德;;消费模式转型: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路径[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11年02期

4 余谋昌;走出人类中心主义[J];自然辩证法研究;1994年07期

5 余谋昌;生态观与生态方法[J];生态学杂志;1982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朱晶;马克思主义生态观视域下新疆生态文明建设研究[D];新疆大学;2016年

2 吕文林;唯物史观视野中的环境问题[D];中共中央党校;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李丹阳;马克思自然观与生态文明教育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17年

2 徐晨;我国环境规制对环保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D];暨南大学;2016年

3 曹静;马克思主义生态观视域下的中国生态城市建设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3年

4 常嫣;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与生态文明建设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5 刘向博;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伦理观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6 崔巍;论马克思的生态思想与生态文明建设[D];太原科技大学;2010年

7 赵成;生态学的伦理学意义[D];新疆大学;2001年



本文编号:282509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282509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2eb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