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环境工程论文 >

微尺度下微生物聚集过程模拟解析

发布时间:2020-09-29 18:27
   微生物在面对环境压力时,会以聚集的方式形成群体来抵御不利环境的影响。微生物聚集体的形成和生长繁殖是微生物与其所处环境之间复杂交互作用的结果,是微生物主动或被动调节和适应其环境的行为反映。然而,目前对环境压力如何胁迫微生物聚集过程的认识尚不清晰,缺乏微尺度下微生物聚集过程的定量描述。本文以细菌和单细胞藻类为研究对象,探究限制性营养条件和消毒剂胁迫下水体化学和微生物行为过程的微观时空变化模式,构建微尺度下微生物聚集过程的数学模型,剖析环境压力胁迫下细菌运动对其初期附着、聚集的影响机理,以期为控制和利用微生物聚集行为提供理论支撑。首先,以铜绿假单胞菌为研究对象,探讨不同营养条件下细菌运动对其初期附着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营养物质浓度的增大,细菌运动速度和表面附着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其中在稀释比例为1/50时最高。数学模拟结果表明,受到环境突变和微观浓度梯度的双重影响,中度营养限制条件促进细菌的运动,有助于增大细菌觅食机会以及细胞-细胞和细胞-表面间的碰撞频率,进而促进细菌的表面附着和聚集。其次,以单细胞藻类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初始氯浓度条件下小球衣藻的运动和聚集行为。结果表明,低浓度氯会提高小球衣藻的运动速度和聚集,高浓度氯抑制其运动,不利于聚集。影响小球衣藻运动速率的主要原因是投加消毒剂造成的环境突变所带来的刺激作用,微尺度下浓度分布的差异性对其影响不显著;但微观浓度梯度调控着藻的运动方向,使其趋向于低浓度区域。小球衣藻的聚集行为有利于提高其在消毒剂环境中的生存率。最后,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研究营养条件对生物膜种群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营养限制条件下,两种细菌共同接种有利于其初期附着,并且接种菌群越均匀附着率越高;而在营养充足条件下,非运动细菌所占比例越高越有利于初期附着。营养条件通过调控运动速度影响细菌相互作用,进而改变附着微生物菌群结构,其中增大营养浓度会降低生物膜中运动细菌的占比,随着时间的推移,非运动型细菌占比逐渐增大。
【学位单位】:合肥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X52;X172
【文章目录】: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微生物聚集行为研究现状
        1.2.1 微生物聚集体的形成过程及其优势
        1.2.2 微生物聚集的影响因素
    1.3 微尺度模型研究现状
        1.3.1 微尺度模型简介
        1.3.2 基于IbM的微尺度模型在微生物行为研究中的应用
    1.4 研究目标、内容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内容
        1.4.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营养条件对细菌运动及附着行为的影响
    2.1 引言
    2.2 实验与模拟方法
        2.2.1 实验方法
        2.2.2 微观环境条件模拟
        2.2.3 细菌行为模拟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2.3.1 环境营养条件对细菌运动速度的影响
        2.3.2 环境营养条件对细菌附着的影响
        2.3.3 不同营养条件下细菌运动速度及表面附着的模拟结果
        2.3.4 不同初始营养条件下物质浓度梯度的变化
        2.3.5 细菌运动行为的能量消耗与收益
        2.3.6 环境营养条件对细菌碰撞频率的影响
    2.4 小结
第三章 氯对单细胞藻类聚集行为的影响
    3.1 引言
    3.2 实验和模拟方法
        3.2.1 实验方法
        3.2.2 环境模拟
        3.2.3 微生物行为模拟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3.3.1 不同氯浓度对小球衣藻运动性的影响
        3.3.2 不同氯浓度对小球衣藻聚集率的影响
        3.3.3 不同氯浓度下小球衣藻的运动速度和聚集的模拟结果
        3.3.4 氯浓度梯度的变化规律
        3.3.5 氯对小球衣藻聚集空间分布和碰撞频率的影响
    3.4 小结
第四章 营养条件调控下菌群间互作对初期表面附着的影响
    4.1 引言
    4.2 模拟方法
        4.2.1 环境模拟
        4.2.2 微生物行为模拟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4.3.1 营养条件对细菌表面附着的影响
        4.3.2 营养限制条件下菌群配比对附着率的影响
        4.3.3 营养限制条件下菌群配比对细菌碰撞频率的影响
        4.3.4 细菌的空间分布
    4.4 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附录一 底物扩散计算方法
附录二 细菌运动速度拟合方法
附录三 模拟参数表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蔡敏;;医院治病也致病[J];科学养生;1997年05期

2 Carayawen;;你的身体不仅仅是你[J];视野;2019年02期

3 ;需要告诉你的飞机旅行安全知识[J];世界博览;2014年17期

4 吴随随;王洁如;缪煜轩;周佳;冯永君;;微生物聚集:一种类似组织的细胞团体(英文)[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2011年12期

5 俞柏燕;新昌县医院外科交叉感染控制措施[J];浙江预防医学;1997年01期

6 罗苹;云南微生物研究一展宏图[J];w芸

本文编号:283009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283009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7d9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