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环境工程论文 >

基于生态足迹的江西省生态补偿研究

发布时间:2020-09-30 15:27
   江西省的经济在近几年实现了飞速发展,但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本省的生态环境也遭受了一定的破坏。人类对生态资源长期的不合理开发和利用使得江西省存在大量的环境欠债以及生态隐患,也使得本省的经济发展受到了一定的制约,进而影响本省的社会进步。因此,江西省在注重经济发展的同时也积极针对生态环境问题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其中采取生态补偿的措施尤为重要。在这种背景下,对江西省生态补偿的研究与实践应运而生。首先,本文对生物生产性土地、生态足迹、均衡因子、生态承载力、产量因子、生态赤字或盈余以及生态补偿等基本概念进行解释。其次,对可持续发展理论、外部性理论以及寻租理论等指导理论做了简单阐述。再次,对江西省生态补偿中的利益相关者进行博弈分析,包括上下级政府、当地政府与开发商、主要的补偿方与被补偿方(当地居民)之间的博弈,通过这些博弈分析不仅总结了生态补偿的必要性,为对生态补偿的实施提供了相应的理论支持,还可以确定生态补偿的形式。然后,基于生态足迹对江西省生态补偿进行分析,使用2015年江西省生物以及能源消费数据,计算江西省及下辖的11个地级市的生态足迹以及生态承载力,进而得出江西省及下辖的11个地级市的生态赤字以及生态补偿量,确定量化后的补偿标准。最后,通过前文的博弈论以及实证分析,得出本文的主要结论,给出一定的政策建议。本文主要结论有:(1)江西省生态资源供需之间严重不平衡。江西省所辖的11个地级市当中,所有城市的生态承载力与生态足迹之间的差值均为负值,这意味着11个地级市均为生态赤字,生态资源的需求远大于生态资源的供给,存在严重过度开发自然资源的现象,这样严重阻碍了江西省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2)江西省生态补偿的量化标准。由于江西省所辖的11个地级市均处于生态赤字状态,所以都需要支付一定的生态补偿费用,江西省需要支付的总生态补偿额为869.82亿元;(3)在补偿形式选择上,生态补偿方式应该以市场补偿为主,政府补偿为辅,以多种生态补偿方式相结合的形式,使得生态补偿资金能够多渠道筹集。当居民从企业所获补偿不足时,由政府进行补贴或者收取企业罚金转而支付给居民。本文政策建议有:(1)发展循环经济以实现可持续发展;(2)提高耕地与林地的利用效率;(3)地方政府建立健全监管与奖惩机制;(4)构建生态补偿中的社会诚信档案。
【学位单位】:江西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F127;X321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s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生态足迹与生态补偿的相关文献综述
        1.2.1 生态补偿界定
        1.2.2 生态补偿的核算标准
        1.2.3 生态补偿的利益相关者
        1.2.4 生态补偿的量化方法——生态足迹法
        1.2.5 生态补偿法律法规的建立
        1.2.6 文献述评
    1.3 本文的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1.3.1 本文的研究方法
        1.3.2 本文的研究内容
    1.4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1.5 本文的技术路线图
第2章 概念界定及相关基础理论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生态足迹相关概念界定
        2.1.2 生态承载力相关概念界定
        2.1.3 生态补偿相关概念界定
    2.2 相关基础理论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2 外部性理论
        2.2.3 寻租理论
第3章 生态补偿中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博弈分析
    3.1 博弈论的概念
    3.2 生态补偿中利益相关者及其利益诉求
        3.2.1 生态补偿中各利益相关者
        3.2.2 博弈双方的利益诉求
    3.3 生态补偿中各利益相关者的博弈分析
        3.3.1 上下级政府间的博弈分析
        3.3.2 当地政府与开发商的博弈分析
        3.3.3 主要的补偿方与当地居民的博弈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生态足迹对江西省生态补偿的分析
    4.1 江西省生态足迹的计算与分析
        4.1.1 江西省生态足迹各消费指标的划分
        4.1.2 数据来源与处理
        4.1.3 生态足迹的计算模型
        4.1.4 江西省内各地级市生态足迹分析
    4.2 江西省生态承载力的计算与分析
        4.2.1 数据的来源与处理
        4.2.2 生态承载力的计算模型
        4.2.3 江西省内各地级市生态承载力分析
    4.3 江西省生态补偿的计算与分析
        4.3.1 生态补偿的计算公式
        4.3.2 数据的来源与处理
        4.3.3 江西省内各地级市生态补偿量的分析
第5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5.1 主要结论
    5.2 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附表
致谢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冷雪飞;;大伙房水库上游地区生态补偿标准研究[J];中国环境管理;2015年05期

2 董战峰;李红祥;葛察忠;王金南;龙凤;郝春旭;程翠云;周全;田超阳;李娜;王慧杰;严晓东;翁智雄;段峗婷;张欣;王嘉炜;;环境经济政策创新改革之年——2014年国家环境经济政策进展报告[J];环境经济;2015年12期

3 郗希;乔元波;武康平;李超;;可持续发展视角下的城镇化与都市化抉择——基于国际生态足迹面板数据实证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5年02期

4 戴其文;徐伟;肖刚;;基于游客视角的城市旅游生态补偿分析[J];城市问题;2015年01期

5 汪劲;;中国生态补偿制度建设历程及展望[J];环境保护;2014年05期

6 张占平;;基于生态足迹法的河北省生态承载力动态研究[J];经济论坛;2014年02期

7 蒋依依;宋子千;张敏;;旅游地生态补偿研究进展与展望[J];资源科学;2013年11期

8 赵立民;;基于博弈论理论的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模式研究[J];开发研究;2013年02期

9 张冰;申韩丽;王朋薇;贾竞波;;长白山自然保护区旅游生态补偿支付意愿分析[J];林业资源管理;2013年01期

10 张一群;杨桂华;;对旅游生态补偿内涵的思考[J];生态学杂志;2012年02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王希竹;博弈论视角下甘肃省山地旅游开发生态补偿机制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6年

2 缪若妮;基于市场的生态补偿法律制度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5年

3 高俊英;我国生态补偿法律制度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83100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283100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180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