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驱动湿热烟气全热回收系统运行特性研究
【学位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X701;TK227
【部分图文】:
的驱动热源与低温热源,而热水则通过与溴化锂制备得到。该系统在运行时利用了高温部分烟气而驱动系统完成对其自身余热的进一步深度回收热变化又包括潜热变化,因此将该系统命名为自与常见的吸收式余热回收系统对比,本系统具有如仅在溴化锂吸收式热泵的基础上将传统的单段式构,相比于增加燃气直燃构件或引入外热源等方造成本也相对低廉。维护过程中,仅需根据烟气入口参数波动或用户中各支路循环水的流量进行调节。而引入了外热流量或燃气直燃机构进行调节,相比之下本文的简单。情况下,若原有的锅炉烟气余热量已能满足用户汽、热水还是用燃气直燃的热量作为驱动热源,使用烟气自身余热进行驱动则避免了额外的热能能效果。
图 2-1 烟气-水换热过程特性曲线下,运行良好的单效溴化锂吸收式热泵机组的 CO温段和冷凝段分别作为溴化锂热泵的驱动热源和低热器的换热量之比也应近似等于该 COP 值,即冷凝比例为 41%。而在实际的烟气冷却过程中,冷凝段仅为 22%,若仅设置高温段、冷凝段两级换热器则际运行时可能导致冷凝段也产生大量显热换热,烟小,导致系统对烟气的余热回收效果低于预期。因段和冷凝段间增设一个中温段换热器,起到温度调行时烟气换热器高温段和冷凝段换热量比例能够达回收系统的热回收效果。,烟气换热器应为三段式结构,即分为高温段、中三段式烟气换热器与溴化锂吸收式热泵组成自驱动统原理如图 2-2 所示。热器沿烟气流动方向依次为高温段、中温段及冷凝气依次流经各级烟气换热器,在高温段烟气换热器
哈尔滨工业大学工程硕士学位论文在冷凝段烟气换热器的径向,烟气主流处水蒸气含量最高,分压力也最大,而与翅片管接触处的烟气由于产生冷凝现象,其水蒸气分压力大幅减小,因此水蒸气由分压高的主流区向分压低的近管壁区传递,这种压差即为实现传质的主要动力。而随着烟气沿换热器流向不断流动,冷凝换热使其主流中水蒸气含量持续降低,烟气的露点温度也随之逐渐降低,作为传质动力的水蒸气分压力差不断减小,导致烟气的传质过程减缓,烟气在翅片管壁处的冷凝量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一农;韩战钢;;一个产生不对称涡旋的自驱动粒子模型[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年04期
2 李佳晨;彭祥宇;吕征宇;;一种新型自驱动同步整流电路[J];电力电子技术;2018年01期
3 耿用君;;激发内生动力 建设自驱动“生命体”班组[J];河南电力;2018年09期
4 秦海鸿,朱军卫,王慧贞,严仰光;一种新颖的单绕组自驱动同步整流方案的研究[J];电工电能新技术;2003年02期
5 周伟;郑荣祥;;新型自驱动整车提升机结构分析[J];金属矿山;2006年03期
6 张铮;廖庆亮;闫小琴;张跃;;肖特基型自驱动光电探测器件及其多场耦合性能调控[J];科学通报;2016年12期
7 汪淼;张培毅;刘晓日;;基于水轮发电的管道自驱动测温系统的试验研究[J];节能;2019年10期
8 张海霞;;自驱动的模拟式柔性电子皮肤[J];科技导报;2017年08期
9 王传兵,刘晨阳;谐振电压反馈自驱动电子镇流器[J];中国照明电器;2005年10期
10 刘巍;李可;陈一兮;黄小雨;魏俊富;;温度敏感型复合结构Janus粒子的制备及自驱动微马达的构建[J];天津工业大学学报;2017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徐奇;自清洁自驱动紫外传感器[D];兰州大学;2017年
2 华昀峰;自驱动颗粒诱导纳米棒吸引-排斥转变与纳米颗粒的输运过程及有序结构[D];浙江大学;2018年
3 高延安;基于自驱动机制双足模型的人致结构振动分析[D];北京交通大学;2017年
4 王佳军;自驱动粒子靶点搜寻动力学及DNA链跨膜运输动力学[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7年
5 竭洋;基于摩擦纳米发电机的自驱动纳米传感器设计与应用研究[D];北京科技大学;2018年
6 衣芳;柔性摩擦纳米发电机和传感器件的设计构建与应用研究[D];北京科技大学;2016年
7 黄炜;多粒子非平衡系统中复杂相变现象的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崔天阳;自驱动湿热烟气全热回收系统运行特性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9年
2 李小丰;基于长程相互作用机制的高效自驱动马达的构建[D];武汉理工大学;2018年
3 陆施情;自驱动胶体体系中的集体运动模式[D];苏州大学;2018年
4 肖杰;活化复杂环境中自驱动纳米马达的集体动力学性质的研究[D];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8年
5 张东艺;自驱动聚苯胺氨气传感器[D];兰州大学;2018年
6 沈伟;一种新型的喷气自驱动风扇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7年
7 谭晓君;自驱动Janus颗粒运动特性实验与数值模拟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年
8 马梓然;基于摩擦感应电的船舶吃水自驱动传感技术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8年
9 张勇;堆砌式自驱动MFC-MEC系统回收多金属[D];大连理工大学;2014年
10 苏景振;基于摩擦纳米发电机的自驱动电化学系统在有机污染物处理中的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7年
本文编号:285851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28585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