藻源溶解性有机质与抗生素的交互作用研究
【学位单位】:东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X524
【部分图文】:
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的大量排入,造成太湖水体内,浮游水草蓝藻类等植物的大量繁殖,导致水体富营养化严重,造成水用于水体,导致恶性循环,使太湖成为国内富营养化最严重的的淡水湖的广泛关注[62]。采集湖泊富营养化调查规范和国内外湖泊水环境监测调研,及江苏太湖湖泊研究站的数据,结合太湖梅梁湾地区的实际水环境情况,应用GPS导航仪的地点在中国科学院太湖湖泊生态系统研究站的长期监测点:太湖站 32湖梅梁湾口,东经 120°11'19.70",北纬 31°28'46.17",与 THL05 构成断湖交换条件下湖泊生态环境变化(图 2-1 和图 2-2)。水样采集时间为 6 在 5 月底 6 月初暴发,尤以周围的小水湾等水体流动性差的水域严重[6质采样样品的保存和管理技术条件》,在取样船采用桶型采样器,按照左点含蓝藻水样 10 L,将采集到的三个平行样品,放置于无机玻璃采样桶封保存后并存于 4 ℃外出采样车载冰箱中带回实验室,并在 72 小时内完
图 2-2 太湖蓝藻水华暴发(2017 年 6 月)Figure 2-2 Cyanobacteria Bloom Crisis In Taihu Lake(June 2017).3 DOM 提取滤膜预处理:将孔径为 0.7 μm 和 2.7 μm 的 GF/F 和 GF/C 玻璃纤维滤膜放入马弗炉中,在 45件下灼烧 4 h。DOM 采集:2017 年 6 月采集位于太湖藻华区表层水,样品运回实验室后,首先将三个平行充分混合均匀;采用抽滤法使用孔径 2.7 μm 的 GF/C 玻璃纤维滤膜过滤除去大颗粒和杂质,再7 μm 的 GF/F 滤膜过滤,收集滤液,置入–80 °C 冰箱冻存。
图 2-2 太湖蓝藻水华暴发(2017 年 6 月)Figure 2-2 Cyanobacteria Bloom Crisis In Taihu Lake(June 2017)DOM 提取膜预处理:将孔径为 0.7 μm 和 2.7 μm 的 GF/F 和 GF/C 玻璃纤维滤膜放入马弗炉中,在 45灼烧 4 h。OM 采集:2017 年 6 月采集位于太湖藻华区表层水,样品运回实验室后,首先将三个平行混合均匀;采用抽滤法使用孔径 2.7 μm 的 GF/C 玻璃纤维滤膜过滤除去大颗粒和杂质,再 的 GF/F 滤膜过滤,收集滤液,置入–80 °C 冰箱冻存。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玉涛;程劲松;李琳;赵荣飞;刘华;;溶解性有机质对水体汞还原反应影响机制研究进展[J];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年01期
2 范菲菲;朱健;韦时宏;;外源溶解性有机质对兽药土霉素在黄壤中吸附-解吸行为的影响[J];湖北农业科学;2015年01期
3 白花瑞;黄莺;李丽娜;成焕;;温度与不同有机肥对土壤溶解性有机质含量的影响[J];山地农业生物学报;2012年02期
4 田文杰;何绪文;黄擎;张大定;刘俐;李发生;;模拟酸雨淋溶条件下紫壤淋出液中溶解性有机质的三维荧光特性[J];环境化学;2011年11期
5 郭杏妹;吴宏海;王伟伟;曾丁才;林怡英;;土壤溶解性有机质及其表面反应性的研究进展[J];生态科学;2007年01期
6 陈志军,白厚义,陈佩琼,余章机;溶解性有机质对镉在蔬菜中累积的影响[J];广西农业大学学报;1997年02期
7 谢军;赵亚南;陈轩敬;王珂;徐春丽;李丹萍;张跃强;王定勇;石孝均;;长期不同施肥对土壤溶解性有机质含量及其结构特征的影响[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18年07期
8 吉永红;马恒;黄杰勋;叶思聪;邱宇平;;天然溶解性有机质对黑炭吸附萘和菲的抑制作用[J];环境污染与防治;2011年08期
9 陈同斌,陈志军;土壤中溶解性有机质及其对污染物吸附和解吸行为的影响[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1998年03期
10 刘思谦;刘洋;赵婧;周丹丹;陈治廷;吴敏;;溶解性有机质作用下金属纳米颗粒的聚集和溶解[J];环境化学;2018年07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双陈冬;新型磁性丙烯酸系阴离子交换树脂合成及其应用研究[D];南京大学;2012年
2 谢莹莹;溶解性有机质介导下酸性矿山废水中施氏矿物的转化机制及对重金属环境行为的影响[D];华南理工大学;2018年
3 凌婉婷;溶解性有机质对莠去津在土壤/矿物-水界面行为的影响及其机理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4 聂泽宇;典型农业面源污染河流硝态氮及荧光溶解性有机质的源解析研究[D];浙江大学;2016年
5 王萍;长期施肥下灰漠土溶解性有机质的稳定机制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6年
6 吴济舟;溶解性有机质分组及各组分对芘的生物有效性及其吸附解吸的影响研究[D];南开大学;2012年
7 于凯;高砷地下水系统中有机质来源及其对砷动态变化的影响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6年
8 赵萱;我国不同生态型湖泊沉积物有机质赋存形态及其与重金属相互作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9 张伦梁;富勒烯纳米颗粒(nC_(60))在饱和含水多孔介质中的迁移及对有机污染物迁移行为的影响研究[D];南开大学;2012年
10 吴文伶;离子型化合物对菲吸附解吸影响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曹驰程;藻源溶解性有机质与抗生素的交互作用研究[D];东南大学;2018年
2 王晓江;黑河金盆水库溶解性有机质来源分析及特性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8年
3 李龙龙;天然日光辐照条件下牛粪中溶解性有机质和干旱条件下土壤中溶解性有机质的光谱学特征研究[D];天津大学;2018年
4 王巧慧;溶解性有机质对双酚A在土壤中吸附与解吸的影响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8年
5 朱倩;金盆水库溶解性有机质时空特征变化规律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7年
6 赵丛丛;城市纳污河流溶解性有机质时空演变规律分析[D];河北科技大学;2018年
7 葛思怡;金属离子对溶解性有机质与砷类化合物之间相互作用的影响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7年
8 孙伟;草藻来源溶解性有机质降解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7年
9 王家元;城市径流雨水溶解性有机质特征及其与典型重金属的作用机制研究[D];北京建筑大学;2017年
10 王治喜;溶解性有机质对紫色土中锌化学行为的影响[D];西南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86041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28604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