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乙烯醇(PVA)的降解真菌筛选及其生物降解过程机理研究
【学位单位】:华南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X592;X172
【部分图文】:
图 2-1 Miseq 测序数据分析流程图Fig. 2-1 The flowchart of Miseq pyrosequencing data analysis2.3.5.2 数据处理与统计Illumina Miseq 原始图像数据文件主要由CASAVA碱基来进行识别( Base Calling),进而转变为原始测序序列( Sequenced Reads),即 Raw Data或 Raw Reads,最终存储的格式具体为 FASTQ,涵盖了序列信息和测序质量信息。本过程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即通过barcode对样品序列进行有效区分,实施QC 检测,完成参数设定,从而将非特异性扩增序列以及嵌合体有效的去除。数据预处理:对 Miseq 测序序列进行分析可知,其拥有引物、接头序列,同时还拥有着barcode序列。首先将接头序列去除,基于 PE reads间overlap关系,拼接reads为序列,依托barcode标签序列对样品数据进行识别以及区分,实施质控过滤,进而取得了有效数据。拼接序列的 overlap 区域允许的最大错配比率是 0.1;去除 reads 尾部质量值低
概率是非常低的。体现出测序Nn1 1 (NA 提取纯化,完成后采用 1%的琼脂,详见图 2-2。图中,“2Y”示降解时间为 1 年的聚乙烯醇图可见,目的基因DNA 条带清DNA 含量较高,在实验中可以
-3 样品 PCR 扩增产物琼脂糖电 electrophoresis pattern of samples嵌合体结果序引物接头,充分考虑 PE reads成了相应的序列,overlap区域错分割,将 reads 尾部质量值低于有效切除,将数据短序列有效的质控,这样也就可以获得高质量00-500 范围内,经过质控后,序中(如图 2-4 所示);另外经过左右,说明数据预处理有效,可始序列数目占 1Y 样本序列数目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王晓丹;谢晓莉;胡宝东;班世栋;陈美竹;徐佳;王婧;邱树毅;;现代微生物分类鉴定技术在白酒酿造中的应用[J];中国酿造;2015年07期
2 徐伟;陈寿衍;田言;秦红;陈跃;张仁忠;;SEM在矿物学领域中的应用进展[J];广州化工;2014年23期
3 李旭东;徐莉娜;薛林贵;;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研究的新进展[J];广州化工;2014年20期
4 刘鹏;李东立;许文才;付亚波;;PVA可生物降解材料研究进展[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14年02期
5 郭乃妮;;环保型高分子可降解材料聚乙烯醇的研究进展[J];皮革与化工;2012年01期
6 窦敏娜;;环境微生物多样性研究方法进展[J];环境研究与监测;2010年01期
7 路守彦;;聚乙烯醇市场分析[J];化工科技市场;2010年03期
8 李旭;樊金红;马鲁铭;;聚乙烯醇降解微生物研究进展[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9年03期
9 那天海,宋春雷,莫志深;可生物降解聚合物的现状及生物降解性研究[J];功能高分子学报;2003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颖;微生物降解聚乙烯醇的条件及降解过程机制研究[D];江南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赵一凡;聚乙烯醇降解菌的筛选及其关键酶的应用研究[D];江南大学;2017年
2 何维;完全醇解型PVA包装薄膜的耐水性研究[D];湖南工业大学;2015年
3 闵凡莲;速溶型改性聚乙烯醇的制备[D];山东理工大学;2015年
4 尚博菲;土壤真菌多样性研究及塑料降解真菌菌株的筛选[D];吉林大学;2013年
5 武战翠;聚乙烯醇基生物可降解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2年
6 周明;降解PVA混合菌系的环境影响因素及其降解机理的研究[D];西安工程大学;2011年
7 高慧慧;聚乙烯醇合成及聚合度调控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8 董丽娟;聚乙烯醇生物降解性能的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86043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28604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