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环境工程论文 >

人工合成麝香在北戴河湿地沉积物的分布、风险评估以及微塑料对其吸附特征评价

发布时间:2020-10-31 18:26
   人工合成麝香是一类具有典型麝香香味、优良定香性能、价格低廉的药物和个人护理用品。本研究采用索氏提取仪萃取了北戴河湿地23个表层沉积物中四种人工合成麝香(佳乐麝香(HHCB)、吐纳麝香(AHTN)、酮麝香(MK)、二甲苯麝香(MX)),并气相色谱-质谱(GC-MS)对其检测,探讨了污染水平、分布特征以及环境风险评价。在沉积物样品中检测出19.50-34.93ng/g(平均含量:28.46ng/g,dw)佳乐麝香(HHCB);16.37-29.29 ng/g(23.30ng/g,dw)吐纳麝香(AHTN);浓度范围低于检测限(LOD)~37.89ng/g的酮麝香(MK);在所有样品中均未检测出二甲苯麝香(MX)。结果显示,沉积物中人工合成麝香污染的主要成分为HHCB和AHTN,其含量占人工合成麝香总量50.65%-100.00%。对23个沉积物样品中的3种人工合成麝香进行Kolmogorov-Smirnov(K-S)检验,结果发现,HHCB与AHTN的含量存在显著的相关性(0.01),说明该地区检出的HHCB与AHTN的来源和归趋可能具有相似性。北戴河湿地沉积物中AHTN和HHCB蓄积量估算为:510.270 g和623.274 g。环境风险评估显示,实际检出浓度低于沉积物中HHCB与AHTN的预测无效应浓度,理论上不具有急性风险。在模拟海水中微塑料聚乙烯(PE)和聚氯乙烯(PVC)吸附吐纳麝香(AHTN)、二甲苯麝香(MX)、佳乐麝香(HHCB)和麝香酮(MK)。研究了时间、温度和盐度对聚乙烯和聚氯乙烯微塑料对4种合成麝香的吸附影响。结果表明,吸附平衡时间约为10h,一级吸附动力学模型和伪二级吸附动力学模型均符合吸附动力学模型,表明化学吸附和物理吸附为主要吸附机理。吸附达到最低点在15℃和14%盐度。在上述条件下,由于PVC的比表面积和孔容比PE大,则PVC的吸附能力高于PE。
【学位单位】:青岛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X171.5
【部分图文】:

分布图,北戴河,湿地,采样点


干燥器中静置十二小时后,加入正己烷浸没其表面,备用。(3)无水硫酸钠在马弗炉中(温度为 450℃)灼烧四小时,置于干燥器中备用。(4)铜粉用 36%-38%的浓盐酸浸泡两小时,倒掉浓盐酸加入 35mL 的正己烷和35mL 的二氯甲烷,在超声仪中震荡三十分钟,在烘箱中烘干,备用。(5)取正己烷与二氯甲烷各 75mL,混合均匀,用混合液将滤纸萃取二十四个小时,在烘箱中烘干,备用。2.2.3 样品采集与处理研究区域位于河北省秦皇岛市北戴河湿地新河入海口潮间带,鸽子窝公园以北,滨海大道东侧,新河河口以南区域,总面积约 7.3 公顷。采样时间为 2017 年 3 月 23号。采样点区域以棋盘式布局划分,棋盘格按照潮水平行方向平分为 4 份,潮水垂直方向平分 5 份,每份的节点处即为取样点。其中,1、2、3、4、5、6、13、17、22 号点位于湿地地表水处。7、8、10、11、12、14、15、16、19、20、21、23 号点位于湿地裸露地面处(见图 2.1)。取样铲采集了深度为 20 cm 的沉积物样品,用铝箔纸马上包裹沉积物样品,采用避光保存,冷冻干燥至重量没有变化为止。研磨(过60 目筛)后冷冻(-20 ℃)备用。

标准曲线,曲线方程,离子,人工合成


青岛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表 2.5 人工合成麝香的定性离子、定量离子和出峰时间Table 2.5 The qualitative,quantitative fragment ions and retention time of SMs化合物Compounds定性离子(m/z)figurate ion(m/z)定量离子(m/z)Quantitative ion(m/z)出峰时间(min)retention time(min)HHCB 213,258 213 18.499AHTN 258,187 201 18.775MX 297,207 282 18.582MK 294,191 238 18.623麝香混合标准溶液采用异辛烷为溶剂来配制,浓度分别为:20、25、50、75、100 μg/L。四种人工合成麝香的标准曲线的线性关系均有良好,相关系数(R2)均大于 0.99。做出标准曲线,见图 2.2、图 2.3、图 2.4 与图 2.5。

曲线方程


图 2.3AHTN 的标准曲线方程Fig.2.3. Standard curve equation ofAHTN图 2.4 HHCB 的标准曲线方程Fig.2.4. Standard curve equation of HHCB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云无心;;牛排也能人工合成?[J];时尚育儿;2017年05期

2 钟凯;;晚熟的柑橘打没打增甜剂[J];家庭医药.就医选药;2016年12期

3 ;人工合成“甜”疫苗可预防肺炎[J];益寿宝典;2017年14期

4 ;追求芳香:另一种污染[J];化工之友;2001年10期

5 康福海;;山梨酸研制状况[J];陕西化工;1987年04期

6 王崇鲁,姚婷,赵世萍,滑芬;关于星光宝石星化过程的研讨[J];人工晶体;1988年Z1期

7 许勋仁,梁秀芳;酿造醋和人工合成醋的快速鉴别检验[J];中国调味品;1988年01期

8 陈树铭;人工合成土壤[J];化学世界;1988年10期

9 范晴;三石;;开发人工合成高蛋白草饲料[J];饲料研究;1989年12期

10 李先良;;应用席富试剂鉴别人工合成醋[J];理化检验.化学分册;1988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刘平武;甘蓝型油菜人工合成种及杂交种亲本遗传多样性评价与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5年

2 牛应泽;人工合成甘蓝型油菜的遗传多样性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03年

3 王静;人工合成β寡糖调控天然免疫应答分子机制的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4 于栋利;碳氮化合物合成方法及其晶体结构的研究[D];燕山大学;2002年

5 慎小晶;蝶蛹金小蜂cDNA文库抗菌肽基因筛选及表达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董小锋;人工合成麝香在北戴河湿地沉积物的分布、风险评估以及微塑料对其吸附特征评价[D];青岛大学;2019年

2 孙欢;人工合成甘蓝型油菜杂种优势潜力分析[D];青海大学;2018年

3 车金水;环境中人工合成麝香的分析方法研究[D];江南大学;2011年

4 范飞;土壤环境中人工合成麝香的生态行为及效应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2008年

5 叶亚青;人工合成新小麦的细胞学及形态学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09年

6 许晴晴;睡眠肽DSIP的人工合成及应用初步研究[D];桂林医学院;2012年

7 李韵芳;人工合成新小麦的细胞学与农艺性状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09年

8 徐炎安;人工合成抗菌肽对大肠杆菌生物膜作用的初步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09年

9 路阳;人工合成甘蓝型油菜特长角材料的内源激素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04年

10 王变银;人工合成小麦中异源多倍化引起的基因组变异[D];山东农业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86433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286433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0c9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