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环境工程论文 >

粉煤灰衍生介孔硅钙材料吸附去除废水中钴和铀

发布时间:2020-11-09 13:06
   针对目前放射性废水中放射性核素的处理需求,本文以Co(II)、U(VI)为代表,通过静态实验研究了粉煤灰衍生介孔硅钙材料对Co(II)、U(VI)的吸附性能。粉煤灰衍生介孔硅钙材料主要化学组成为CaO和SiO2,并含有少量Al2O3、Fe2O3、TiO2等化学成分,其以水化硅酸钙(C-S-H(I)(xCaO?ySiO2?zH2O)、Ca4.5Si6O15(OH)3?2H2O)为主要物相,属于典型的介孔吸附材料,BET比表面积高达732.8 m2/g,孔体积为1.619 cm3/g。通过29Si核磁共振、红外光谱、拉曼光谱分析,介孔硅钙材料为短链状结构,结构中包含大量的结晶水及一定量的硅醇羟基(Si-OH)。此外,其较低的零电位点(pHPZC=1.5)及较好的pH缓冲能力使其在较宽的pH范围内能够发挥吸附性能。介孔硅钙材料能够在150 min内达到对Co(II)的吸附平衡。温度升高,介孔硅钙材料对Co(II)的吸附容量由35.07 mg/g上升到90.05 mg/g。通过拟合计算,介孔硅钙材料对Co(II)的吸附符合Langmuir单分子层化学吸附,吸附过程为吸热反应,吸附机理主要为离子交换。吸附剂投加量增加,介孔硅钙材料对Co(II)的去除效率由1%上升至81%~99%。随着pH升高,材料被酸破坏程度降低,对Co(II)去除率增加并达到稳定。随着电解质浓度升高,介孔硅钙材料对Co(II)的去除效率降低。介孔硅钙材料能够在180 min内达到对U(VI)的吸附平衡。在pH=2条件下,投加量为0.75 g/L时,随着温度升高,介孔硅钙材料吸附容量由67.25 mg/g上升到95.86 mg/g,通过模型拟合及热力学计算,介孔硅钙材料对U(VI)的吸附符合Langmuir单分子层化学吸附,吸附过程为吸热反应,吸附主要靠U(VI)与吸附剂络合作用;当投加量为2 g/L、5 g/L时,材料去除效果显著提高,靠沉淀及络合吸附共同作用。在pH=11条件下(0.7 g/L Na2CO3溶液),介孔硅钙材料吸附容量下降至48 mg/g左右。此外,离子强度对介孔硅钙材料吸附U(VI)基本无影响。在实际废水处理中,介孔硅钙材料对核电厂大修废水及锗矿含铀废水都有很好的处理效果,去除效率高于98%。此外,介孔硅钙材料对其他重金属离子也有一定去除效果。在含放射性核素吸附剂水泥固化处置中,介孔硅钙材料一方面由于与水泥有较高的相容性,可以实现放射性核素的高效稳定化,另一方面由于以水化硅酸钙为主要成分可替代部分水泥实现固化产物的减量化。可见,介孔硅钙材料作为吸附剂,具有较好的环境和经济效益,在放射性废水处理中具有较大的资源化应用潜力。
【学位单位】:清华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5
【中图分类】:TQ424;X703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放射性废水概述
        1.1.1 放射性废水主要来源及特点
        1.1.2 放射性废水的危害
    1.2 放射性废水处理技术
        1.2.1 化学沉淀
        1.2.2 蒸发浓缩
        1.2.3 膜分离
        1.2.4 离子交换
        1.2.5 吸附
    1.3 课题研究目的、意义
    1.4 技术路线及研究内容
        1.4.1 技术路线
        1.4.2 研究内容
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2.2 实验仪器
第3章 介孔硅钙材料理化性能及结构表征
    3.1 化学组成及物相组成
    3.2 孔径及粒径分析
    3.3 微观形貌及结构
    3.4 Zeta电位及酸碱缓冲性能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介孔硅钙材料对Co(II)的吸附性能研究
    4.1 介孔硅钙材料吸附Co(II)动力学研究
    4.2 介孔硅钙材料吸附Co(II)热力学研究
    4.3 吸附条件对介孔硅钙材料吸附Co(II)性能影响
        4.3.1 投加量影响
        4.3.2 初始pH影响
        4.3.3 离子强度影响
    4.4 介孔硅钙材料吸附Co(II)机理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介孔硅钙材料对U(VI)的吸附性能研究
    5.1 介孔硅钙材料吸附U(VI)动力学研究
    5.2 介孔硅钙材料吸附U(VI)热力学研究
    5.3 吸附条件对介孔硅钙材料吸附U(VI)性能影响
        5.3.1 投加量影响
        5.3.2 初始pH影响
        5.3.3 离子强度影响
    5.4 介孔硅钙材料吸附U(VI)机理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介孔硅钙材料在实际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6.1 介孔硅钙材料处理某核电厂大修废水
    6.2 介孔硅钙材料处理锗矿含铀废水
    6.3 介孔硅钙材料处理含重金属废水初探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和建议
    7.1 研究结论
    7.2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鹏;胡明;李明达;马双云;;介孔硅与大孔硅的结构、电学和气敏特性(英文)[J];物理化学学报;2012年02期

2 陈君华;王飞;丁志杰;陈忠平;张平;伏再辉;;银改性六方介孔硅的合成及其抗菌性能研究[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2期

3 张兆荣,索继栓,张小明,李树本;介孔硅基分子筛研究新进展[J];化学进展;1999年01期

4 范毅武,冯钰锜,达世禄,施治国,徐丽;β环糊精键合改性介孔硅胶的表征和吸附性能评价[J];应用化学;2004年09期

5 邓军;张洪升;付文升;;具有强酸性锆掺杂有序介孔硅材料的合成[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3期

6 罗忠;蔡开勇;张蓓璐;段霖;刘艾萍;龚端;;介孔硅纳米储存器在智能药物释放系统的应用[J];化学进展;2011年11期

7 王连洲,施剑林,禹剑,阮美玲,严东生;钛掺杂对介孔硅材料结构性能的影响[J];无机材料学报;1999年01期

8 韦良;赵燕熹;向勇;王磊磊;聂秋宇;韩杵岑;李金林;;大孔径高比表面积介孔硅泡沫的制备和表征[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13年06期

9 冉瑞雪;狄斌;常军民;;C8修饰的胺丙基有序杂化介孔硅胶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12年03期

10 刘莉;陈英;王华;韩金玉;;硬脂酸单甘酯模板法制备介孔硅材料及功能化[J];化学工业与工程;2012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刘云;酶响应/激光响应性介孔硅纳米药物控制释放系统的构建及生物学评价[D];重庆大学;2015年

2 金新天;透明质酸修饰介孔硅包裹金纳米棒载阿霉素凋亡MDA-MB-231细胞的实验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3 王春雷;介孔硅铝材料的合成、介观结构的仿生应用与纳米空间的功能化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4 房振乾;微电子机械系统(MEMS)中介孔硅材料的热学、力学及电学特性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5 张威;负载仿生矿化前驱体的介孔硅纳米颗粒再矿化Ⅰ型胶原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4年

6 杨虹;功能化介孔硅材料的合成及其吸附特性研究[D];同济大学;2008年

7 张安峰;形貌可控介孔硅的合成与介孔孔道方向控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雷雪飞;粉煤灰衍生介孔硅钙材料吸附去除废水中钴和铀[D];清华大学;2015年

2 孟龙月;超微介孔硅片的表面修饰及应用[D];延边大学;2008年

3 朱天侠;超微介孔硅片的制备及应用[D];延边大学;2006年

4 戴兴欣;氨基改性介孔硅修饰电极在检测重金属离子中的应用[D];苏州大学;2015年

5 李清兰;聚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复合介孔硅纳米材料的制备及药物控释[D];吉林大学;2015年

6 吴晓辉;介孔硅干凝胶组织修复生物材料的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0年

7 谌委菊;多功能介孔硅纳米材料的设计及其用于靶向药物释放的研究[D];湖南大学;2014年

8 金京燕;基于介孔硅纳米载体的光控药物释放体系的设计合成[D];华东理工大学;2014年

9 毛新建;介孔硅纳米微粒在酯类油中抗氧协同效应及其摩擦学性能研究[D];河南大学;2015年

10 王俊;荧光介孔硅在抗癌药物阿霉素释放中的应用研究[D];西南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87647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287647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adc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