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环境工程论文 >

甘南州生态文明小康村社会效益评价研究

发布时间:2020-11-11 03:46
   甘南州委、州政府立足州情实际,在2015年启动了生态文明小康村村建设,出台了创建生态文明小康村行动方案,率先启动了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创立了生态文明小康村标准体系。对甘南州生态文明小康村的社会效益进行定量评价,将客观认识甘南州生态文明小康村工程的实施对社会方面的改善效果,进而提高甘南州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水平,对实现甘南州生态文明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论文在对甘南州生态文明小康村的社会效益进行定量评价中,以“4E”评价标准作为基础构建甘南州生态文明小康村工程的社会效益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判断矩阵时,邀请了五位在甘南州政府部门工作的专家,对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和公平性四个指标的相对重要性进行了调查,并按照层次结构模型,将这4个一级指标及各个二级指标按照标度方法两两比较并构造判断矩阵。通过运用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式,直观的总结出甘南州生态文明小康村工程给群众带来的好处及不足,进而对工程的社会效益予以评价。通过对甘南州生态文明小康村工程的效益评价指标分值计算得出生态文明小康村工程的社会效益总体评分处于较高等级。一级指标层中标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和公平性指标的得分分别为3.6139分、3.8157分、3.0553分和3.9533分。从中可以看出,公平性的得分最高,其次是效率性得分,再次是经济性,最后是效果性,表明生态文明小康工程的公平性、效率性和经济性都得到了较高的效益,而效果性显得一般。在二级指标中,得分较高的有住房状况、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最低生活保障、政府补贴、教育交通、电力供水等,得分均在4.26分以上,这表明由于该工程的实施,当地的住房状况、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最低生活保障、政府补贴、教育交通、电力供水等有了非常大的改进,说明甘南州在实施生态文明小康村工程后,社会保障体系和群众生活体系在整体上已经得到了很大的建设和完善。得分在3.5分-4分之间的有脱贫质量、环境改善和就业机会,这说明这几项指标在生态文明小康村工程实施后,得到了较好的改善。得分在3-3.5分左右的有人均纯收入、养老保险和公众参与度,这表明这几项指标在生态文明小康村工程实施后有正向的效益,但是改善的一般。生活基本支出的增加程度和明显,得分为1.595分,因此生活条件总体得分较低。在此基础上,论文对影响甘南州生态文明小康村社会效益的因素进行了分析,主要是产业滞后、社保和就业政策等不成体系、农牧业生产基本条件尚未得到根本性改变、劳动者文化素质较低、农牧村经济基础薄弱等方面的因素,最后从发展富民产业、加大农牧民技能培训、改善基础设施条件、整合各类资金和加大群众参与度5个方面对进一步提高甘南州生态文明小康村工程社会效益的对策建议。
【学位单位】:兰州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X821
【部分图文】:

经济性指标,评价图,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


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资金和 17 个方面的涉农资金解决。表 3.1 体现的是生态文明小康村工程实施后政府部门对藏区专项资金和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资金使用方面的主观感受。表 3.1 经济性指标评价统计表指标 评价 评价数 评价占比藏区专项资金 X11好很多 63 47.0%好一点 41 30.6%差不多 21 15.7%差一点 8 6.0%差很多 1 0.7%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资金 X12好很多 3 2.2%好一点 10 7.5%差不多 22 16.4%少一点 40 29.9%少很多 59 44.0%

效率性,指标评价,环境改善,小康村


的是生态文明小康村实施后村名对脱贫质量和环境改善的主观感受。表 3.2 效率性指标评价统计表指标 评价 评价数 评价占比脱贫质量 X21好很多 134 36.4%好一点 99 26.9%差不多 90 24.5%差一点 32 8.7%差很多 13 3.5%环境改善 X22好很多 101 27.4%好一点 122 33.1%差不多 112 30.4%差一点 28 7.6%差很多 5 1.4%

指标评价,公平性,政府救济,农村合作医疗保险


18图 3.3 效果性指标评价图示.1.5 公平性指标描述性评价本小节以公众参与度、养老保险、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最低生活保障、政府救济与贴、教育、交通、供水等方面来评价该工程的公平性。表 3.4 体现的是生态文明小康工程实施后村民在公平性方面的主观感受。表 3.4 公平性指标评价统计表指标 评价 评价数 评价占比政府救济与补贴X45好很多 194 52.2%好一点 121 31.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钰;王坤岩;姚晓东;;城市公共基础设施社会效益评价[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5年05期

2 洪开荣;刘欢;王辉;;直觉语言多准则决策方法在土地整理项目社会效益评价中的应用[J];经济地理;2015年07期

3 孙钰;王坤岩;姚晓东;;城市公共基础设施环境效益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5年04期

4 黄勇;肖亮;胡羽;;基于社会网络分析法的城镇基础设施健康评价研究——以重庆万州城区电力基础设施为例[J];中国科学:技术科学;2015年01期

5 赵丽;张蓬涛;周智;;环首都贫困区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及驱动因素分析——以河北涞水县为例[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3年05期

6 潘子发;;生态村建设案例分析及建设思路[J];现代农村科技;2013年19期

7 薛晴;霍有光;;城乡一体化的理论渊源及其嬗变轨迹考察[J];经济地理;2010年11期

8 俞姗姗;;浅谈生态文明与新农村建设[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10年05期

9 孔颢;堵忠领;;河南建筑业发展态势分析[J];河南建材;2009年01期

10 陈兵红;陈茂铨;王东明;;丽水新农村环境问题与生态农村建设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05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许丹;国外乡村建设经验及对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启示[D];黑龙江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87869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287869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10c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