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丘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
【学位单位】:山东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P694;X799.3
【部分图文】:
图2.8评估区南部的露天采坑现状(自东向西拍摄)??Figure?2.8?Status?of?open?pit?in?the?southern?part?of?the?assessment?area?(from?east?to?west)??2.3.3地层岩性??1)地层??本区地层区域上属华北地层大区(V)晋冀鲁豫地层区(V4)鲁西地层分??区(V410),地表多为第四系覆盖(露天采坑处出露二叠纪石盒子组),钻孔??揭露地层由老到新依次为古生代奥陶纪马家沟组、石炭纪本溪组、石炭二叠纪??太原组、二叠纪山西组、石盒子组和第四纪大站组(图2.9)。地层总体走向??NW-SE,倾向30?60°?,倾角6?15°左右。现将调查区附近地层由老至新概??述如下:??(1)奥陶纪马家沟组??钻孔揭露八陡段(OMbd)。该组岩性主要为深灰色、灰色厚层微晶灰岩为??主,夹薄层状豹皮灰岩、含白云质泥晶灰岩、碎屑灰岩。该地层岩溶比较发育。??
…、謂??图2.7项目用地全貌(由南向北拍摄)??Figure?2.7?Full?view?of?the?project?site?(shot?from?south?to?north)???图2.8评估区南部的露天采坑现状(自东向西拍摄)??Figure?2.8?Status?of?open?pit?in?the?southern?part?of?the?assessment?area?(from?east?to?west)??2.3.3地层岩性??1)地层??本区地层区域上属华北地层大区(V)晋冀鲁豫地层区(V4)鲁西地层分??区(V410),地表多为第四系覆盖(露天采坑处出露二叠纪石盒子组),钻孔??揭露地层由老到新依次为古生代奥陶纪马家沟组、石炭纪本溪组、石炭二叠纪??太原组、二叠纪山西组、石盒子组和第四纪大站组(图2.9)。地层总体走向??NW-SE,倾向30?60°?,倾角6?15°左右。现将调查区附近地层由老至新概??述如下:??(1)奥陶纪马家沟组??钻孔揭露八陡段(OMbd)。该组岩性主要为深灰色、灰色厚层微晶灰岩为??主,夹薄层状豹皮灰岩、含白云质泥晶灰岩、碎屑灰岩。该地层岩溶比较发育。??17??
…、謂??图2.7项目用地全貌(由南向北拍摄)??Figure?2.7?Full?view?of?the?project?site?(shot?from?south?to?north)???图2.8评估区南部的露天采坑现状(自东向西拍摄)??Figure?2.8?Status?of?open?pit?in?the?southern?part?of?the?assessment?area?(from?east?to?west)??2.3.3地层岩性??1)地层??本区地层区域上属华北地层大区(V)晋冀鲁豫地层区(V4)鲁西地层分??区(V410),地表多为第四系覆盖(露天采坑处出露二叠纪石盒子组),钻孔??揭露地层由老到新依次为古生代奥陶纪马家沟组、石炭纪本溪组、石炭二叠纪??太原组、二叠纪山西组、石盒子组和第四纪大站组(图2.9)。地层总体走向??NW-SE,倾向30?60°?,倾角6?15°左右。现将调查区附近地层由老至新概??述如下:??(1)奥陶纪马家沟组??钻孔揭露八陡段(OMbd)。该组岩性主要为深灰色、灰色厚层微晶灰岩为??主,夹薄层状豹皮灰岩、含白云质泥晶灰岩、碎屑灰岩。该地层岩溶比较发育。??1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关于为《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征集照片的启事[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19年06期
2 ;2019年度《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审稿专家[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19年06期
3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19年(第30卷)(总第119~124期)总目录[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19年06期
4 ;《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2019年第30卷第1~4期总目次[J];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2019年04期
5 张艳玲;闫金凯;;地质灾害术语标准国内外现状分析[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18年06期
6 徐晖;朱岩华;周华;;关于丽水市地质灾害综合治理工作的实践与思考——丽水市“大搬快治”牢筑地质灾害防治“生命工程”[J];浙江国土资源;2018年12期
7 李鹏;;浅谈地质灾害的防范及治理[J];华北国土资源;2018年06期
8 史双娟;;余姚市 地质灾害“除险安居”专项行动全面完成[J];浙江国土资源;2019年02期
9 ;新疆工程学院地质灾害防治重点实验室[J];新疆地质;2019年01期
10 周静静;赵法锁;李辉;张晓敏;祝艳波;;陕西省地质灾害与影响因素相关性研究[J];灾害学;2019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董元;大数据环境下的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9年
2 郭存杰;陕京管道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评估及监测预警方法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北京);2016年
3 白相东;秦岭北缘断裂带活动性对地质灾害影响研究[D];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18年
4 谢正团;白龙江流域地质灾害高发区典型城镇地质环境承载力评价与防灾对策[D];兰州大学;2019年
5 郝文新;地质灾害风险评估模型构建与应用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7年
6 谢久兵;基于MAPGIS的广州市主要陆地地质灾害风险评估模型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6年
7 张春山;黄河上游地区地质灾害形成条件与风险评价研究[D];中国地质科学院;2003年
8 郑苗苗;黄土高原陕甘宁地区地质灾害数据库建设与危险性评价[D];长安大学;2017年
9 汪宙峰;地质灾害空间信息共享平台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10 李少达;强震区斜坡地质灾害遥感信息提取与评价关键技术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华冲;章丘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D];山东科技大学;2018年
2 罗家盛;白家庄采煤区地质灾害及边坡稳定性分析[D];石家庄铁道大学;2019年
3 曹亚男;房山山区公路地质灾害的预防与应急管理研究[D];北京建筑大学;2019年
4 严斌斌;贵州省思南县莲花山滑坡成因分析及工程防治对策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9年
5 孙启新;面向卷积神经网络场景解译的地质灾害遥感影像样本库建设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9年
6 田莹莹;基于GIS的达川区地质灾害隐患特征分析及防治对策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7年
7 李辉;基于GIS的临渭区地质灾害易发性与危险性评价[D];长安大学;2019年
8 陈杏子;长输管道线域地质灾害评价预测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9年
9 郑晓丹;铅山县地质灾害调查及区划综合研究[D];东华理工大学;2019年
10 苏艳军;山阳—商南钒矿带矿区斜坡破坏机理分析及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D];长安大学;2019年
本文编号:288241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28824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