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环境工程论文 >

半干旱区生态保护虚拟仿真实验资源建设与探索

发布时间:2020-11-18 07:19
   半干旱区生态环境脆弱,自然和催化降水下土壤入渗对水循环和生态保护具有重要作用,但是针对半干旱区生态保护的传统实验教学难以解决时空受限、多要素影响的不可逆性以及催化降水的高成本的问题。该虚拟仿真实验以学生自主解决实际问题为出发点,发挥该校大气、生态环境、农学、水文学等多学科交叉优势,围绕降水—植被—入渗的不可逆过程,引入人工催化降水模块,对比了自然和人工催化降雨对土壤入渗过程的影响机制,提高了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和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部分图文】:

操作流程,仿真实验,实验方法,学生


在实验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围绕8个关键知识点,贯穿“情景体验式”“问题启发式”“自主探究式”和“互动研讨式”等教学方法,突破时空成本限制,使学生全面掌握土壤入渗机理、人工催化降水作业原理和方法。学生在与教师线上互动、线下研讨的过程中,逐渐成为学习的主体,实现了从被动听讲到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法转变,提高了实践操作技能和自主创新能力,并达到了以下教学效果:(1)虚拟实验训练,规范生产实习操作。在学生开展生态环境野外集中实习之前进行虚拟仿真实验训练,提高了学生对生态环境调查工作流程的熟悉度。在野外集体实习环节中,学生对土壤性质测定设备的操作熟练程度明显增强,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和准确性明显提高。

界面图,干旱区,仿真实验,飞机


(3)科教融合,相得益彰。近年来,人工影响天气工作在服务农业生产、促进生态治理、缓减水资源短缺、防灾减灾和重大活动保障等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已成为国家重要生态保护区域、重要水源地等保障生态治理和水源补给的重要举措。本实验项目依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大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与防范”的重点专项“人工影响天气基础理论、数值模式技术研究”,开展人工影响天气综合观测试验,所获得的科研数据和成果为本实验项目提供了强大的理论和数据支撑。图2给出了半干旱区坡面径流区和飞机人工催化降水作业虚拟仿真实验界面。4 结语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刚;包小兰;;半干旱区植被恢复技术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20年06期

2 丁茂;;内蒙古干旱、半干旱区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及治理对策[J];内蒙古林业;2019年05期

3 赵松乔;内蒙古东、中部半干旱区—一个危急带的环境变迁[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1991年02期

4 庄元;薛东前;匡文慧;迟文峰;潘涛;;中国半干旱区呼包鄂城市群地表覆盖等级结构时空特征研究[J];遥感技术与应用;2019年01期

5 范林新;唐英琴;;内蒙古半干旱区的飞播治沙[J];内蒙古林业;1990年06期

6 瞿宁淑;中国干旱区半干旱区土地利用问题[J];中国沙漠;1986年01期

7 王海星;张克斌;边振;卢晓杰;王黎黎;;西北半干旱区不同治理措施下的植被恢复对比分析[J];湖南农业科学;2011年17期

8 陶岩;刘永兵;顾卫;江源;余海龙;宴晓林;戴泉玉;;客土喷播在西北半干旱区公路边坡植被恢复中的应用[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07年03期

9 陶明娟;;西北半干旱区城市可持续发展状况动态分析——以兰州市为例[J];淮海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4期

10 李继忠;安定区生态修复的成效与做法[J];甘肃科技纵横;2005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闫龙;半干旱区农牧交错带生态格局研究[D];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2018年

2 周碧;黄土高原半干旱区气溶胶辐射特性观测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石雪峰;北方半干旱区风沙活动与植被条件的耦合关系[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2 常月明;半干旱区季节性河流流域的土地荒漠化成因及其治理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04年

3 王颖钊;西北半干旱区城郊农田地表粉尘释放模型的初步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9年

4 冯岚;西北半干旱区气溶胶光学和物理特性的观测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5 尚书;不同覆膜处理对黄土高原半干旱区农田生态系统中硝化和反硝化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D];兰州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88846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288846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f1d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