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环境工程论文 >

燃煤电厂脱硫废水膜分离处理工艺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0-12-17 21:07
  燃煤电厂废水经脱硫后仍含有大量的可溶离子,对环境和生态有一定的危害。其中Cl-作为最难去除的离子,对设备也有腐蚀作用。目前工业上脱硫废水主要采用蒸发浓缩、沉淀法以及膜分离处理技术处理。本文采用“预处理+深度处理”的膜分离处理工艺对脱硫废水处理进行实验研究。本文将微滤膜和超滤膜组合成“预处理单元”,实验表明,预处理单元对脱硫废水的浊度和悬浮物大颗粒有显著的去除效果。其次,通过实验方案设置,利用预处理单元后的清液出水作为原料,分别对纳滤膜深度处理单元的膜压力、进水温度、出水清浓比、膜型号、膜组合等因素做了实验研究,探究其对于纳滤膜处理效果截留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膜分离效果截留率的影响因素主要是膜孔径、膜浓度差以及流体溶质的自身性质。即温度升高,纳滤膜的截留率会先上升后下降;膜压力增大,截留率增大后趋于平稳;出水清浓比增大,截留率下降;膜孔径较大的膜元件,截留率较小。这些条件的改变会使膜分离过程中产生一定的浓差极化或膜堵塞等现象,对膜系统的运营维护也会产生有一定的风险性。通过纳滤膜对于以上条件进行实验,找到了纳滤膜分离的最佳工艺条件是:采用美国陶氏NF90纳滤膜,在膜压... 

【文章来源】:重庆大学重庆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燃煤电厂脱硫废水膜分离处理工艺的研究


传统石灰石-石膏法工艺吸收塔系统流程图

原理图,烟道,原理图,脱硫废水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 绪 论因此,虽然脱硫废水的排放量相比其他污水并不大,但是由于其水质的特殊性,必须要对其进行严格的处理,使其达到标准后才能正常排放,否则这将对电厂周边的生态环境产生严重影响。1.2 脱硫废水的处理技术研究进展目前,国内外最常使用的处理脱硫废水的三种方式[25]:(1)高温烟道蒸发;(2)水力冲灰;(3)独立的脱硫废水处理系统。而处理系统又有沉淀法、蒸发浓缩、膜分离。1.2.1 高温烟道蒸发

废水,烟气脱硫,沉淀法,处理工艺流程


“三联箱混凝沉淀单元”是基于“中和”、“沉淀”、“絮凝”等物理化学方法,将脱硫废水流经过“中和箱”、“沉淀箱”、“絮凝箱”后得到处理的工艺单元系统,该工艺单元流程图如图1.3所示。首先,将脱硫废水通过水力漩流器分离后,用溢出排水的方式送至“废水缓冲池”(即“重力沉降单元”),然后送至三联箱中。其次,向中和箱里加入Ca(OH)2,让废水的pH值提高到9.0~9.5;接下来从中和箱出水之前,往沉淀箱投入有机硫(TMT-15),使废水中残余的Hg2+、Pb2+等重金属离子形成沉淀物得以脱离废水;最后,向絮凝箱加入絮凝剂,让废水中残留的悬浮大颗粒以及之前的沉淀小颗粒等杂质进行沉降。经过“三联箱”后,上清液溢出导流到清水箱,将下层的淤泥用泵输送到脱水机脱水,把滤渣取出进行固废填埋,而滤液又可重新返回至“废水缓冲池”;在清水箱中的清水通过加入盐酸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燃煤电厂湿法脱硫废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J]. 刘海洋,夏怀祥,江澄宇,谷小兵,李叶红.  环境工程. 2016(01)
[2]燃煤电厂脱硫废水处理技术研究与应用进展[J]. 马双忱,于伟静,贾绍广,柴峰,张润盘.  化工进展. 2016(01)
[3]燃煤锅炉烟气脱硫废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J]. 鲁佳,康勇,郭婧.  电力科技与环保. 2015(04)
[4]国产纳滤膜淡化高氟苦咸水基础研究[J]. 胥璐,姜雯丽,王剑,高学理.  膜科学与技术. 2015(01)
[5]火电厂大气污染排放现状及烟气脱硫脱硝技术[J]. 赵明月.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4(19)
[6]燃煤火力发电厂工业废水零排放方案探讨[J]. 胡治平,张利权,蔡井刚.  科技传播. 2014(10)
[7]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废水的处理及利用研究[J]. 李泊娇,王旭东,张占梅,李锐.  电力科技与环保. 2014(02)
[8]硫酸盐还原菌(SRB)厌氧生物技术处理脱硫废水的可行性探讨[J]. 陈涛,陈薇薇,孙成勋.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14(02)
[9]燃煤电厂废水零排放系统开发与工程应用[J]. 莫华,吴来贵,周加桂.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11)
[10]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吸收塔中氯离子问题的探讨[J]. 靳晓洁.  电力科技与环保. 2013(01)

硕士论文
[1]火电厂湿式烟气脱硫废水特性及处理系统研究[D]. 王敏琪.浙江工业大学 2013



本文编号:292271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292271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5dd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