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环境工程论文 >

浅水湖泊内源磷污染控制技术研究进展

发布时间:2021-01-17 11:47
  随着外源污染的逐步控制,内源磷释放对湖泊富营养化的影响日趋严重。本文综述了浅水湖泊内源磷污染控制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进展,分析了各类技术的优缺点及适用性。介绍了沉积物是内源储存库的同时,也是湖泊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未来内源磷污染控制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应充分考虑污染控制和生态影响。 

【文章来源】:环保科技. 2020,26(04)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1 内源污染控制技术
    1.1 污染物移除
        1.1.1 环保疏浚
        1.1.2 植物修复
        1.1.3 原位洗脱
    1.2 污染物固定
        1.2.1 原位覆盖
        1.2.2 化学钝化
        1.2.3 微生物修复
2 展望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沉积物参与下氮磷脉冲式输入对太湖水体营养盐浓度和藻类生长的影响[J]. 陈洁,许海,詹旭,许笛,朱广伟,朱梦圆,季鹏飞,康丽娟.  环境科学. 2020(06)
[2]原位洗脱技术对凉水河底泥中氮、磷释放特征的影响[J]. 李国宏,叶碧碧,吴敬东,储昭升,侯泽英,孙进,杜海明,周澳.  环境工程学报. 2020(03)
[3]镧改性膨润土对浅水湖泊水体磷浓度和沉积物磷形态的影响[J]. 甘磊,钟萍,苏玲,刘正文.  湖泊科学. 2019(05)
[4]化学法抑制内源磷释放工程应用及研究进展[J]. 林志国,苏艳.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19(08)
[5]底泥洗脱原位修复污染河道的治理效果[J]. 史瑞君,陈静,金泽康,吴敬东,董邦敏,杜海明.  北京水务. 2019(04)
[6]底泥原位洗脱过程中氮磷含量与形态变化特征[J]. 李国宏,叶碧碧,吴敬东,侯泽英,储昭升,郑丙辉,杨永哲.  环境科学研究. 2020(02)
[7]浅水湖泊水生植物适宜生物量评估方法的探讨[J]. 李春华,叶春,孔祥臻,胡文,陈洪森.  中国环境科学. 2018(12)
[8]底泥就地稳定化中零价铁(Fe0)对有机污染物的作用及其对上覆水体水质的影响[J]. 章萍,相明雪,马若男,刘强,葛刚,钱光人.  湖泊科学. 2018(05)
[9]污染底泥环保疏浚工程的理念·应用条件·关键问题[J]. 姜霞,王书航,张晴波,王雯雯.  环境科学研究. 2017(10)
[10]微生物厌氧呼吸与有机污染水体沉积物修复[J]. 许玫英,虞志强,杨永刚,陈杏娟,孙国萍,郭俊.  微生物学杂志. 2017(02)

博士论文
[1]沉水植物对湖泊沉积物—上覆水中磷迁移转化的影响[D]. 王立志.南京师范大学 2011
[2]以凤眼莲为主体的水生植物对铜污染与富营养化水体生物修复研究[D]. 胡朝华.华中农业大学 2007

硕士论文
[1]不同种植模式下沉水植物在Cu、Pb污染底泥中的生理生长及富集效应[D]. 吕顺华.南昌工程学院 2019
[2]原位覆盖技术控制底泥中有机磷释放的研究[D]. 陈春梅.成都理工大学 2018
[3]金属盐改性热处理凹土对水体及底泥磷钝化效果的影响[D]. 陈镜伊.南京理工大学 2018
[4]化学法对城市黑臭湖库水体及沉积物修复试验研究[D]. 李津.重庆大学 2017
[5]沉水植物种类对沉积物中多环芳烃修复作用的影响[D]. 何洋.天津大学 2016
[6]百花湖沉积物氮、磷释放的原位覆盖控制研究[D]. 师路远.北京建筑大学 2015
[7]利用睡莲、荷花对黑臭河道底泥中PAHs和重金属的修复研究[D]. 黄勤超.华东师范大学 2013



本文编号:298282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298282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24e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