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井加压混凝沉淀处理复合蓝藻水效果及其水质安全性
发布时间:2021-03-26 19:32
在夏季,湖泊、水库、养殖塘经常会暴发蓝藻水华,水体表面漂浮了大量的藻类,严重威胁了水体安全和生态环境,因此对蓝藻的有效去除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由于蓝藻细胞内有伪空孢(气囊)的存在,使得藻类有上浮的特性,而且蓝藻藻细胞表面有胞衣包裹,带负电荷,不利于混凝沉淀,为此本文选择两种常见的单细胞蓝藻——极大螺旋藻和螺旋鱼腥藻为研究对象,通过深井加压的方法来破坏藻细胞内的气囊,使其失去上浮的能力,从而提高混凝沉淀的去除效果。主要研究结论如下:70 m深井加压混凝沉淀处理极大螺旋藻水、螺旋鱼腥藻水时取得较好的除藻效果,明显优于普通混凝沉淀工艺,预氧化混凝沉淀工艺处理效果最差。处理极大螺旋藻水时,当PAC投加量为11 mg/L时,深井加压混凝沉淀后上清液浊度为1.66NTU,叶绿素a、CODMn去除率分别为93.12%和77.12%;普通的原水混凝沉淀后上清液浊度为20.9 NTU,叶绿素a、CODMn去除率分别为59.89%和46.27%。处理螺旋鱼腥藻水时,当PAC投加量为12 mg/L时,深井加压混凝沉淀后上清液浊度为0.79NTU,叶绿素a、CODMn去除率分别为92.28%和73.84%;...
【文章来源】:扬州大学江苏省
【文章页数】:6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2-4极大螺旋藻经不同处理方式混凝沉淀出水浊度、叶绿素a、CODm-对比??图2-4所示,根据所测得的实验数据,可以看出,原水浊度62?NTU,pH值在8.0左??
投药量(mg/L)??图2-6螺旋鱼腥藻经不同处理方式混凝沉淀出水浊度、叶绿素a、CODM,,对比??图2-6所示,根据所测得的实验数据,可以看出,原水浊度72?NTU,?pH值在8.0左??右,叶绿素a浓度为160|ig/L,?CODMn为8.5mg/L。随着投药量增多,各工艺处理后的浊??度、叶绿素a以及CODMn都呈下降趋势。当PAC投药量为12?mg/L时,70?m深井混凝沉??淀后上清液浊度为0.79?NTU,叶绿素a为12.36?吨/L,去除率达到92.28%,?CODMn为2.224??mg/L,去除率达到73.84%;无任何预处理的原水混凝沉淀,上清液浊度为16.5?NTU,叶??绿素?a?为?58.52?吨/L,去除率达到?63.43%,CODM,j?4.364?mg/L,去除率达到?48.66%;?1?mg/L??NaCIO处理后混凝沉淀后上清液浊度为19.8?NTU,叶绿素a为,67.08昭/L,去除率达到??58.08%,CODMnS?4.844?mg/L,去除率达到43.01%;?2?mg/L?NaCIO处理后混凝沉淀后上??清液浊度为18.6?NTU
■■■■■■??原水加压?lmgCl?2mgCl?lmgMn?2mgMn??图2-7螺旋鱼腥藻经不同处理方式混凝沉淀出水藻毒素、DOC对比??图2-7中可以看出,对于藻毒素,原水藻毒素为1.56Mg/L,经过NaCIO预氧化后,??藻毒素浓度明显增高,随着NaCIO投加浓度的升高,藻毒素浓度也越高,当NaClO浓度??为2?mg/L时,藻毒素约为原水的1.22倍;KMn〇4预氧化之后藻毒素并未增加,吕丽萍等[65]??研究发现当KMuCU浓度小于2?mg/L时,对藻体无明显破坏,藻细胞的分子量分布也无显??著变化,随着KMn04浓度不断升高,藻细胞受到破坏程度增强,IOM释放到胞外,同时??产生了类腐殖酸和类富里酸等分子量较大的物质。通过70?m深井加压后藻毒素并未增加,??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多因素综合作用对铜绿微囊藻生长的影响[J]. 张芹,李强,南红岩.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2017(05)
[2]深水循环混凝沉淀处理含铜绿微囊藻原水的效果和机理研究[J]. 鲁梦江,丛海兵,郑全兴,徐思涛,陈雯婧,王巍. 环境科学学报. 2016(08)
[3]我国蓝藻水华的发生机理、危害及防控利用研究进展[J]. 李媛,张家卫,魏杰,赵文. 微生物学杂志. 2015(04)
[4]DBP对铜绿微囊藻生长和抗氧化酶的影响[J]. 刘春晓,王平,李海燕,王新春,袁玮良.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15(02)
[5]高锰酸钾预氧化强化混凝去除螺旋鱼腥藻的研究[J]. 吕丽萍,乔俊莲,张龙. 环境科学学报. 2015(09)
[6]蓝藻水华与水体富营养化综合治理[J]. 黄炜.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14(04)
[7]短波紫外对铜绿微囊藻的灭活与微囊藻毒素的降解[J]. 欧桦瑟,韦朝海,高乃云,吴海珍,吴超飞,任源,胡芸. 中国给水排水. 2013(15)
[8]压力强化混凝沉淀除藻工艺研究[J]. 丛海兵,陈雯婧,徐亚军,王巍,张颖. 环境科学学报. 2013(07)
[9]湖泊蓝藻水华发生机理研究进展[J]. 马健荣,邓建明,秦伯强,龙胜兴. 生态学报. 2013(10)
[10]气浮除藻工艺的比较及影响因素[J]. 袁俊,朱光灿,吕锡武. 净水技术. 2012(06)
博士论文
[1]伊乐藻对铜绿微囊藻的化感作用研究[D]. 张兵之.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2007
硕士论文
[1]螺旋藻保种技术的研究[D]. 李迷.天津商业大学 2015
[2]预压力混凝沉淀除藻工艺中有机物变化规律与去除研究[D]. 陈雯婧.扬州大学 2015
[3]压力作用后蓝藻气囊及活性变化规律研究[D]. 王巍.扬州大学 2015
[4]预压力混凝沉淀去除蓝藻工艺研究[D]. 徐亚军.扬州大学 2015
[5]巢湖水体微囊藻生长潜力及浮力变化特征研究[D]. 李坤阳.安徽农业大学 2009
[6]一种新型蓝藻清除机械的除藻机理及除藻试验研究[D]. 黄维.湖南农业大学 2009
[7]蓝藻伪空胞的特征及其浮力对氮磷和温度的响应机制研究[D]. 杨波.湖南农业大学 2007
[8]蓝藻的生长生理特征及其竞争优势研究[D]. 马祖友.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102131
【文章来源】:扬州大学江苏省
【文章页数】:6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2-4极大螺旋藻经不同处理方式混凝沉淀出水浊度、叶绿素a、CODm-对比??图2-4所示,根据所测得的实验数据,可以看出,原水浊度62?NTU,pH值在8.0左??
投药量(mg/L)??图2-6螺旋鱼腥藻经不同处理方式混凝沉淀出水浊度、叶绿素a、CODM,,对比??图2-6所示,根据所测得的实验数据,可以看出,原水浊度72?NTU,?pH值在8.0左??右,叶绿素a浓度为160|ig/L,?CODMn为8.5mg/L。随着投药量增多,各工艺处理后的浊??度、叶绿素a以及CODMn都呈下降趋势。当PAC投药量为12?mg/L时,70?m深井混凝沉??淀后上清液浊度为0.79?NTU,叶绿素a为12.36?吨/L,去除率达到92.28%,?CODMn为2.224??mg/L,去除率达到73.84%;无任何预处理的原水混凝沉淀,上清液浊度为16.5?NTU,叶??绿素?a?为?58.52?吨/L,去除率达到?63.43%,CODM,j?4.364?mg/L,去除率达到?48.66%;?1?mg/L??NaCIO处理后混凝沉淀后上清液浊度为19.8?NTU,叶绿素a为,67.08昭/L,去除率达到??58.08%,CODMnS?4.844?mg/L,去除率达到43.01%;?2?mg/L?NaCIO处理后混凝沉淀后上??清液浊度为18.6?NTU
■■■■■■??原水加压?lmgCl?2mgCl?lmgMn?2mgMn??图2-7螺旋鱼腥藻经不同处理方式混凝沉淀出水藻毒素、DOC对比??图2-7中可以看出,对于藻毒素,原水藻毒素为1.56Mg/L,经过NaCIO预氧化后,??藻毒素浓度明显增高,随着NaCIO投加浓度的升高,藻毒素浓度也越高,当NaClO浓度??为2?mg/L时,藻毒素约为原水的1.22倍;KMn〇4预氧化之后藻毒素并未增加,吕丽萍等[65]??研究发现当KMuCU浓度小于2?mg/L时,对藻体无明显破坏,藻细胞的分子量分布也无显??著变化,随着KMn04浓度不断升高,藻细胞受到破坏程度增强,IOM释放到胞外,同时??产生了类腐殖酸和类富里酸等分子量较大的物质。通过70?m深井加压后藻毒素并未增加,??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多因素综合作用对铜绿微囊藻生长的影响[J]. 张芹,李强,南红岩.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2017(05)
[2]深水循环混凝沉淀处理含铜绿微囊藻原水的效果和机理研究[J]. 鲁梦江,丛海兵,郑全兴,徐思涛,陈雯婧,王巍. 环境科学学报. 2016(08)
[3]我国蓝藻水华的发生机理、危害及防控利用研究进展[J]. 李媛,张家卫,魏杰,赵文. 微生物学杂志. 2015(04)
[4]DBP对铜绿微囊藻生长和抗氧化酶的影响[J]. 刘春晓,王平,李海燕,王新春,袁玮良.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15(02)
[5]高锰酸钾预氧化强化混凝去除螺旋鱼腥藻的研究[J]. 吕丽萍,乔俊莲,张龙. 环境科学学报. 2015(09)
[6]蓝藻水华与水体富营养化综合治理[J]. 黄炜.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14(04)
[7]短波紫外对铜绿微囊藻的灭活与微囊藻毒素的降解[J]. 欧桦瑟,韦朝海,高乃云,吴海珍,吴超飞,任源,胡芸. 中国给水排水. 2013(15)
[8]压力强化混凝沉淀除藻工艺研究[J]. 丛海兵,陈雯婧,徐亚军,王巍,张颖. 环境科学学报. 2013(07)
[9]湖泊蓝藻水华发生机理研究进展[J]. 马健荣,邓建明,秦伯强,龙胜兴. 生态学报. 2013(10)
[10]气浮除藻工艺的比较及影响因素[J]. 袁俊,朱光灿,吕锡武. 净水技术. 2012(06)
博士论文
[1]伊乐藻对铜绿微囊藻的化感作用研究[D]. 张兵之.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2007
硕士论文
[1]螺旋藻保种技术的研究[D]. 李迷.天津商业大学 2015
[2]预压力混凝沉淀除藻工艺中有机物变化规律与去除研究[D]. 陈雯婧.扬州大学 2015
[3]压力作用后蓝藻气囊及活性变化规律研究[D]. 王巍.扬州大学 2015
[4]预压力混凝沉淀去除蓝藻工艺研究[D]. 徐亚军.扬州大学 2015
[5]巢湖水体微囊藻生长潜力及浮力变化特征研究[D]. 李坤阳.安徽农业大学 2009
[6]一种新型蓝藻清除机械的除藻机理及除藻试验研究[D]. 黄维.湖南农业大学 2009
[7]蓝藻伪空胞的特征及其浮力对氮磷和温度的响应机制研究[D]. 杨波.湖南农业大学 2007
[8]蓝藻的生长生理特征及其竞争优势研究[D]. 马祖友.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10213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31021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