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环境工程论文 >

北京市昌平城区大气中PAHs的沉降特征

发布时间:2021-05-07 16:48
  降尘是大气颗粒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多种有毒有害污染物的载体。降尘不仅影响太阳辐射,降低能见度,而且通过沉降作用,载带大气污染物进入地表其它圈层,参与大气圈与地表之间的物质交换。多环芳烃(PAHs)是存在于降尘中的一类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和疑似人类致癌物,主要来源于化石燃料和生物质燃烧。因此,开展降尘中PAHs污染现状和来源研究,有助于有效控制PAHs污染和保护人群健康。本研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对北京市昌平区降尘中16种美国环保署优控PAHs(下简称“16种PAHs”)进行测定,分析降尘中PAHs的浓度、组成以及季节变化规律,计算PAHs沉降通量,利用特征比值法和主成分分析法解析降尘中PAHs的来源,采用毒性当量浓度法和终生超额致癌风险模型,对降尘中PAHs的手部皮肤接触暴露所致健康风险进行估算。研究结果表明:(1)昌平区降尘中16种PAHs总浓度为2.2235.87μg/g,其中致癌性PAHs占11.53%47.51%。降尘中PAHs组成以低环数PAHs为主。降尘中16种PAHs总浓度有显著的季节变化特征。冬季浓度最高(4.8... 

【文章来源】: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8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大气降尘的研究现状
        1.2.1 降尘的概念和危害
        1.2.2 降尘通量及标准值
        1.2.3 降尘中元素分布特征
        1.2.4 降尘中有机物分布特征
    1.3 大气降尘中PAHs的研究现状
        1.3.1 PAHs的性质
        1.3.2 PAHs的来源
        1.3.3 PAHs的危害
        1.3.4 PAHs的检测分析方法
        1.3.5 降尘中的PAHs
    1.4 研究目的及内容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内容
        1.4.3 创新点
第2章 研究区域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域概况
        2.1.1 地理环境
        2.1.2 气候特征
        2.1.3 能源结构特征
    2.2 样品采集
        2.2.1 采样点设置
        2.2.2 采样方法
        2.2.3 降尘通量计算
    2.3 仪器与试剂
    2.4 样品预处理
    2.5 样品分析测试
        2.5.1 GC/MS的测试条件
        2.5.2 定性和定量分析
    2.6 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
第3章 昌平区大气降尘中PAHs的组成特征及季节变化
    3.1 昌平区大气降尘中PAHs的组成特征
        3.1.1 降尘中PAHs的浓度
        3.1.2 降尘中PAHs的组成特征
    3.2 昌平区大气降尘中PAHs的季节变化特征
        3.2.1 降尘中PAHs浓度的季节变化
        3.2.2 降尘中PAHs组成分布的季节变化
    3.3 昌平区大气降尘中PAHs的沉降通量
第4章 昌平区大气降尘中PAHs的源解析及健康风险评价
    4.1 大气降尘中PAHs的源解析
        4.1.1 特征比值法
        4.1.2 主成分分析法
    4.2 大气降尘中PAHs的健康风险评价
        4.2.1 毒性当量评价
        4.2.2 终生致癌风险评价
第5章 结论与局限性
    5.1 主要结论
    5.2 研究的局限性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食用油中多环芳烃研究进展[J]. 侯利霞,仇记红.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3)
[2]多环芳烃对水生生物生殖毒性的研究进展[J]. 王萌,雷忻,田鹏飞,张静静,程栋,安鹏,马万里.  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2)
[3]母亲孕期多环芳烃暴露对新生儿体格发育的影响[J]. 成琳,李艳宁,邓云珺,张红梅,聂继盛,牛侨.  环境与职业医学. 2017(05)
[4]大气降尘样品中多环芳烃采样方法综述[J]. 陈晨,宋康,段永红,李岩.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4)
[5]兰州河谷盆地大气多环芳烃干沉降通量及来源[J]. 剧媛丽,刘攀亮,于周锁,高宏,毛潇萱,马建民,黄韬.  环境科学. 2017(08)
[6]西安市地表灰尘中PAHs健康风险特征[J]. 王丽,王利军,史兴民,卢新卫,张文娟.  环境科学研究. 2016(12)
[7]主成分分析法在大气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以陕西省铜川市为例[J]. 薛燕芝,刘选卫,易文利,董奇.  河南科学. 2016(08)
[8]云南宣威肺癌高发区C1煤燃烧排放颗粒物中PAHs的组成特征及健康风险[J]. 张荣驰,郝晓洁,张文超,刘品威,马静,尚羽,吴明红,吕森林.  生态毒理学报. 2016(02)
[9]上海市大气沉降物中多环芳烃赋存特征及其来源[J]. 刘炎坤,汪青,刘敏,陆敏,刘赛,杨博,武子澜,秦玉坤.  中国环境科学. 2015(09)
[10]索氏提取法与超声提取法的比较研究[J]. 陆家骝,周民峰,兰韬.  污染防治技术. 2015(03)

博士论文
[1]上海城市大气颗粒物PAHs及其干湿沉降研究[D]. 汪青.华东师范大学 2016
[2]住宅室内降尘中多环芳烃污染研究与预警系统构建[D]. 阳琴.重庆大学 2015
[3]石油开采区多环芳烃多介质环境行为及其生态风险研究[D]. 胡艳.华北电力大学 2013
[4]上海市大气降尘中多环芳烃的研究[D]. 任宇.复旦大学 2006

硕士论文
[1]攀枝花市大气降尘源解析及风险评价[D]. 汪凝眉.成都理工大学 2016
[2]西安市大气降尘污染特征研究[D]. 云中来.长安大学 2015
[3]太原市干湿沉降中PAHs的特征来源及风险评价[D]. 崔阳.太原科技大学 2015
[4]石化工业区周边土壤和大气沉降中多环芳烃组成分布特征及源解析[D]. 林根满.东华大学 2015
[5]上海市降水降尘中PAHs和PCBs的时空分布特征与源解析[D]. 吕金刚.华东师范大学 2012
[6]上海雨水及雾水中多环芳烃的研究[D]. 闫丽丽.复旦大学 2011
[7]河北省近20年大气降尘通量的时空变化特征[D]. 张素芳.河北师范大学 2010
[8]广州市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及其周围水体与土壤中的多环芳烃和邻苯二甲酸酯初探[D]. 褚红榜.广州大学 2009
[9]重庆市降尘分布及其中多环芳烃污染特征研究[D]. 谭新文.重庆大学 2008
[10]多环芳烃对褐菖鲉成体及其胚胎幼体毒性效应的初步研究[D]. 刘睿智.厦门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17374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317374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300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