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自然观视域下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思想探析
发布时间:2021-05-26 19:26
面对环境危机,“生态学”日益成为人们的研究热点。十九大、马克思诞辰200周年讲话、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等重大会议,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高频出现,引起高度关注,绿色成为新时代现代化最耀眼的颜色。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是对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关系的继承和发展,是对新时代生态文明思想的深入诠释和高度总结,为实现美丽中国提供思想指导、方向指引和实践路径。本文的研究对象为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采用文献研读、分析综合与理论实践相统一的研究方法,为其探寻思想渊源、回应时代诉求、提供实践路径。首先介绍课题的概念界定和理论来源,立足于马克思、恩格斯人与自然关系,从认识、态度和使命三个层面,具体分析人与自然的对象性关系、全面生产理论、再生产整个自然界和自然报复论、尊重自然规律论、实现两个和解为正确把握两者关系进行思想论证。其次介绍课题的时代诉求,从改革开放四十年发展历程、我国的环境现状、美丽中国的未来展望三个层面阐述本课题的现实必要性。最后为本课题提供实践路径,理念践行层面关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生态文明历史观和绿色生产力,宏观层面重点介绍绿色现代化革命、生态系统保护和全球生态共赢,微观层面主要涉及山水林田湖草的综...
【文章来源】:哈尔滨工业大学黑龙江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6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1.1 课题的来源
1.1.2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在该方向的研究现状及分析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文献综述的简析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主要研究方法
第2章 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的概念界定与思想探源
2.1 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的概念界定
2.1.1 还自然以宁静之美的概念阐述
2.1.2 还自然以和谐之美的概念阐述
2.2 挖掘马克思自然观宝贵财富
2.2.1 人与自然的对象性关系
2.2.2 全面生产理论
2.2.3 再生产整个自然界
2.3 继承恩格斯自然观思想精华
2.3.1 自然报复论思想
2.3.2 尊重自然规律的本体论
2.3.3 实现两个和解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的时代要求
3.1 改革开放40 年经济发展与环境问题
3.1.1 经济发展与环境问题的关系分析
3.1.2 改革开放40 年经济发展与环境问题的阶段性演变历程
3.1.3 我国环境问题的经济驱动力分析
3.2 我国环境污染现状分析
3.2.1 水资源缺乏、浪费与水污染加剧
3.2.2 土壤污染与水土流失、荒漠化
3.2.3 矿产资源开发状况
3.2.4 空气污染状况
3.3 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的必要性
3.3.1 环境国情的客观基础
3.3.2 环境治理的现实性诉求
3.3.3 美丽中国的未来展望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的实践路径
4.1 积极践行新时代生态文明理念
4.1.1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4.1.2 坚持生态兴则文明兴
4.1.3 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4.2 大力推进绿色中国梦发展战略
4.2.1 加快实现绿色现代化革命
4.2.2 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
4.2.3 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
4.3 贯彻落实生态治理现代化举措
4.3.1 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
4.3.2 打赢蓝天白云保卫战
4.3.3 实施清水绿岸防治行动
4.3.4 实施土壤恢复综合整治
4.4 提供有力保障为美丽中国保驾护航
4.4.1 以最严格的制度保障为根本点
4.4.2 以最严密的法治保障为着力点
4.4.3 以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为落脚点
4.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创新绿色现代化:隧穿环境库兹涅兹曲线[J]. 唐啸,胡鞍钢.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8(05)
[2]马克思整体性生产理论:对西方学者诘难的辩证[J]. 刘红梅,李笑野. 海派经济学. 2018(01)
[3]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J]. 方世南. 理论视野. 2018(02)
[4]新时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对策[J]. 刘尚洪,单喜凤. 决策与信息. 2017(11)
[5]农村环境综合治理PPP模式创新研究——以四川省简阳市为例[J]. 傅晶晶,周阳. 法制与社会. 2017(23)
[6]还自然以宁静[J]. 徐令予. 金融博览. 2017(08)
[7]人与自然命运共同体论析[J]. 卢艳芹,彭福扬. 理论月刊. 2017(06)
[8]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多维取向[J]. 蓝强. 重庆社会科学. 2016(11)
[9]极限之上:《增长的极限》40年后的再思考[J]. 乔根·兰德斯,王小钢. 探索与争鸣. 2016(10)
[10]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价值理念探析[J]. 叶冬娜. 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3)
本文编号:3206931
【文章来源】:哈尔滨工业大学黑龙江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6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1.1 课题的来源
1.1.2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在该方向的研究现状及分析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文献综述的简析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主要研究方法
第2章 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的概念界定与思想探源
2.1 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的概念界定
2.1.1 还自然以宁静之美的概念阐述
2.1.2 还自然以和谐之美的概念阐述
2.2 挖掘马克思自然观宝贵财富
2.2.1 人与自然的对象性关系
2.2.2 全面生产理论
2.2.3 再生产整个自然界
2.3 继承恩格斯自然观思想精华
2.3.1 自然报复论思想
2.3.2 尊重自然规律的本体论
2.3.3 实现两个和解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的时代要求
3.1 改革开放40 年经济发展与环境问题
3.1.1 经济发展与环境问题的关系分析
3.1.2 改革开放40 年经济发展与环境问题的阶段性演变历程
3.1.3 我国环境问题的经济驱动力分析
3.2 我国环境污染现状分析
3.2.1 水资源缺乏、浪费与水污染加剧
3.2.2 土壤污染与水土流失、荒漠化
3.2.3 矿产资源开发状况
3.2.4 空气污染状况
3.3 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的必要性
3.3.1 环境国情的客观基础
3.3.2 环境治理的现实性诉求
3.3.3 美丽中国的未来展望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的实践路径
4.1 积极践行新时代生态文明理念
4.1.1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4.1.2 坚持生态兴则文明兴
4.1.3 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4.2 大力推进绿色中国梦发展战略
4.2.1 加快实现绿色现代化革命
4.2.2 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
4.2.3 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
4.3 贯彻落实生态治理现代化举措
4.3.1 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
4.3.2 打赢蓝天白云保卫战
4.3.3 实施清水绿岸防治行动
4.3.4 实施土壤恢复综合整治
4.4 提供有力保障为美丽中国保驾护航
4.4.1 以最严格的制度保障为根本点
4.4.2 以最严密的法治保障为着力点
4.4.3 以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为落脚点
4.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创新绿色现代化:隧穿环境库兹涅兹曲线[J]. 唐啸,胡鞍钢.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8(05)
[2]马克思整体性生产理论:对西方学者诘难的辩证[J]. 刘红梅,李笑野. 海派经济学. 2018(01)
[3]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J]. 方世南. 理论视野. 2018(02)
[4]新时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对策[J]. 刘尚洪,单喜凤. 决策与信息. 2017(11)
[5]农村环境综合治理PPP模式创新研究——以四川省简阳市为例[J]. 傅晶晶,周阳. 法制与社会. 2017(23)
[6]还自然以宁静[J]. 徐令予. 金融博览. 2017(08)
[7]人与自然命运共同体论析[J]. 卢艳芹,彭福扬. 理论月刊. 2017(06)
[8]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多维取向[J]. 蓝强. 重庆社会科学. 2016(11)
[9]极限之上:《增长的极限》40年后的再思考[J]. 乔根·兰德斯,王小钢. 探索与争鸣. 2016(10)
[10]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价值理念探析[J]. 叶冬娜. 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3)
本文编号:320693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32069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