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方体和八面体微/纳米氧化亚铜对大型水蚤(Daphnia magna)的氧化胁迫和生理损伤
发布时间:2021-05-26 20:05
为了实现特定的功能和应用,越来越多不同结构特性的纳米材料逐渐被人们精确合成。一些研究指出纳米材料的物理化学特性能够显著影响纳米材料对水生生物的毒性作用,但是对于不同特性的纳米氧化亚铜的毒性研究依然比较缺乏。本研究制备了2种不同形貌和结构的微/纳米氧化亚铜(micro/nano-Cu2O)晶体,通过对大型水蚤(Daphnia magna)进行72 h的急性暴露实验,测定了大型水蚤体内还原型谷胱甘肽(GSH)的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钠/钾腺苷三磷酸酶(Na+/K+-ATPase)的活性变化。结果表明在2种不同特性的微/纳米氧化亚铜暴露体系中,大型水蚤体内Cu的积累量差别不大,但是不同结构的micro/nano-Cu2O对大型水蚤抗氧化酶活性和钠/钾腺苷三磷酸酶活性影响存在差别。与立方体相比,八面体micro/nano-Cu2O能够暴露更多的{111}面,并且其原子排列使其具有较高的表面能量,因此更容易在大型水蚤肠道内诱导产生活性氧(ROS)及溶出更多Cu2+,对大型水蚤产生更强的氧化胁迫和膜...
【文章来源】:生态毒理学报. 2016,11(05)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9 页
【文章目录】:
1 材料与方法(Materials and methods)
1.1 微/纳米氧化亚铜的制备与表征
1.2 受试生物
1.3 微/纳米氧化亚铜模拟水体的配制及大型水蚤的暴露
1.4 大型水蚤体内Cu的积累量的测定
1.5 大型水蚤体内GSH的含量及SOD、CAT和Na+/K+-ATPase活性的测定
1.6 统计分析
2 结果(Results)
2.1 立方体和八面体微/纳米氧化亚铜晶体的表征
2.2 大型水蚤体内Cu的积累量
2.3大型水蚤体内SOD活性、CAT活性、GSH含量及Na+/K+-ATPase活性变化
3 讨论(Discussion)
3.1 立方体和八面体微/纳米氧化亚铜晶体在大型水蚤体内诱导的氧化应激和膜损伤
3.2 立方体和八面体微/纳米氧化亚铜晶体对大型水蚤的致毒机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水体铜对黄河鲤Na+-K+-ATP酶活性的影响[J]. 高春生,张光辉,杨国宇,王艳玲. 环境科学研究. 2008(04)
[2]水体铜对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代谢酶活力的影响[J]. 杨志彪,赵云龙,周忠良,李娜,杨健. 海洋与湖沼. 2006(02)
本文编号:3206984
【文章来源】:生态毒理学报. 2016,11(05)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9 页
【文章目录】:
1 材料与方法(Materials and methods)
1.1 微/纳米氧化亚铜的制备与表征
1.2 受试生物
1.3 微/纳米氧化亚铜模拟水体的配制及大型水蚤的暴露
1.4 大型水蚤体内Cu的积累量的测定
1.5 大型水蚤体内GSH的含量及SOD、CAT和Na+/K+-ATPase活性的测定
1.6 统计分析
2 结果(Results)
2.1 立方体和八面体微/纳米氧化亚铜晶体的表征
2.2 大型水蚤体内Cu的积累量
2.3大型水蚤体内SOD活性、CAT活性、GSH含量及Na+/K+-ATPase活性变化
3 讨论(Discussion)
3.1 立方体和八面体微/纳米氧化亚铜晶体在大型水蚤体内诱导的氧化应激和膜损伤
3.2 立方体和八面体微/纳米氧化亚铜晶体对大型水蚤的致毒机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水体铜对黄河鲤Na+-K+-ATP酶活性的影响[J]. 高春生,张光辉,杨国宇,王艳玲. 环境科学研究. 2008(04)
[2]水体铜对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代谢酶活力的影响[J]. 杨志彪,赵云龙,周忠良,李娜,杨健. 海洋与湖沼. 2006(02)
本文编号:320698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32069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