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环境工程论文 >

大屯海和长桥海沉积物有机质空间分布特征及其来源示踪

发布时间:2021-07-02 10:59
  为了认识人类活动和环境变化对蒙自盆地两大湖泊生态环境的影响,本研究对蒙自盆地长桥海和大屯海两个湖泊进行表层沉积物物理、化学参数分析,测定了75个站位样品的沉积物粒度、总有机碳(TOC)、总氮(TN),碳氮稳定同位素(δ13C、δ15N),揭示了两个湖有机质的含量空间分布特征和环境指示意义。并通过对陆源和湖泊内源有机质组成的对比分析,探讨了沉积物粒度、水动力环境对沉积物中TOC,TN含量的影响,同时对有机指数和有机氮污染问题进行了初步分析。(1)大屯海表层沉积物主要以粉砂和黏土为主,其中粉砂为研究湖区的优势粒级,类型为粘土质粉砂,也有部分样品为砂质粉砂、粉砂质砂和砂-粉砂-黏土。长桥海表层沉积物主要以粉砂和黏土为主,其中粉砂为研究湖区的优势粒级,主要类型为粘土质粉砂,也有少数部分样品粉砂质黏土。盆地湖泊流域内人类活动的强弱对湖泊沉积物的粒度各组分变化也具有重要的影响,形成了有别于自然环境影响下同心圆结构特征。(2)大屯海表层沉积物总有机碳(TOC)含量在1.91%8.78%之间波动,平均含量为5.09%。湖心含量高,近岸含... 

【文章来源】:云南师范大学云南省

【文章页数】:8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大屯海和长桥海沉积物有机质空间分布特征及其来源示踪


研究区地理位置图

大屯,等深线图


屯海( 23°25'38″N,103°18'39″E)又名矣波草海,大屯海因紧靠蒙自镇而得名,系在构造盆地基础上由岩溶洼地汇水而成,属于构造岩溶桥海(最近处水面仅相隔 1.3km),南北长 6.4km,东西最宽处 2.8k似长方形。面积 12.4km2。大屯海四面围堤,西、南两岸堤外有常年积和鱼塘。根据 2018 年 3 月监测的数据,大屯海平均水深为 2.3m,最大m(图 2.2),南北走向属于断陷淡水湖,深水区分布于北部中间狭窄地考察,大屯海北部受人类活动影响较严重,到处渔网密布,储水108m3。

历史事件,年均气温,湖泊,盆地


1968 年出现极端干旱事件,大屯海和长桥海部分干涸;1978~1981 现干旱事件,盆地内气温持续上升,降水持续异常减少;在 1980 年大旱期间屯海和长桥海干涸见底,湖区呈现沼泽特征,水生植物和有机质极为丰1986~1988 年,降水量持续减少,1987 年盆地两大湖泊部分干涸。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长江中游浅水湖泊沉积物碳氮同位素特征及其来源分析[J]. 冀文豪,郭匿春,徐军,余辉,牛远.  水生态学杂志. 2018(06)
[2]滇东湖泊水生植物和浮游生物碳、氮稳定同位素与元素组成特征[J]. 梁红,黄林培,陈光杰,康文刚,刘园园,王教元,朱庆生,刘术,邓颖.  湖泊科学. 2018(05)
[3]云南蒙自盆地人类活动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J]. 吕玉香,胡伟,郭传道.  中国岩溶. 2017(04)
[4]全有机稳定碳同位素在我国湖泊沉积物研究中的应用[J]. 周晓娟.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6(35)
[5]泸沽湖表层沉积物粒度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J]. 吴汉,常凤琴,张虎才,李华勇,蒙红卫,段立曾,刘东升,李楠,朱梦姝.  沉积学报. 2016(04)
[6]滇池构造漏水隐患及水安全[J]. 张虎才.  地球科学进展. 2016(08)
[7]天山天池水体季节性分层特征[J]. 王斌,马健,王银亚,尹湘江.  湖泊科学. 2015(06)
[8]纳木错水温变化及热力学分层特征初步研究[J]. 黄磊,王君波,朱立平,鞠建廷,汪勇,马庆峰.  湖泊科学. 2015(04)
[9]多重环境压力下大屯海硅藻群落结构的长期变化[J]. 陶建霜,陈光杰,陈小林,刘园园,卢慧斌,胡葵.  应用生态学报. 2015(08)
[10]近岸水体表层悬浮泥沙平均粒径遥感反演[J]. 杨曦光,黄海军,严立文,刘艳霞,马立杰.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2015(02)

博士论文
[1]高原湖泊沉积物有机碳、氮来源与表征[D]. 程庆霖.华东师范大学 2014

硕士论文
[1]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表层沉积物中有机质来源及时空变化特征[D]. 王晓峰.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 2018
[2]浙江北湖桥(BHQ)孔沉积物稳定碳氧同位素记录研究[D]. 程龙娟.浙江师范大学 2016
[3]龙泓涧沉积物和上覆水特征及其环境意义的研究[D]. 马俊飞.华东师范大学 2015
[4]藏北高原湖泊表层沉积物有机碳、碳氮比以及有机碳同位素特征及其环境意义[D]. 李军.兰州大学 2014
[5]滇池流域不同类型农田沟渠对氮磷的截留与去除效应[D]. 吴晓妮.云南大学 2013
[6]农田径流人工湿地处理中磷的去除研究[D]. 刘波.西南大学 2010
[7]轻稀土元素对水体富营养化影响研究[D]. 刘佩.四川师范大学 2008
[8]超声及其强化技术抑制和去除藻类实验研究[D]. 王波.清华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26034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326034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a9c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