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环境工程论文 >

半钢冶炼炉渣气化脱磷工艺研究

发布时间:2021-07-11 04:40
  近年来,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善,同时对生存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作为重污染的钢铁行业,在重视产品质量的提升及研发新技术的同时,在环保和资源综合利用方面也越来越关注。转炉渣中含有CaO、MgO、SiO2、FeO等成分,但由于其中含有磷元素且较难去除,故利用率较低。在溅渣前或溅渣过程中,向熔池内加入适量的还原剂,如碳粉、硅粉,利用溅渣过程中较好的动力学条件,对转炉钢渣中的磷元素进行还原,并以气态的形式随炉气逸出的气化脱磷技术,在实验室实验中具有较高的气化脱磷率。脱除磷的转炉钢渣由于重新具备了脱磷能力,可留在转炉内继续参与下一炉次的冶炼反应。以前人的理论研究为基础,针对承钢半钢冶炼炉渣进行实验研究,通过以炉渣温度、氧化性、碱度、氮气流量控制为变量,在实验室进行单因素实验。表明,实验温度在1450℃1650℃范围内,气化脱磷率为59.6%76.27%,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升高;FeO含量在16%32%范围内变化时,气化脱磷率为62.85%66.75%;碱度在... 

【文章来源】:华北理工大学河北省

【文章页数】:7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半钢冶炼炉渣气化脱磷工艺研究


滚筒法工艺路线图

示意图,转炉溅渣护炉,示意图,钢渣


图 2 转炉溅渣护炉示意图hematic diagram of slag splashing for converter prote术特点终渣的溅渣护炉技术不但充分利用了钢渣要包括:在 3 分钟左右完成,对正常的生产顺序几乎入,利用氧枪和自动控制系统完成,操作用氮气和部分转炉钢渣,投资小,成本低;炉钢渣减少废渣排放;均匀炉内形状变化小;用溅渣层,节约造渣剂用量,降低生产成本龄,利于生产顺行。

示意图,高温电炉,转子流量计,炉渣


217 型高温电炉内进行,其额定电压为 3其示意图如下所示,通过温度控制系统设进行保护,采用转子流量计进行流量控制石墨坩埚,熔融后的炉渣取出冷却后,通学成分变化,计算气化脱磷率。取的渣样及还原剂焦炭磨碎至 190~200 目gO 坩埚连同渣料放入炉中,然后通过温度水对设备进行冷却保护,确认无误后启动于流动氮气氛中,并通过转子流量计设置,取出炉渣并冷却,测量并分析炉渣成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钢渣粉末处理含重金属废水实验[J]. 包勇超.  环境工程. 2018(09)
[2]浅谈钢渣的综合利用[J]. 李冰,唐彪,王星磊.  建材与装饰. 2018(12)
[3]熔融法转炉钢渣微晶玻璃的结构与性能研究[J]. 罗智宏,何峰,张文涛,王立格,刘小青,方德,杨虎,谢峻林.  人工晶体学报. 2018(03)
[4]60 t转炉炉渣气化脱磷后循环利用试验研究[J]. 薛月凯,王书桓,李晨晓,赵定国,王黎光,陈建军.  炼钢. 2018(01)
[5]钢渣去除废水中重金属离子的研究综述[J]. 杨丽韫,陈军,袁鹏,白皓,李宏.  钢铁. 2017(08)
[6]微波碳热还原转炉渣气化脱磷反应的宏观动力学[J]. 王艺慈,李海洋,罗果萍,李双威.  钢铁研究学报. 2017(02)
[7]钢渣综合利用现状及发展趋势[J]. 高本恒,郝以党,张淑苓,李雪,李萌.  环境工程. 2016(S1)
[8]不同种类钢渣的处理工艺的选择[J]. 赵刚.  山西冶金. 2016(03)
[9]转炉钢渣气化脱磷反应的热力学分析及试验[J]. 王艺慈,李海洋,李双威,罗果萍.  钢铁研究学报. 2016(06)
[10]碳热还原转炉渣脱磷的试验[J]. 赵成林,张宁,康磊,曹东,李广帮.  钢铁. 2016(05)

硕士论文
[1]钢渣中f-CaO膨胀性研究[D]. 吕杨.北京化工大学 2017
[2]钢渣透水沥青混合料的制备及界面机理研究[D]. 徐帅.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7
[3]钢渣磁选分离及尾渣用于烧结工艺研究[D]. 朱广太.重庆大学 2016
[4]钢渣沥青混合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 牛哲.东南大学 2016
[5]钢渣处理酸性含铅废水的性能研究[D]. 殷云皓.南京理工大学 2016
[6]碱钢渣混凝土设计与性能的试验研究[D]. 郭涛.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5
[7]硅还原转炉渣气化脱磷热力学和动力学基础研究[D]. 吴艳青.河北理工大学 2007
[8]流动氮气条件下转炉渣气化脱磷动力学研究[D]. 吕晓芳.河北理工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27735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327735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5fa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