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环境工程论文 >

辽河上游面源污染负荷估算及评价

发布时间:2021-07-18 16:01
  辽河上游是重要的农业基地,其水质状况的好坏不仅对流域内农业生产产生直接影响而且严重威胁着流域内的水环境安全。近年来,随着对辽河流域的不断治理,其水环境污染恶化趋势得到了有效控制,但面源污染对水环境污染构成的威胁却在进一步增加。本文以辽河上游为研究区,针对流域的气候、地域特征和水环境特性,通过实地调研对研究区面源污染特征进行分析,采用系数法估算流域内COD、TP、NH4+-N等指标的污染负荷;并构建辽河上游污染负荷评价模型——ArcSWAT模型。通过利用该模型模拟研究区面源污染状况来分析农村面源污染扩散时空动态变化过程;其次,利用SWAT-CUP确定模型参数并适当加以调整,以提高模拟和预测的准确性,实现氮、磷等面源污染指标的浓度模拟,并以一定时间步长预测面源污染的变化趋势,从而有效降低研究区域内污染物的总排放量,改善其水环境质量。通过对辽河上游面源污染负荷进行估算,我们可以看出,辽河上游流经11个地区的COD、TP和NH4+-N每年贡献率分别为72.92%、6.74%、20.34%。流域内畜禽养殖、生... 

【文章来源】:辽宁大学辽宁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7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辽河上游面源污染负荷估算及评价


辽河上游水污染现状调查区域

实地调查


散养牲畜图 3-2 实地调查现场的主要去向,分析了流域内农村生活、畜禽粪便和种植业要去向:辽河上游尚不十分健全的生活污水系键因素。辽河上游地区的居民生活污水基本上上,逐渐下渗到土壤中;有的农户在自己家屋下水井,但最终结果还是下渗到土壤中。另一侵蚀,会随着地表径流进入水体,从而造成流还会对地下水造成一定的威胁。种流失方式:一是被当做肥料用于田地间农作产生的污水或雨水的冲洗直接流失。

辽河,人口,统计年鉴,农业面源污染


污染物指标包括化学需氧量(COD)、总磷(TP)、氨氮(NH4+-N)三种3.3.1.4 数据来源本研究使用的数据有如下几个主要来源1、期刊文献通过 CNKI 数据库、万方数据以及维普期刊全文查阅了农业面源污染的相文文献,这些文献提供了一部分农业面源污染的实验、监测和调查数据。2、统计年鉴包括辽宁统计年鉴(2017)、沈阳统计年鉴(2017)、沈阳农村统计年鉴2017)和铁岭统计年鉴(2017)等资料。3.3.2 辽河上游流经区域的生活污水污染负荷估算3.3.2.1 辽河上游流经区域的地区人口概况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各地区的人口数量也随之快速的增长。辽河上流域流经的区域人口调查结果如图 3-3 所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小流域径流面源污染负荷产生过程研究[J]. 刘甜甜,韩龙喜,孙明园,周梦甜,姜彬彬.  环境科技. 2017(05)
[2]我国流域面源污染总量负荷估算技术研究进展浅析[J]. 倪天华,李文青,祁毅,刁维萍.  科技资讯. 2014(04)
[3]农业面源污染模型及其应用研究[J]. 孙本发,马友华,胡善宝,路青,张维维,方凡.  农业环境与发展. 2013(03)
[4]辽河大伙房水库汇水区农业非点源污染入库模拟[J]. 汤洁,杨巍,李昭阳,卞建民,刘畅.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2(05)
[5]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指标体系[J]. 彭文启.  中国水利. 2012(07)
[6]我国农业面源污染现状、发生机制和对策研究[J]. 饶静,许翔宇,纪晓婷.  农业经济问题. 2011(08)
[7]基于SWAT模型的图们江流域氮磷营养物非点源污染研究[J]. 尹刚,王宁,袁星,张捷.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1(04)
[8]城市非点源污染模型研究进展[J]. 王龙,黄跃飞,王光谦.  环境科学. 2010(10)
[9]低纬高原湖泊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研究进展[J]. 胡万里,付斌,段宗颜,刘宏斌,鲁耀.  中国农学通报. 2009(08)
[10]SWAT模型在伊河上游径流模拟中的应用[J]. 李晓,李致家,董佳瑞.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01)

博士论文
[1]饮马河流域农业面源污染负荷及污染物时空格局演变特征分析[D]. 李春哲.吉林农业大学 2016

硕士论文
[1]颍河流域水功能区面源污染控制研究[D]. 郝守宁.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2014
[2]基于SWAT模型的岔路河星星哨水库以上流域径流模拟[D]. 王鹏.吉林大学 2007
[3]渭河临潼断面以上流域非点源总氮负荷研究[D]. 庄咏涛.西安理工大学 2002



本文编号:328990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328990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1bb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