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环境工程论文 >

基于化学分析的大气颗粒物化学特征研究

发布时间:2021-08-20 00:23
  大气中的PM2.5(particulate matter 2.5,直径2.5微米的颗粒物)对空气的能见度、气候变化以及人体生存健康等都有着重要影响。明确空气污染地区的PM2.5的成分污染特征、空间分布规律以及来源解析构成等,已经成为解决这些地区空气污染问题的必然要求,对于降低这些地区的大气PM2.5浓度,降低雾霾污染程度,改善当地的空气质量具有重大意义。本文采用化学分析的方法,于2016年12月份到2017年11月份,选择了我国中东部华北地区具有区域代表性的五个城市(北京、南京、武汉、太原和广州)作为研究对象,对大气细颗粒中水溶性无机离子和碳组分进行连续观测,以便更好地了解区域大气细颗粒物污染现状。(1)在对中东部华北地区选定的五个城市的大气细颗粒物PM2.5进行采集和观测,研究了大气PM2.5的时空变化特征。将PM2.5年均浓度、不同污染程度分布特征、全年超标率等多个条件综合考虑,PM2.5的污染从严到轻的次序依次为:南京、太原、武... 

【文章来源】:南昌航空大学江西省

【文章页数】:4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基于化学分析的大气颗粒物化学特征研究


其他6种水溶性离子的季节变化特征

电荷平衡,水溶性


图 4-3 水溶性无机阴、阳离子电荷平衡关系电荷平衡的方法还能够对 PM2.5在大气中形成的气溶胶进行酸碱度测量。北京与广州地区的方程回归斜率接近 1,那么可以判断出气溶胶的整体酸碱现出中性。南京与太原地区的数据则反馈出,大气中阳离子的含量具有明显,则气溶胶表现出说明这两个地区 PM2.5呈酸性;而武汉地区的情况恰好相反据表明当地 PM2.5表现出碱性。在 2009~2010 年度 He 等的研究中[76],太原M2.5秋季酸碱度为中性,而到了春夏和冬季都表现出酸性特点。研究人员将主要离子成分进行对比,得出本课题 SO42-与 C1-的相关数据(18.43μg/m3.37μg/m3) 相比 2009-2010 年度有大幅度的降低 (SO42-:29.97μg/m3;C1-3.50μg/m3)。而在两次研究中 NO3-的浓度也出现了微弱的跌幅,但 NH4+的浓维持了稳定,分别为此次的 10.18μg/m3以及往年的 10.85μg/m3。结合太原地年来能源领域的技术进展得出,在煤炭脱硫等方面情况得到了一定的好转,O42-对大气环境的污染程度降低。.1.4 SO42-、NO3-、C1-与 NH4+的存在形式

比值变化


比如 SO2大多是燃煤造成的,但煤燃烧产生的 NOX却较少通过汽车尾气排放的。根据这一现象,可以用 NO3-/ SO42-的比值用来反烧与尾气排放问题相对贡献。将本研究中 5 个城市的数据做图分别得出区的相对贡献为 0.95±0.63、北京地区的相对贡献为 1.45±1.00、太原地贡献为 0.52±0.32、武汉地区的相对贡献为 0.86±0.72、广州地区的相对48±0.46。通过这些数据可知,北京市尾气排放问题对大气的污染最为与往年相比,此次研究中 NO3-/ SO42-均值高于 1999~2000 年(0.58)~2003 年(0.65 )[78], 2009~2010 年(1.07)[79],2010~2012 年(1.2)[80],20)[81]相应数值。这说明随着当地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交通尾气排放的相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而南京地区的均值约为 1,则意味着当地尾气排燃烧的污染情况基本一致。Wang 等[58]的研究中显示南京地区某工业园比值夏季仅为 0.61,而到了冬季则上升至 0.78,因此令本次实验的数出往年。广州、武汉以及太原地区的数据则小于 1,这意味着化工燃烧污染仍然占据主导地位。但根据 Huang 等[82]2013 年对武汉大气情况研当时 NO3-/ SO42-取值为 0.64,到了本次实验中则出现了增长。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城市大气颗粒物毒性效应及机制的研究进展[J]. 杜鹏瑞,杜睿,任伟珊.  中国环境科学. 2016(09)
[2]Vertical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PM in the surface layer of Guangzhou[J]. Xuejiao Deng,Fei Li,Yuanhong Li,Jianyong Li,Hongzhi Huang,Xiantong Liu.  Particuology. 2015(03)
[3]太原市大气颗粒物中重金属的污染特征及来源解析[J]. 杨弘,张君秋,王维,王英特,张勇.  中国环境监测. 2015(02)
[4]2012~2013年间北京市PM2.5中水溶性离子时空分布规律及相关性分析[J]. 杨懂艳,刘保献,张大伟,陈圆圆,周健楠,梁云平.  环境科学. 2015(03)
[5]京津冀冬季与夏季PM2.5/PM10及其水溶性离子组分区域性污染特征分析[J]. 刀谞,张霖琳,王超,陈烨,吕怡兵,滕恩江.  环境化学. 2015(01)
[6]北京一次混合型重污染过程大气颗粒物元素组分分析[J]. 郑子龙,张凯,陈义珍,周静,柯馨姝,周瑞,于跃.  环境科学研究. 2014(11)
[7]大气颗粒物污染对土地覆盖变化的响应[J]. 韦晶,孙林,刘双双,段德宏,郭亚敏,米雪婷,田信鹏,于会泳.  生态学报. 2015(16)
[8]春季典型天气下城市街头绿地内大气颗粒物浓度变化特征[J]. 王晓磊,王成,古琳,王艳英,王茜.  生态学杂志. 2014(11)
[9]成都市冬季大气颗粒物组成特征及来源变化趋势[J]. 张彩艳,吴建会,张普,张裕芬,吴虹,史国良,冯银厂.  环境科学研究. 2014(07)
[10]大气细颗粒物的污染特征及对人体健康的影响[J]. 陶燕,刘亚梦,米生权,郭勇涛.  环境科学学报. 2014(03)



本文编号:335243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335243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327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