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环境工程论文 >

昆山城镇污水厂运行工况优化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05 08:04

  本文关键词:昆山城镇污水厂运行工况优化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近些年来,国家对于环境问题的重视度越来越高,把水环境污染和水体富营养化问题列为当前最需要解决的问题。一般我们将水体通过生长、发育、老化、消亡等一系列自然过程称为水体富营养化。许多富含营养的元素进入到水系统中加快了水系统的富营养化进程,进而导致了人为水体污染。由于水里面具有过多的营养元素,它们能够在营养丰富且其他条件也适宜的状况下,促进水体里藻类等生物的快速繁殖,水体里面的溶解氧会被迅速消耗,浓度快速降低,从而造成水生态环境体系遭到破坏和水环境质量下降。为缓解水环境日渐恶劣的状况,大量污水处理厂在我国各大城市逐步加大投入,引进专业人才,购买先进设备处理废水,对当前的水环境质量有了一定的改善。当前我国大部分污水处理厂使用A~2O工艺技术,虽然这一技术对脱氮除磷的效果非常明显,但在具体操作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本文以昆山城镇污水处理厂进行具体分析,对运行条件展开了相关研究,把2009年6月份的的进出水COD、TN、NH_4~+-N和TP各个指标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各个指标的分析对A~2O技术污水处理厂处理效率进行摸底,继而讨论了pH、温度、溶解氧、泥龄等因素对脱氮除磷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从电耗、药剂耗、设备损坏率这三个方面阐明了工况优化能够帮助污水处理厂降低运行成本,为该厂带来实际效益。最后以该污水厂的一个实际操作案例,得出对该厂运行工况研究的结论:硝化菌pH应为6?7.5;反硝化菌的pH应为6.5?8.5;厌氧反应过程释磷的条件应为pH值≤7;水温应≥14℃;反硝化反应时水体里面的溶解氧含量应稳定在0.5mg/L之下;厌氧环境下反应的时溶解氧含量应稳定在0.2mg/L之下;泥龄应设定在10天左右。
【关键词】:水体富营养化 A~2O工艺 脱氮除磷 城镇污水处理厂 运行工况
【学位授予单位】:苏州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X703
【目录】:
  • 摘要6-7
  • Abstract7-12
  • 1. 绪论12-17
  • 1.1 课题背景12
  • 1.2 研究意义12-14
  • 1.3 氮、磷污染物的来源及其危害14-17
  • 1.3.1 水体中氮、磷的来源14
  • 1.3.2 氮、磷污染物的危害14-17
  • 2. A~2O及生物脱氮除磷基本原理17-26
  • 2.1 A~2O工艺17-20
  • 2.1.1 A~2O工艺发展历史17-18
  • 2.1.2 A~2O原理18-19
  • 2.1.3 A~2O工艺的优点与存在的问题19-20
  • 2.2 生物脱氮原理20-21
  • 2.2.1 氨化作用20
  • 2.2.2 硝化作用20-21
  • 2.2.3 反硝化作用21
  • 2.3 生物除磷机理21-24
  • 2.3.1 PAOs原理21-22
  • 2.3.2 DPB原理22
  • 2.3.3 生物除磷原理22-24
  • 2.4 溶解氧(DO)对A~2O工艺的影响24-26
  • 2.4.1 DO对厌氧段的影响24
  • 2.4.2 DO对缺氧段的影响24
  • 2.4.3 DO对好氧段的影响24-26
  • 3. 昆山城镇污水处理厂运行的效果与分析26-37
  • 3.1 昆山简介26-27
  • 3.2 某污水厂概况27-28
  • 3.3 处理水质28-29
  • 3.3.1 进水水质设计值28
  • 3.3.2 出水水质设计值28-29
  • 3.3.3 历年进出水年均水质29
  • 3.4 系统运行的优化29-30
  • 3.5 运行效果与讨论30-37
  • 3.5.1 COD的去除情况30-32
  • 3.5.2 TN的去除情况32-33
  • 3.5.3 NH_4~+-N的去除情况33-35
  • 3.5.4 TP的去除情况35-37
  • 4. 昆山市某污水厂运行的监测与优化37-46
  • 4.1 研究方法及检验方法37-39
  • 4.1.1 工艺流程及相关参数37-38
  • 4.1.2 进水水质38
  • 4.1.3.研究方法38
  • 4.1.4 检验方法(指标分析方法)38
  • 4.1.5 反硝化速率的计算38-39
  • 4.2 结果分析与讨论39-46
  • 4.2.1 厌氧池39-40
  • 4.2.2 缺氧池40-42
  • 4.2.3 二沉池42-44
  • 4.2.4 硝化速率和吸磷量44-46
  • 5. A~2O工艺运行的影响因素及优化研究46-56
  • 5.1 厌氧池影响因素分析及优化46-49
  • 5.1.1 pH值对厌氧池优化途径46-47
  • 5.1.2 温度对厌氧池优化途径47
  • 5.1.3 泥龄对厌氧池优化途径47-48
  • 5.1.4 污泥回流比对厌氧池优化途径48-49
  • 5.2 缺氧池影响因素分析及优化49-51
  • 5.2.1 pH值对缺氧池优化途径49
  • 5.2.2 温度对缺氧池优化途径49-50
  • 5.2.3 泥龄对缺氧池优化途径50
  • 5.2.4 混合液回流比对缺氧池优化途径50-51
  • 5.3 好氧池影响因素分析及优化51-53
  • 5.3.1 pH值对好氧池优化途径51
  • 5.3.2 温度对好氧池优化途径51-52
  • 5.3.3 DO对好氧池优化途径52-53
  • 5.3.4 泥龄对好氧池优化途径53
  • 5.4 温度对TP的优化途径53-54
  • 5.5 DO对TN的优化途径54-55
  • 5.6 DO对TP的优化途径55
  • 5.7 泥龄对TN的优化途径55-56
  • 6.昆山城镇污水厂日常优化控制及实例分析56-61
  • 6.1 昆山城镇污水厂日常优化控制措施56-60
  • 6.1.1 预处理单元56
  • 6.1.2 二沉池56
  • 6.1.3 深度单元处理56-57
  • 6.1.4 其他优化控制方案57-58
  • 6.1.5 工况优化前后能耗分析、药剂耗量和设备损坏率的比较58-60
  • 6.2 实例分析60-61
  • 7.结论61-62
  • 参考文献62-65
  • 致谢65-66
  • 作者简历6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小岛贞男;牧野正彦;董小光;;使富营养化的湖泊复苏的新技术[J];环境科学研究;1984年05期

2 A.M.GHILROV;王旭;;苏联富营养化的研究[J];环境科学动态;1986年08期

3 霍太英,张书农,郑英铭;镬底潭富营养化数学模拟的探讨[J];水资源保护;1991年04期

4 任铁军;哈素海富营养化的主要特征及其评价[J];内蒙古环境保护;1995年01期

5 林荣根,邹景忠;近海富营养化的结果与对策[J];海洋环境科学;1997年03期

6 孙勇,王晓梅,刘春梅;富营养化的影响及解决方法[J];化学工程师;1998年03期

7 夏四清,徐培芳;黄浦江流域富营养化及控制研究[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03期

8 张寿龄;“富营养化”与禁磷[J];化学清洗;2000年06期

9 夏军,窦明,张华;汉江富营养化动态模型研究[J];重庆环境科学;2001年01期

10 陈求稳;模式自组在水生生态数据分析中的应用——太湖富营养化事例分析[J];水利学报;2001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汪双清;黄怀曾;;官厅水库中磷的来源、形态分布及其与富营养化的关系[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2 罗家海;莫珠成;;广州河段西航道水源地水体富营养化限制因素的研究[A];第一届中国赤潮研究与防治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3 尹艳娥;平仙隐;徐亚岩;;长江口及其附近海域富营养化的时空分布特征[A];中国水产学会渔业资源与环境分会2013年学术交流会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3年

4 秦伯强;;太湖富营养化发生的原因与治理对策[A];第三届环境与发展中国论坛论文集[C];2007年

5 谢寄清;白同春;刘德启;张芸;;淡水藻水体富营养化与总糖浓度的相关性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十三届全国化学热力学和热分析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6年

6 乔光建;刘同僧;;水体富营养化过程中营养物质相互作用分析[A];中国水文科技新发展——2012中国水文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2年

7 黄志珍;王亚红;;水库型饮用水源地富营养化模型研究进展[A];变化环境下的水资源响应与可持续利用——中国水利学会水资源专业委员会2009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8 徐祖信;颜军;尹海龙;;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淀山湖入湖通量与水体富营养化相关性研究[A];第九届全国水动力学学术会议暨第二十二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9 刘阳;尚文艳;付晓;吴钢;邓红兵;赵景柱;;抚仙湖富营养化研究[A];生态学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中国生态学会第七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论文摘要荟萃[C];2004年

10 吴雅红;彭进平;逄勇;余林;;东山湖富营养化成因及治理初探[A];第一届全国化学工程与生物化工年会论文摘要集(下)[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撰稿 本报记者 江瑜;5个湖泊3个富营养化 “较安静”区减少 噪音主要来自施工[N];南京日报;2013年

2 本报记者 汤璇 通讯员 粤环宣;广东要谨防水库“富营养化”[N];广东建设报;2009年

3 本报记者 李禾;站在富营养化的“门槛”上[N];科技日报;2009年

4 省农科院 张辉;解决水体富营养化的途径[N];福建科技报;2004年

5 主持人:侯杰 朱建华;盲目禁磷禁掉了什么?[N];科技日报;2004年

6 本报记者 陈寿春;富营养化逼近草海[N];中国环境报;2000年

7 本报记者 粤水婷;引起生态环保专家关注[N];中国水利报;2003年

8 本报记者 黄穗诚邋通讯员 粤水婷 江欣;江门大沙河水库治蓝藻效果明显[N];广东建设报;2007年

9 钱恂熊 徐勇;河海大学摸清太湖污染“家底”[N];新华日报;2007年

10 陈峰华;5年内遏制水体富营养化加重[N];嘉兴日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正芳;蓝藻生长的氮磷影响及控制机理研究[D];复旦大学;2014年

2 田纯焱;富营养化藻的特性与水热液化成油的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15年

3 张春雪;基于数值技术的水质控制与工程应用研究[D];天津大学;2014年

4 吴在兴;我国典型海域富营养化特征、评价方法及其应用[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13年

5 饶群;大型水体富营养化数学模拟的研究[D];河海大学;2002年

6 钟成华;三峡库区水体富营养化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7 王晓青;三峡库区澎溪河(小江)富营养化及水动力水质耦合模型研究[D];重庆大学;2012年

8 刘毅;中国磷代谢与水体富营养化控制政策研究[D];清华大学;2004年

9 周贤杰;三峡库区次级河流富营养化模型统计与藻类生长的试验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10 孙培艳;渤海富营养化变化特征及生态效应分析[D];中国海洋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欢迎;滇池草海富营养化和营养物磷基准与控制标准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2 蒋云龙;北方缺水城市再生水景观湖藻类生境对水体富营养化的影响[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年

3 刘艳芳;基于CDOM光学参数建立近海富营养化快速评价技术[D];中国海洋大学;2015年

4 常玉龙;富营养化缓流水体生物膜工艺原位修复效能与强化措施[D];北京林业大学;2016年

5 严文保;循环冷却水中有机磷的去除研究[D];山东大学;2016年

6 李萍;滤食性贝类、沉水植物及其共存对水体富营养化的影响[D];暨南大学;2016年

7 张彦;小型人工湖水体富营养化数值模拟及风险概率研究[D];郑州大学;2016年

8 郭红兵;城市水体营养物迁移转化规律与富营养化主控因子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6年

9 汪敏刚;纳米气泡修复技术在重度污染湖泊治理中的应用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6年

10 张丽君;江苏北部近岸海域营养盐的时空分布与富营养化特征研究[D];青岛大学;2016年


  本文关键词:昆山城镇污水厂运行工况优化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4595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34595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660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