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环境工程论文 >

2种蚯蚓对土壤锌离子的生理响应对比研究

发布时间:2021-12-01 21:48
  以赤子爱胜蚓、太平二号蚓为试验对象,分别对其展开锌离子的急性毒性试验、耐受限度试验和富集效应试验,探究利用蚯蚓对污染土壤进行联合修复的可能性。结果表明,赤子爱胜蚓的LC50值在800~1200mg/kg,太平二号蚓的LC50值在400~800mg/kg;赤子爱胜蚓体重受Zn2+限制的程度低于太平二号蚓;赤子爱胜蚓及太平二号蚓对土壤中均具有一定的富集能力,赤子爱胜蚓对土壤中锌离子的富集量更大。 

【文章来源】:安徽农学通报. 2020,26(14)

【文章页数】:3 页

【文章目录】: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2 试验方案
        2.2.1 急性毒性反应试验
        2.2.2 生长抑制率试验
        2.2.3重金属离子富集实验
    2.3样品消解及锌离子测定
3 结果与分析
    3.1 急性毒性
    3.2 生长抑制率
    3.3 蚯蚓对重金属的富集效应
4 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双硫腙显色分光光度法测定校园土壤中微量铅的含量[J]. 鲁秀国,过依婷.  华东交通大学学报. 2018(02)
[2]王水水浴消解法测定土壤中Cu,Zn,Pb,Ni的方法[J]. 滑小赞,霍晓兰,程滨,赵瑞芬.  山西农业科学. 2014(09)
[3]蚯蚓在土壤重金属污染及其修复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 唐浩,朱江,黄沈发,邱江平.  土壤. 2013(01)
[4]赤子爱胜蚓(Eisenia foetida)对三种土壤Zn、Pb有效态含量的影响[J]. 刘玉真,朱宇恩,成杰民.  生态环境. 2006(04)
[5]繁殖率高、适应性强的蚯蚓良种“太平二号”[J]. 蒋爱国.  农村百事通. 2003(03)
[6]土壤环境污染的生态毒理学诊断方法研究进展[J]. 宋玉芳,周启星,宋雪英,孙铁珩.  生态科学. 2002(02)
[7]蚯蚓在德兴铜矿废弃地生态恢复中的作用[J]. 戈峰,刘向辉,潘卫东,高林,曾以平,江炳真.  生态学报. 2001(11)
[8]土壤污染对蚯蚓的影响[J]. 张友梅,王振中,邢协加,郭永灿,邓继福.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1996(03)
[9]日本“太平二号”蚯蚓的生物学特征及其养殖技术[J]. 郑建平.  江西农业科技. 1994(03)

硕士论文
[1]赤子爱胜蚓对重金属污染土壤的生态毒理诊断及潜在生物标志物筛选[D]. 郑凯.南京大学 2013
[2]蚯蚓处理对城市污泥中重金属富集及其生物可利用性的影响[D]. 胡安.杭州师范大学 2012
[3]赤子爱胜蚓对Pb污染砖红壤的影响[D]. 李许明.华南热带农业大学 2007
[4]污染水稻土中重金属的形态分布及空间变化[D]. 陈守莉.南京农业大学 2006
[5]蚯蚓对土壤中有效态Pb、Zn含量的影响及其机理研究[D]. 朱宇恩.山东师范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52711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352711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ec6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