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俱乐部收敛下我国城市空气污染影响因素分析
发布时间:2022-01-20 05:38
我国目前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不成熟的脱硫技术以及监管缺失造成了二氧化硫大量排放,使我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二氧化硫排放国。二氧化硫作为重要的空气污染物之一,长期接触对人的身体会造成一定的伤害,同时还会导致酸雨的形成,给我国一些地区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我国领土面积庞大,各城市之间经济发展水平及经济结构不同,导致了不同城市之间的空气污染排放存在较大差异。目前关于空气污染的研究,大多是依据经济理论建模,针对国家或者省级数据研究,忽视了城市之间空气污染排放随时间演变的异质性,事实上,不同国家之间,特别是国家内部不同城市之间的污染排放差异很大。另一方面,已有研究更多关注空气污染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是否存在拐点(EKC假说)。在研究排放拐点时,忽略了只有当污染物排放量表现出收敛时,排放拐点才会存在。即在建立EKC曲线时应该充分考虑污染排放本身的收敛演变特征。鉴于以上问题,本文从城市视角出发,针对我国285个地级城市2003-2015年的人均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采用俱乐部收敛方法识别样本中存在的局部收敛特征,把我国城市根据排放异质性划分成不同的俱乐部...
【文章来源】:东北财经大学辽宁省
【文章页数】:6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1-1研究思路与技术框架图??1.4创新点??,:??
由于二氧化硫排放量的不断扩大,华南和华北地区的酸雨问题也导致设备和土??壤生产力迅速下降(世界银行,1996b),不仅影响了居民的健康生活,同时也制约??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如图2-1所示,根据统计数据,中国二氧化硫排放量的75%以上??直接来自工业部门,而二氧化硫排放总量的变化也主要是由工业部门的变化引起的,??而其他来源的排放量则相对较低稳定。因此,从我国工业污染问题着手,减少污染密??集型企业消耗,加快产业结构转型,提髙能源利用效率对改善我国城市空气污染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城市数据中缺少二氧化硫排放总量的数据,这也是本文选用人??均工业二氧化硫代表空气质量的主要原因。??12??
同城市自然禀赋的差异导致城市之间的发展政策不同,从而引起不同城市的经济发展??存在较大差异。与此同时,差异化的经济发展模式导致了城市之间的污染程度显著不??同。图2-2表示我国人均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发展趋势。??2003-2015年间,中国经济平均每年以14.19%的速度持续快速增长,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2003年的1.17万元/人增加到2015年的5.33万元/人。中国经济高速增长错综复??杂,与此同时,二氧化硫排放居高不下,2005年排放总量一度达到了?1981万吨的峰??值。“十一五”期间,我国不断加大环境治理投资与环境保护力度,对落后产能终端??减排技术的投入和研发替代煤炭或高硫煤的方法使我国污染物排放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到2010年,二氧化硫总排放量比2005年下降了?14.54%,同期,人均二氧化硫??排放量由16.62千克/人下降到13.72千克/人。“十二五”期间,我国二氧化硫排放量??总量持续缓慢下降,到2013年,我国二氧化硫排放总量下降到1413万吨,同比2011??年下降了?24.71%。??19?6??-<15?JHC?^?0??W一?4^??11?^?S??考?9?-??1?2?墨??-3??51?0??^?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人均S02排放量一?一?/、均GDP??图2-2我国人均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与人均GDP曲线??规模效应除了显著表现在GDP上,也同时表现在人口规模经济上。中国经济在??1978年后迅速增长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城市化、能源消费与中国二氧化硫排放的时空变化分析[J]. 杨丹,张辉国,胡锡健.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17(06)
[2]基于异质性收敛的中国碳排放强度脱钩效应研究[J]. 赵桂梅,陈丽珍,孙华平,赵桂芹. 华东经济管理. 2017(04)
[3]多因素驱动下的中国城市环境效应分析——基于28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J]. 翁智雄,马忠玉,葛察忠,程翠云.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7(03)
[4]经济增长、大气污染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J]. 宋锋华. 宏观经济研究. 2017(02)
[5]我国工业行业碳排放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存在性检验[J]. 贾晓薇. 青海社会科学. 2016(06)
[6]中国环境质量拐点:基于EKC的实证判断[J]. 王勇,俞海,张永亮,杨超,张燕.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6(10)
[7]基于图模型方法的我国二氧化碳排放的EKC曲线检验及影响因素分析[J]. 蔡风景,李元. 数理统计与管理. 2016(04)
[8]“异质性难题”化解与碳排放EKC再检验——基于门限回归的国别分组研究[J]. 余东华,张明志. 中国工业经济. 2016(07)
[9]基于SUR模型的中日韩碳排放EKC分析及因素分解研究[J]. 李春花,孙振清. 生态经济. 2016(07)
[10]“环境贫困陷阱”发生机理与中国环境拐点[J]. 祁毓,卢洪友.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5(10)
本文编号:3598270
【文章来源】:东北财经大学辽宁省
【文章页数】:6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1-1研究思路与技术框架图??1.4创新点??,:??
由于二氧化硫排放量的不断扩大,华南和华北地区的酸雨问题也导致设备和土??壤生产力迅速下降(世界银行,1996b),不仅影响了居民的健康生活,同时也制约??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如图2-1所示,根据统计数据,中国二氧化硫排放量的75%以上??直接来自工业部门,而二氧化硫排放总量的变化也主要是由工业部门的变化引起的,??而其他来源的排放量则相对较低稳定。因此,从我国工业污染问题着手,减少污染密??集型企业消耗,加快产业结构转型,提髙能源利用效率对改善我国城市空气污染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城市数据中缺少二氧化硫排放总量的数据,这也是本文选用人??均工业二氧化硫代表空气质量的主要原因。??12??
同城市自然禀赋的差异导致城市之间的发展政策不同,从而引起不同城市的经济发展??存在较大差异。与此同时,差异化的经济发展模式导致了城市之间的污染程度显著不??同。图2-2表示我国人均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发展趋势。??2003-2015年间,中国经济平均每年以14.19%的速度持续快速增长,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2003年的1.17万元/人增加到2015年的5.33万元/人。中国经济高速增长错综复??杂,与此同时,二氧化硫排放居高不下,2005年排放总量一度达到了?1981万吨的峰??值。“十一五”期间,我国不断加大环境治理投资与环境保护力度,对落后产能终端??减排技术的投入和研发替代煤炭或高硫煤的方法使我国污染物排放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到2010年,二氧化硫总排放量比2005年下降了?14.54%,同期,人均二氧化硫??排放量由16.62千克/人下降到13.72千克/人。“十二五”期间,我国二氧化硫排放量??总量持续缓慢下降,到2013年,我国二氧化硫排放总量下降到1413万吨,同比2011??年下降了?24.71%。??19?6??-<15?JHC?^?0??W一?4^??11?^?S??考?9?-??1?2?墨??-3??51?0??^?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人均S02排放量一?一?/、均GDP??图2-2我国人均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与人均GDP曲线??规模效应除了显著表现在GDP上,也同时表现在人口规模经济上。中国经济在??1978年后迅速增长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城市化、能源消费与中国二氧化硫排放的时空变化分析[J]. 杨丹,张辉国,胡锡健.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17(06)
[2]基于异质性收敛的中国碳排放强度脱钩效应研究[J]. 赵桂梅,陈丽珍,孙华平,赵桂芹. 华东经济管理. 2017(04)
[3]多因素驱动下的中国城市环境效应分析——基于28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J]. 翁智雄,马忠玉,葛察忠,程翠云.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7(03)
[4]经济增长、大气污染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J]. 宋锋华. 宏观经济研究. 2017(02)
[5]我国工业行业碳排放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存在性检验[J]. 贾晓薇. 青海社会科学. 2016(06)
[6]中国环境质量拐点:基于EKC的实证判断[J]. 王勇,俞海,张永亮,杨超,张燕.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6(10)
[7]基于图模型方法的我国二氧化碳排放的EKC曲线检验及影响因素分析[J]. 蔡风景,李元. 数理统计与管理. 2016(04)
[8]“异质性难题”化解与碳排放EKC再检验——基于门限回归的国别分组研究[J]. 余东华,张明志. 中国工业经济. 2016(07)
[9]基于SUR模型的中日韩碳排放EKC分析及因素分解研究[J]. 李春花,孙振清. 生态经济. 2016(07)
[10]“环境贫困陷阱”发生机理与中国环境拐点[J]. 祁毓,卢洪友.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5(10)
本文编号:359827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njinggongchenglunwen/3598270.html